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槐花飄香散文-綠森林

槐花飄香散文-綠森林

槐花飄香

文|綠森林

又是一年槐花開。和煦的春風拂面,遠眺春意盎然的如畫風景,濃濃的新綠掛滿枝頭。走在路上,不時有槐花清香遠遠飄來,沁人心脾。我的思緒蕩漾,那些令人難忘的歲月似乎又在眼前。

小時候住在西北,槐花開的時候,已近五月。隨著朵朵花兒競相綻放,最先聞到的,是清甜的榆錢的香氣。榆錢是榆樹的花,長得圓圓的,中間有一鼓點,象個圓錢一樣。榆樹發芽的時候,先長錢,一撮撮的,長滿枝頭。錢快落了,新葉就長出來了。那時候養蠶玩,找不到桑樹葉,就到處找榆樹葉喂蠶。但出錢的時候,我們就先櫓錢,邊櫓邊吃,嫩錢清甜清甜的,邊吃邊裝,回家後,把錢洗過,拌上包穀麵粉、白麵粉、五香調料等,再上鍋蒸,蒸熟後直接可以吃,如果願意,加油,蔥花熗鍋,炒散,那就是一道絕佳的美食了。榆錢的花期很短,幾天的時間,吃過了榆錢,槐花就開了。

那時我們家屬區里,山上山下,坡上坡下,還有廠區里到處都長滿了洋槐樹,開花時節,香氣滿園。櫓槐花,成了我們的玩頭。開始的時候是吃著玩,小孩子都調皮,翻牆爬坡的到處櫓花,摘串串吃。再後來,做榆錢的方法也運用到了做槐花上,我們就不再只是吃著玩了,有時也會摘些沒有完全綻開的花骨朵回去,洗凈,控干,或扮面,或蒸或炒。直接就吃的槐花,找那完全綻放了的,專吃甜甜的花芯;做槐花飯的,就要那種包著還未開的,花的香甜藏在芯里沒放出來,做出來的味道會更好一些。做好了槐花飯,除了自己家人吃,左鄰右舍給每家送一碗,大家共同嘗鮮。

那些時候,我們住的是外走廊的樓房,走廊是大家飯後聊天說話、下棋休閑的場所。誰家做了時令的野味都分給大家共享。

這吃榆錢、吃槐花的方法就是群眾的智慧共享出來的。最初三樓的一家河南阿姨做了給大家品嘗,都覺得好吃,慢慢的,也就普及了。而這做法的名字甚是有趣,叫泅抹,也不知道是哪個泅,哪個抹。沒人去研究和在乎一種做法的名字,只是掌握了「要領」,都意會而不細究。

每年的春天,都有人做槐花飯,都有人送給大家嘗鮮。而早有的那種把面和花揉在一起,捏成團團蒸菜糰子的吃法,因為味道欠佳被徹底拋棄。

南方的花兒開得早,聞到香味的時候,已經怒放了。看著那放著香氣的串串白花,想起了共享的槐花野味。

也許,那樣純粹的槐花清香,那些親密共享的情景,已在記憶的歲月中定格成一個永久的畫面。在快節奏的今天,這種記憶,愈發令人難忘……

【圖片來自網路】

【作者簡介】綠森林,本名郭東松,現居湖北武漢。故鄉甘肅秦安,三線廠子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