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馬云:保證30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網友對此分析很有道理!

馬云:保證30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網友對此分析很有道理!

在一次數據峰會上,馬雲語出驚人:「我可以保證,30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先不要爭論這句話是否危言聳聽,是否對,是否錯,我們一起看看網友們對這句話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01.雖然危言聳聽,但是警示意義比較大

一網友認為,馬雲的這句話是對的,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人們應該具備互聯網思維和危機意識。如果不具備這兩樣內在的品質,會制約你的發展。理由如下:

雖然說馬雲創造性地開發了淘寶、支付寶等互聯網生活、社交、支付手段,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但還至於顛覆人生的價值觀。馬雲這句話的前提提到讓孩子多接觸和體驗琴棋書畫,再說出標題的話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因為在將來的大數據、人工智慧時代,機器和演算法會取代大量的、有規律可尋的,一般技術含量的崗位,而人文素養涉及到人的更多情感、心理上的感受,這些事機器沒法取代的。所以要警醒並注意培養孩子們的綜合文化素養。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02.這句話有被媒體斷章取義的嫌疑

馬雲這句話的本意是:如果不降人文和科技的教育結合在一起,未來的孩子是不好找工作的。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無人駕駛、3D列印技術等高科技的廣泛應用,未來很多這幾類的工作崗位會被替代:比如流水線上簡單操作的一線員工;服務行業的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汽車駕駛員;職場上,簡單的白領工作,比如初級的記著、編輯等。

在這些簡單的工作被替代了之後,市場上對一些有創意性、設計、想像方面的工作的要求就高了起來。而琴棋書畫的熏陶和培養能增強孩子在上述方面的競爭力。如果還按照之前的教育強調理工科思維,那麼就相當於讓孩子和人工智慧競爭,而這方面人類是沒有什麼競爭力的。所以只有更多地培養孩子人文社科的能力,才有可能避免與人工智慧正面競爭。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03.馬雲的話不一定靠譜

有位網友分析得出結論說:馬雲的話不一定靠譜。為什麼呢?

據分析研究,最容易被機器取代的工作是重複性、可預測的工作。因此網友分析歸納了2大類機器人沒辦法取代的工作:

一類是需要想像力的工作。想想梵高、畢加索這些藝術家,或者蒙娜麗莎的微笑,這些思維跳脫的藝術需要豐富的想像力,沒有邏輯可言。所以這對需要相當講究邏輯的機器人來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它幹不了。

一類是需要情感交流的工作。你可以想像一下,當一個人非常鬱悶、糾結、迷茫的時候,或者抑鬱的時候,相當講究邏輯的機器人能根據這個人當時的心情狀態給出恰當的安慰、建議嗎?心理學家可以。當一個寶寶哭了,需要哄停的時候,機器人能給到這個小嬰兒及時地安撫、溫暖、擁抱、語言等安慰嗎?但是育兒嫂可以。

當然還有諸如需要決策、傳統的藍領工人是不會被取代的;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機器人也干不來。

小結:馬雲的這句話具有警醒意義。如果人們注重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等,機器人是沒辦法取代的。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職場上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學軍 的精彩文章:

爛肚裡都不能在職場上亂說的8句話,你說過哪幾句?

TAG:方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