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掌握太極拳的剛與柔

如何掌握太極拳的剛與柔

說到太極拳,要講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但仔細想想大眾常用的也就這麼幾句成語,什麼中正安舒,虛領頂勁、剛柔相濟等等。今天著重給大家講的是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到底該如何掌握剛柔的變化。

在講「剛柔」之前,不得不先提到習拳時的「上虛下實中間靈」這個問題。所謂「上虛」就是指人體上身的兩塊肩胛骨要盡量放鬆,這樣才能做到勁達指尖;「中間靈」指的是腰胯部分要靈巧、轉換要圓活;「下實」指的是腿上要用力、但這個用力不是指的用死力,而是既要保證下盤穩定,同時還能保持步法靈活(分清虛實)。

說完這個概念,我們再回到「剛柔」的問題上來。

太極拳又稱「剛柔相濟拳」,我時常給學員講盤架子時要盡量做到柔行氣剛落點,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練拳時基本上所有的過渡動作是以柔化為主,而定勢動作則要落點成鋼

舉個例子:陳式太極拳中從六封四閉到單鞭,當中過渡動作以柔為主,而單鞭動作則以剛為主。當然,這個在過渡時的柔化並不是一點不用力(手上帶一點點棚勁),從過渡動作到了單鞭定勢的一個點,這個點就是剛勁,在這個點可以「停頓」一會,這個「停頓」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這並非真的停了(不然會產生斷勁),而是要做到下塌外碾、勁達梢節,即頭頂百會要向上頂住、手指上要有力、膝蓋外撐做到圓襠開胯,腳趾要輕微抓地,這個狀態就是上面講到的「上虛下實中間靈」。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剛勁過後下個動作又馬上變為鬆柔。

以上的關於柔行氣、剛落點只針對於那些有一定基礎的太極拳愛好者。

古人認為太極拳十年不出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用三年時間去整形(跟著師父學三年),然後再用三年時間去苦練、去悟,最後用三到四年時間去交手去實踐體驗。當然本人認為用不了這麼長時間,如果有明師指點(強調一點不是名師),加上自己的悟性和勤奮好學,四至五年可大成。

道真太極:源於專業、傳遞健康、回歸本源!

如果覺得本文很贊,千萬不要忘記點贊、關注和分享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講解 名詞釋義十二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