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末參展萬國衛生博覽會

清末參展萬國衛生博覽會

中國風北國風民族風

清末參展萬國衛生博覽會

陳靜升

BEIGUOFENG

德國萬國衛生博覽會中國館正面圖。

「萬國博覽會」是世界博覽會的早期中文譯名之一。世博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的國際性博覽活動。1876年,清政府正式派官員和商人攜物出洋,參加美國費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

隨著西風東漸,歐美博覽會的熱潮導向東亞。1905年,清政府奏准《出洋賽會章程》,1906年後,清政府結束了由海關代辦萬博會的歷史,完全由清政府自行辦理參加萬國博覽會事務。1911年春,晚清政府撲滅了震驚中外的東北鼠疫大流行,隨即於4月召開萬國鼠疫研究會,使當時貧弱的中國在衛生領域向世界展示了追求現代科學與國際合作的新形象。5月6日,德意志聯邦撒克森國在都城特來斯登舉行萬國衛生博覽會,宗旨為公布近幾十年來各國衛生研究成果及其功效,收集各種與衛生有關的物品及圖樣,陳列展覽。清政府受邀參會,民政部奏派內城巡警總廳廳丞章宗祥擔任赴會監督,籌備具體事宜,並順便考察警政市政。黑龍江省檔案館保存的一份章宗祥給黑龍江民政廳的咨文及附件,較為全面地記載了中國當年參會的情況。該咨文形成於宣統三年(1911年)五月,記載了赴會監督章宗祥於上年末即由京起程赴德辦理建築會場陳列賽品各事,業已就緒,已於1911年5月17日舉行中國館開館禮成儀式等內容。

德國萬國衛生博覽會中國館內部圖。

咨文所附印刷冊《萬國衛生博覽會赴會監督報告》,記錄了博覽會6日開會,8日接待薩克森國王參觀中國館等情形,介紹了各大類展品。中國館陳列物品分歷史、城鎮及住所、飲食物、衣服、健身及養心、醫藥、教育衛生、交通衛生、軍人衛生、防範有礙衛生之設備等10類,後附的賽品分類目錄將陳列品按大類又細分為69個子目。報告指出中國此次赴會多系普通衛生物品,著重介紹了衣服類「吾國蠶業冠絕歐西,綾羅錦繡章身適體久為西人所稱道」;健身及養心類「健身之術發明最早,即頤養之道亦與近世西人所稱精神療病之旨相符合」;醫藥類坦言「吾國醫術發明最早進步甚遲,近年歐西科學逐漸輸入,吾國人士多有研究」。文中將「禁煙、禁纏足、管理娼妓」列入防範有礙衛生之事。報告反映了清末中國在衛生領域的緩慢進步,以及與世界相關領域的交流與比較。

報告附有宴請會長及各國會員的演說文、會長答詞、俄羅斯赴會監督答詞、博覽會會長開會陳述、歡迎國王來中國館參觀的陳詞、中國館開館式演說文、薩克森總理大臣答詞等8件文稿,記載了中國官員與主辦方的互敬和禮遇、說辭、辦會、中國參會的意義與宗旨等內容,還有西洋人稱讚中國館「宏富精美」、「最為優美」,中國「開化最早」等評價之語。反映了清末中國官方對中西方文明的自我認知、定位、反省,「創定新制」的決心,以及與世界在衛生等領域交流研學的意願。咨文後附5張精美照片,其中4張尺寸均長13.2厘米,寬8.4厘米,分別為大清國會場外面圖、會場全部圖、會場八角亭及亭內陳設圖;另一照片尺寸長26.7厘米,寬8.5厘米,為大清國會場內部全圖。5幅照片得以使我們跨越時空,彷彿身臨其境地感知百年前萬國衛生博覽會中國館的建築外貌和會場陳列,可謂稀缺珍貴。中國與世博會的關係源遠流長,但我們對清末中國參與世博會的了解卻相當有限。這卷檔案載體多樣、內容較為完整豐富,使我們能全面客觀地了解晚清政府最後一次參加萬國博覽會的動機、與會人員、參展物品、會場、西方人當時眼中的中國和中國人對世界認知,以及外交禮儀、交往答詞,對研究清末中西文化交流狀況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發表於《黑龍江日報》2018年1月12日10版】

正在瀏覽此文章

您看此文用·秒,轉發只需1秒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國那風 的精彩文章:

TAG:北國那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