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懸浮於現實之上的幻影——王寧德個展《有形之光》

懸浮於現實之上的幻影——王寧德個展《有形之光》

「攝影」(photography)一詞通常被人們認為是由約翰·赫歇爾(Sir John Herschel)爵士在1839年創造的,但事實上,早在1834年已經有巴西的赫克里斯·佛羅倫薩(Hércules Florence)先生用法文的「photographie」一詞來形容他自己的實驗。

無論如何,這個詞的詞源是相同的:基於希臘語φ??(phōs),意思是「光」和γραφ?(graphê),意思是「繪畫,寫作」,合起來就是「用光繪畫」。

王寧德創作《有形之光》的方法避開了將圖像固定到紙質媒介表面上的化學過程,轉而將一張完整的圖像在透明膠片上有組織的進行碎片化,當暴露於特定的照明時,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幅完整影子的圖像。

最終的結果是,藝術家直接用光繪畫,通過電腦和人手的勞作過程創造出幽靈般的圖像。

王寧德通過《有形之光》這一系列影像裝置作品來審視攝影過程的本質和奧秘。王寧德利用了攝影的過程而並非製作出嚴格意義上的照片。《有形之光》系列裡的作品所呈現的效果更接近於老式的照相暗盒——一個彷彿懸浮在現實本身之上的幻影。此外,這些由數百個單位組成的網格圖像顛覆了傳統攝影慣常所見的獨幅裁剪的作品。

在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中,牆上的陰影是囚犯的現實。雖然這個寓言是為了闡釋柏拉圖的形式論,但最能引起當代人矚目的是寓言中對牆上陰影的集體迷戀的那種預言性描述。

王寧德把這些作品形容為有意的產生「虛幻的感覺」,它們實際上是對攝影作為一個整體的幻覺力量的洞察。而藝術家所選擇的主題:天空、樹林和雲彩,都以表現和抽象兩種形式表達了這一原則。作為一個系列作品,《有形之光》系列以獨特的視角討論圖像本身的原素,重新定義了牆上諺語般的陰影帶給我們的沉迷感覺。

Bryce Wolkowitz畫廊將於1月11日舉辦王寧德的個展《有形之光》,這是畫廊與跨媒介藝術家王寧德合作的首個展覽。

有形之光-叢林04 創作時間:2017 尺寸138X198X5CM

有形之光-叢林 05 創作時間:2017 尺寸138X198X5CM

有形之光-理想天空濾色鏡No.06 創作時間:2014 尺寸138X198X5CM

王寧德

王寧德,1995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現工作生活在北京。自1999年以來,他參與了中國和國際上諸多的當代藝術展,並在不同的國家舉辦個展。近期參加的展覽包括《對流—中巴當代藝術展》,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北京;《中國8進程中的作品》,弗柯望博物館,德國; 和個展《無名》,影像舊金山「藝術家焦點」特別項目,福特?梅森會展中心,舊金山;個展在M97畫廊,上海,等。他的作品也被多家重要機構和個人收藏,如法國國家文化部、白兔美術館、悉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以及伯格收藏,香港等。

關於Bryce Wolkowitz畫廊

自2002年成立以來,Bryce Wolkowitz畫廊一直致力於代理探索藝術與技術融合之路的藝術家。畫廊對一系列創新實踐的全力支持,也擴展到了繪畫和雕塑領域。

畫廊在其代理藝術家的大型公共藝術創作方面,發揮了確保和指導的積極作用:包括José Parlá為世貿中心一號大樓完成的90英尺壁畫,Jim Campbell於聖地亞哥機場的LED裝置,以及Ben Rubin為《紐約時報》總部設計的互動裝置。

作為國際攝影藝術經銷商協會(AIPAD)的成員,畫廊長期致力於展示專註於社會地域主題的攝影師,如加拿大環境攝影師Edward Burtynsky和現居阿姆斯特丹的人類學攝影師Jimmy Nelson。

Bryce Wolkowitz畫廊還助力於出版藝術家專著和組織國際展覽。

《有形之光》

1月11日—2月17日,2018年

Bryce Wolkowitz 畫廊

505 West 24th Street

紐約,NY 10011

http://brycewolkowitz.com/h/

……

歡迎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攝影 的精彩文章:

「一席談」——秤娃

TAG:數碼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