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跳槽,跳完之後吐槽,說的是你嗎?

跳槽,跳完之後吐槽,說的是你嗎?

現在的人力資源市場已經是一個流動、透明的市場,跳槽已經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畢竟跳槽也有風險。

文 | 再讀書 編輯 | 林欣煮

轉載自公眾號:職升嘰

(ID:career_stories)

元旦後春節前,可以說是各個公司負責招聘的HR最忙乎的時候。一場場人才攻堅戰和人才保衛戰在輪番上演。各家公司的算盤都算得很清楚:挖人方在年前跟候選人談妥了條件,候選人在原公司拿完年終獎,過完春節就差不多可以入職了。

防守方會發現現在中國國內的失業率在4%左右,即人才供不應求。被挖走一個人肯定要通過漲薪招聘補回這個坑,除了人工成本還有業務開展的時間成本等等。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各家公司的HR免不了會為了爭取人才而各出奇謀。而你作為炙手可熱的人才,是不是僅僅就坐山觀虎鬥,等著「良禽擇木而棲」就可以了呢?好像沒有那麼簡單。

H是我的一位朋友,他的條件在獵頭和招聘HR之間一定是回頭率比較高的:男生,本科研究生都是國內名校畢業,分別在外資、大型國企從事本專業工作5、6年。工作表現比較靠譜、也有責任心。他對工作的訴求也很明確,一是希望工作能被認可,二是同事關係可以較為簡單直接。

最近由於他覺得彙報關係的不明確以及與主管的溝通不暢,決定換工作。很快另一家國企的HR就發出了offer,他也很快跳槽過去了。沒想到三個月不到他就來找我訴苦,說又再準備跳槽了。跟他細聊之後,發現發生在H身上的幾個跳槽的「天坑」也是不斷潛伏在你我的職場道路上的。

1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當時H離職的理由是覺得彙報關係不明確,另外與主管的溝通也不算太融洽。離職前他通過一位朋友的打聽,得知新公司的主管性格比較溫和,因此判斷新公司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但是現實是,他到了新公司後不久,由於人事調動換來了一位性格比較急躁的主管。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了。在「下一個工作會更好」的思維誤區之前,我們一般會建議問自己兩個問題:1)讓我不爽的事情是個例還是共性?2)在不爽的事情上,我是否已經表現得無可挑剔?

回到H的問題上,答案很明顯,首先在職場上就不可能永遠遇到性格與自己配合得很好的上司,把溝通順暢寄託於偶然本來就是不合理的。其次,溝通本來就是雙方面的。對於H來說,他本身也需要學會與性格比較急的領導同事溝通,這就是所謂的職場的修鍊。這個坎必須要通過自我提升去跨越。離職的原因,除了工作環境、人際問題、個人生涯規劃等因素外,想追求更好身價或發展,常常也是關鍵。只是,無論哪一種原因,都必須面臨下一家公司也有可能遭遇同樣問題的風險,所以沒人能保證「下一次會更好」。

2看錢份上,我也要走?

H當時離職的時候,新公司開出了接近80%的薪水漲幅。無疑,薪水因素也成了H這次跳槽的推手。但實際的情況是,H到了新公司後,一個人要干原來一個3人團隊要乾的活,同時也沒有其他團隊成員可以溝通、協作。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句流傳已久的華為名言:3個人干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然而,現在國內大部分企業都已經建立一套相對科學的薪酬體系,過度激勵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按個人價值貢獻的適當比例付薪才是常態。

另外「高薪」可能也會出現在「風口」行業上,例如當年團購網熱潮,很多團購網都不惜2倍、3倍挖人。但是風口一過,大部分的人都面臨失業的困境,而且根本找不回高薪工作。在「看錢份上」這個思維誤區前,我們建議你心中過一下以下的檢查清單:

-我的整體能力是否已經有明顯的提升,以匹配更高的薪酬水平;

- 新公司所處的行業的實際盈利水平是否明顯高於原公司;

- 如果新公司與原公司所處的行業一樣,新公司的行業排名是否高於原公司;

- 新公司是否以創新技術投入、人才投入領先於其他公司?(還是以低成本優勢領先於其他公司)?

如果四個問題之中沒有一個可以填「YES」,而你又是追求可持續高薪酬回報的話,那還是建議你三思而後行。

3有熟人介紹,以後也有個接應

還記得前面說過H在到新公司前找了熟人去打聽么?這一道熟人的關係也讓H感到跳槽過去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去到新公司才知道,這位朋友在組織裡面本來就處在相對邊緣化的位置,一方面之前信息的準確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對他融入新組織其實幫助並不大。有句老話「朝中有人好辦事」,這句話成立的前提是這個人首先應當具有一定內部影響力。

跳槽到新的公司,不能忽略熟人傳來的內部消息,但是也不能輕信這些消息。一是熟人在企業內所處的地位、位置,對於信息的準確性有影響,就如H的例子;二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利益和動機,不排除因為不同的原因故意誇大或忽略一些重要的信息,從而影響了你的決策;三是每個人的評判標準不一致,別人看來的好,對於你來說未必就是真正的好。所以在「有熟人介紹」這個思維誤區之前,我們建議你多做以下幾步對信息進行確認:

-在行業內多找一兩個人尋求對公司的評價;

-到社交網站的專區看看更多內部人員對這家企業的評價;

-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翻看一下公司的年報。年報之中有營業業績、高管變動、人力資源情況數據情況。運營正常的企業各方面數據的變動應該是比較穩定的。

總而言之,「有熟人介紹」我們始終不推薦成為你選擇一份工作的主要原因。它應該只是一個參考因素。

現在的人力資源市場已經是一個流動、透明的市場,跳槽已經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畢竟跳槽也有風險,希望以上的一些小提示讓你跳槽後不再吐槽。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