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復興禪宗才能復興
在各地講課,當講到禪的時候,其實許多人對禪宗的了解非常陌生,打坐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如何參禪,如何契入心流,則不好懂,我想這跟我們整個傳統文化的斷層有關。
我有一個觀點,那就是漢傳佛教要復興,必須儒釋道三家的傳統文化要一起複興,它們之間有內在聯動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禪宗在唐宋之後幾乎代表了漢傳佛教的主流正統,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復興,禪宗是絕難復興的!
我們從歷史去看,唐宋時期漢文化發展到一個高潮,那時科舉取士,讀書人都要貫通《四書》、《五經》、《道德經》、《周易》、《老莊》、乃至佛教的《金剛經》,他們的文化熏修是以儒釋道三家為共同的底色的,而你也可以觀察到那時的漢傳佛教,真是祖師輩出,人才濟濟。而到了元朝之後,漢傳佛教的悟道者就銳減,為什麼呢?戰亂使社會動亂,修行人不得安身是一個原因,另外,關外游牧民族的落後文化入關,劣幣驅逐良幣,對漢文化產生了壓制的作用,所以在元朝戰爭和漢文化退化雙重作用下,佛教參禪悟道者就減少了。到了明朝,漢人重新掌管自己的政權,漢文化經過明初幾代皇帝的休養生息和重振,到了明朝的中後期,才又呈現出中興氣相,而佛教在中晚明時期,也出現了蓮池、藕益、憨山、紫柏等四大高僧,據考在晚明時期,禪宗集中出現有一百多位開悟的祖師,以及王陽明這樣的成就者,這是元朝和明初沒有的。
而到了清朝,滿清入關,由於滿人政權了解漢文化對政權正統性的重視,為了有效掌管這麼龐大的以漢人為主的帝國,清初的皇帝對漢文化都有相當高度的重視,而皇子們從小在宮中也受漢文化的教育,明政權雖退出歷史舞台,但明的漢人官僚統治形態還是被滿清延續了。所以清朝的漢文化也沒有受到削弱,禪宗在清代也還有人才出現,像順治皇帝就跑五台山去出家了,雍正皇帝據考是開悟了的皇帝,又有天慧徹祖乃至清未的虛雲、來果等祖師湧現。
到了滿清後期,中國受到西方列強的打擊,一大批知識精英認為中國的落後是由於傳統的文化造成的,不改革不足以強國和禦敵,而康有為等人為了變法又極盡所能寫文章批駁傳統的儒家學說,寫了《新學偽經考》與《孔子改制考》等書,社會的啟蒙運動慢慢使民眾傾向西學而輕傳統的學問。而後1901年清朝廢除科舉,傳統的學問開始成為非主流,乃至到了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和白話文運動,整個社會愈是長西學威風滅中學志氣,乃至到了我們最近的政治運動,孔聖人被稱為孔老二,儒釋道無一倖免地遭受法難,這中間足足有一百年幾代人都不怎麼學傳統文化了,看四書五經的文言文看不懂了,對詩詞也僅停留在幾首九年義務教育教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樣的簡約詩句里。那你說那些禪宗公案你能參得懂嗎?那些祖師語錄能會人家的意嗎?肯定就有困難。
所以從歷史經驗上看,以漢文化為主的儒釋道傳統文化興,則漢傳佛教和禪宗就興,傳統文化衰落,則漢傳佛教和禪宗必定衰落。
其實古人在學佛前,先受的是儒家的教育,在學堂里天天背經典,《大學》《中庸》這些東西,早已把心性的道理說得非常到位了。比如《大學》一開頭就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又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讀書人受這樣的教育,這些「止」啊「定」啊的熏習早已種下了,然後去學佛,他對禪定,對止觀,早已有了非常接近的了解和訓練,進步能不快嗎?
又比如說,《大學》里有講:「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當儒生學了這個道理,天天用這個指導去養心,那跟參禪的用功豈不是異曲同工嗎?你想當你參話頭起疑情時,念茲在茲地沉浸在疑情里,這時心就是一種「正」的狀態。要怎麼個正法呢?境界的東西一說即錯,但不說又不行,只能跟《金剛經》的說法一樣,告訴你怎麼樣是不對的。所以《大學》就教你,心不能忿懥(也就是不能有嗔恨心),不能恐懼,不能憂患,不能好樂,這些情緒都是對事物的執著,也就是說,你的心一旦執著了就不對。這是只破不立的中觀教法了。
假如你前面四個不得其正還是沒搞懂,那《大學》就再進一步教你,參禪的「正心」應該是什麼狀態:那就是心不在焉(當你念茲在茲地專註於禪的心流中時,你是醒著的,但是你的眼耳鼻舌身幾個根門都自動嚴控,不對外攀緣),那麼你就會視而不見(眼前有人走過你眼睛睜著但是你專註於心流中,外境你不攀緣它),聽而不聞(外界有什麼聲音你也不攀緣而轉意根,不去理它),食而不知其味(即便在吃東西,你也專註於心流中,吃飯如同嚼蠟,不知道飯菜的味道)。當你保任在這種狀態裡面,長時熏修,機緣成熟時,有一天磕著碰著,就能桶底脫落,開悟見性。
儒生們受這種心性之學的涵養,有朝出家,受個明師的點拔,本來已有了非常深厚的基礎了,彷彿一鍋水已燒到八九十度,有善知識再幫忙添上一把火,燒開就非常的快。我們今天的人從小沒有這種傳統文化的涵養,要想修禪開悟,確實不容易。禪宗是高度植根於漢文化這塊土壤的,所以漢傳佛教要復興,特別是禪宗要復興,必須整個中國的傳統文化要一起複興,孩子們要從小就學儒釋道的經典,這樣經過兩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培養出一批有修有證的人才,禪宗才能真正意義上獲得中興。


TAG:立天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