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因過度醫療離世,得了癌症到底治還是不治?

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因過度醫療離世,得了癌症到底治還是不治?

隨著治療癌症的手段不斷提升,化療、手術、放療、靶向葯、免疫療法的效果都被醫院吹噓的無所不能了,很多患者都沒有考慮過自己能不能進行治療就開始了手術、放療、化療的三個階段治療,但是這些治療都是應該的嗎?抗癌衛士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到底癌症患者什麼情況下是過度醫療。

舉個例子吧,有一位年輕的患者,女性,27歲,孩子3歲,查出肺癌晚期時已經發生了轉移,孩子媽媽因為孩子還這麼小非常想努力活下去,因為已經發生了轉移手術也沒有什麼希望,進行了放療,一次放療幾千,孩子的媽媽堅持了五年,放療通俗的說法就是用激光烤,到最後姑娘已經不成人形了,堅持了五年,家裡欠了好幾十萬,人還是走了。

還有一位患者,55歲,家庭經濟條件也比較困難,查出肺癌晚期後選擇了保守治療,只堅持了三年,但是這三年的生活質量還是不錯的,前兩年還可以出去旅遊遊玩,最後半年的時候總是需要吃止疼葯,到最後要打嗎啡,不過總體來說沒有受特別大的罪。雖然花了一些錢家裡還是負擔的起的。

對於這兩個患者的情況大家怎麼看?

腫瘤醫生說出患癌後患者的感受:患者的痛苦比家屬想像的還要多。

大家往往在選擇治療的時候其實並沒有考慮過,無論是怎麼樣治療,副作用都會很大,手術治療對人身體有創傷,對於患者的身體素質會有很大的打擊。對於晚期患者安裝呼吸機要切開喉管,腸梗阻患者要切除大腸在腹部開口造瘺,甚至有些患者就是在無謂的延長生命而已,對生存質量來說是毫無益處的。因此我更建議大家在患者晚期治療時選擇保守的治療方式。

延長生命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其實生命的長度反倒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質量。躺在病床上身體插著各種管子,生活不能自理,吃飯也吃不下,這樣活著其實並不舒服。

有這樣一位患者家屬分享過自己的父親的治療經歷,在父親患癌後,他們選擇了去美國進行臨床實驗,先是化療,又是經過了易瑞沙、特羅凱、9291等等靶向葯的測試,都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最終患者在嘗試第二次免疫治療時就去世了。

甚至他都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一、晚期癌症患者,特別是已經骨轉的患者,不再適合治療的話讓患者平靜度過

二、想要晚期患者活的更舒服,其實治療並不是最優選擇,只要能讓患者緩解疼痛,意義就非常大

三、不要過早告訴患者自己的病情,要給患者產生一點希望,如果什麼希望都不報,患者只會越來越痛苦,只要有希望,患者就能過的更舒服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抗癌衛士 的精彩文章:

TAG:抗癌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