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龍生九子是哪九子?最詳細的龍生九子故事及名字和圖片資料

龍生九子是哪九子?最詳細的龍生九子故事及名字和圖片資料

龍生九子是古代傳說,這個傳說大概盛行於明代,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那麼龍生九子是哪九子?在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多有記載,有的重讀音,有的重生平,有的重傳奇,有的重傳承。明代學者楊慎《升庵集》、李詡《戒庵老人漫筆》、謝肇涮《五雜俎》、徐應秋《玉藝堂談薈》、沈德符《萬厲野獲編》以及陸容《菽園雜記》都談到「龍生九子」的情況,但是究竟龍生九子是哪九子(9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令後人眼花繚亂。

後來,人們彙集了古代各種文獻中的多種怪異的獸形而演化為龍,俗稱神獸、瑞獸,把它們安插在民間傳統建築的器物上或重要場所,來裝飾紋樣,讓其「各司一職」,孕育吉祥,免禍消災。經過奇趣人生小編的查證,尋找到「龍生九子」最早的一個說法是來自明朝李東陽所撰《懷麓堂集》,裡面詳細的介紹了龍生九子是哪九子,分別列出了九子的特點和名字及圖片。

龍生九子的名字和圖片資料

老大:囚牛(qiú"niú)

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老二:睚眥(yá"zì)

睚眥,龍之二子,龍身豺首,性格剛烈,好勇擅斗,嗜殺好鬥,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俗語說: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睚眥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惡的化身。

老三:嘲風(cháo"fēng)

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

老四:蒲牢(pú"láo)

「龍生九子」之一,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傳說中的龍生九子的老四,喜歡吼叫,人們就把它安在鐘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據說它是住在海濱的,但卻十分怕鯨魚,一但鯨魚發起攻擊,它就會嚇得亂叫。故人們把木杵造成鯨的形狀,以令銅鐘格外響亮。

老五:狻猊(suān』ní)

狻猊,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

老六:贔屓(bì"xì)

贔屓,龍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伯特奇聞看點 的精彩文章:

TAG:羅伯特奇聞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