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51歲的CES,承包2018整年科技熱點

51歲的CES,承包2018整年科技熱點

原標題:51歲的CES,承包2018整年科技熱點


■IT時報記者 孫妍


2018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51年的時間,無數明星產品從CES走出來,DVD、VCR、高清電視、3D列印......曾經的高科技產品已然成了明日黃花,卻也成就了CES行業風向標的美名。


2018年,CES又承包了哪些科技熱點呢?


賈躍亭最後的激情 李彥宏最快的速度

汽車關鍵詞:智能駕駛、無人駕駛



2018年,CES把自己活成了「智能車展」,4000多家參展公司里,有300多家都是車企,主流方向是智能駕駛和無人駕駛。


豐田造了輛小巴,根據需求定製身份,共享乘車、流動餐車、商品零售、貨物運送無所不能;現代押注氫燃料電池車,零排放、無污染,還計劃在2021年之前推出L4級別的自動駕駛車;大陸集團想要讓電動車充電像燃油車加油一樣快捷方便,於是推出了一個名為「萬能充」的系統,在任何充電站都可充電,電動車本身也能成為一塊充電寶,在戶外給其他電子設備充電。


亂花漸欲迷人眼,突然,在一眾車企中,驚現了風口浪尖上的法拉第未來(下簡稱FF)。蟄伏一年,賈躍亭帶著他最後的大招FF91亮相CES,到底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


FF91在主會場附近馬路上組織了一場小規模試乘,主要體驗動力性能。賽車手出身的FF首席工程師Robin Shute駕駛車輛,起步沒多久就突然加速,強烈的推背感伴隨著一陣驚呼,FF91從0加速到96公里/小時,只用了2.39秒,據說比特斯拉Model還要快0.01秒。


工程樣車已經非常接近量產車,不過還沒有內飾,整車傾向於國外流行的SAV(運動型多功能轎車),外觀上最大膽的設計是拋棄了傳統後視鏡,取而代之的是,用攝像頭將車子左右兩邊的影像傳輸到車內顯示系統上。不過,這一冒險的設計還不適應各國交規,看來只能尷尬地將傳統的後視鏡套在攝像頭上使用了。


去年,賈躍亭高調展示了FF91的無人駕駛技術,今年卻低調地隱去了這一未來技術,將精力全部集中在儘快量產上,計劃在2018年年底正式交付。看來,飄在空中的「賈布斯」已經被債務逼向了陸地,連最後的速度與激情都帶著莫大的壓力。


比起掙扎的賈躍亭,李彥宏的境遇沒有那麼悲慘,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將未來押注在無人駕駛上。百度在今年CES展上連線國內,在北京百度大廈周邊,10輛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百度無人車一起開跑,形成了百度無人駕駛的「不夜航線」,也向展示了「中國速度」。


同時,百度發布了「最強版本」的Apollo 2.0,平台四大模塊雲端服務、軟體平台、參考硬體平台以及參考車輛平台全部開放,支持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百度還公布了多個量產計劃,將與奇瑞在2020年量產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與金龍客車在2018年量產無人駕駛微循環巴士,與Access LA在2018年底為美國洛杉磯殘障人士推出自動駕駛共享出行試點服務。


LG、三星、索尼鬥法



電視關鍵詞:8K、可捲曲、模塊化


雖然被車展搶了風頭,但LG、三星、索尼等日韓老牌家電廠商,依然是CES的強勢霸主,從展廳面積和人氣就可以窺見。都說大屏娛樂時代要來了,人們要回歸客廳看電視了,那麼,最尖端的電視機又有多少誠意呢?從LG、三星、索尼三家電視大廠來看,2018年電視機的流行趨勢是8K取代4K,夠薄還不夠,要可捲曲才行,甚至比手機先行一步模塊化。


當電視機廠商搶著證明自己是真4K時,8K還會遠嗎?LG在今年的CES展上向全世界宣告:8K OLED電視面板已經誕生,整個電視顯示行業即將邁進8K超高清時代。


LG在展台展示了一塊88英寸的8K OLED面板,其基本參數的表現十分卓越,讓人不禁感嘆:就怕我的眼睛辜負了它。第一批採用這塊8K OLED面板的有自家兄弟LG電子、索尼和松下三家廠商。


2016年的CES展上,LG展示了可彎曲柔性OLED屏幕,不過當時它只是一塊18英寸的屏幕原型。兩年之後,LG 似乎找到了用武之地,在今年的CES展上,他們展示了65英寸的LG Rollable TV,也就是可以像捲紙一樣收納的電視機。借鑒了投影幕布的工作原理,不過是從下往上展開電視屏幕。一按遙控器,就可以升起,不用的時候,就可以收納起來,也方便搬運。不過,LG沒有公布其發售信息,據外媒猜測,它可能成為2019年的旗艦產品。


你以為LG的炫技就此結束了嗎?如果說要評選「2018 CES最令人震撼的展台」,必須投LG一票。他們用曲面屏鋪滿了過道的兩側,讓訪客可以穿梭在峽谷、雲天、林海、瀑布之間。246塊LG OLED 4K超高清顯示屏,組成28米長的「峽谷」,再輔以杜比音效,讓人瞬間身臨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遼闊和人的渺小。


前兩年,模塊化手機被視為手機微創新時代的一大跳躍,但卻鮮有量產。三星在此次CES展上推出了一款尺寸高達146英寸的The Wall 巨型4K電視,填滿了整堵牆,而且還定位消費級產品,看來只有「國民老公」王思聰家才能配得上。The Wall 採用了MicroLED技術,擁有自發光的特性,亮度峰值可以達到2000尼特,效果就是夠亮,色彩夠真實。但讓它成為未來屏幕技術標杆的並不是MicroLED技術,而是「模塊化」,也就是說,可以根據用戶需求來定製電視的大小,幾個The Wall 可以組成更大的電視牆,The Wall 的邊框可以做到非常窄,所以不會有很強的割裂感。

「姨夫」的微笑誰來守護?索尼CEO平井一夫今年憋足了勁,一口氣發布了十項前沿科技:AI X人工智慧復活了機器狗AIBO、超越雙眼的車用影像感測技術、「秘密配方」X1旗艦版圖像處理晶元撐起8K畫質、無線降噪立體聲耳機WF-SP700N和掛頸式耳機WI-SP600N、「電視最佳伴侶」條形音箱、三款Xperia手機、三防相機RX0、PS VR以及兩款旗艦電視。


具體來說說電視,索尼發布了A8F系列4K OLED電視和X900F4K液晶電視,新的A8F系列主打的是杜比視界技術,X900F 4K液晶電視則是其主流消費產品,畫面更為清晰流暢。最大的彩蛋是,如果你上一年購買了索尼OLED電視,可以通過固件更新的方式,為老款OLED電視增加杜比視界效果,這才是有良心的電視廠商啊!


vivo、中興大喜 華為失意



手機關鍵詞:屏下指紋識別、可摺疊


2017年,手機的關鍵詞是「全面屏」,全面屏的最佳搭檔並不是面部識別,更不是後置指紋識別,而是屏下指紋識別,不過礙於該技術一直沒有成熟,iPhone X才用了面部識別。


千呼萬喚始出來,在此次CES展會上,vivo激進了一回,向世界展示了全球首部屏下指紋識別手機,庫克表示汗顏。


vivo採用的是新思國際的屏下指紋模塊,感測器的厚度可以控制在1.5mm,能融進顯示面板中,依靠光學技術識別指紋,指紋錄入方式和普通指紋手機差不多。從速度上來說,屏下指紋識別的速度比3D面部識別快2倍,大約在0.6-0.7秒,而且無需事先喚醒手機;從成功率來說,誤識別率僅為五萬分之一,防刮、防水,濕手操作也能識別。


值得注意的是,vivo特別聲明:「貼膜或屏幕破裂時,可能會對指紋識別體驗造成影響。」這意味著,屏下指紋識別的安全性還有待驗證,vivo官方宣稱其達到了支付級安全,微信、支付寶等常用的支付軟體正在調試中。


屏下指紋識別的體驗機神似已經發布的vivo X20 Plus,這意味著屏下指紋手機即將量產,據說1月就會上市,不出意外便是之前曝光的「vivo X20 Plus UD」,同時還會搭載人臉識別。

除了屏下指紋識別外,摺疊手機也是此次CES的亮點,奪走這一亮點的仍是國產手機廠商中興。搶在三星前頭,中興在2017年10月發布了可摺疊手機中興天機Axon M。


這款手機有四種模式,經典模式下為5.2英寸的手機,跟正常的智能手機並無差別;分屏模式下,用戶可以一邊看視頻,一邊聊微信,雙屏應用互不干擾,兩個屏幕可以通過虛擬按鍵簡單切換上下順序;大屏模式下,雙屏界限被打破,整部手機秒變平板電腦,特別適合工作時用,比如打字、看報告、瀏覽網頁;鏡像模式下,手機可以摺疊起來支在桌面上,兩個人可以面對面玩棋類遊戲或開黑,也非常適合多人電話會議。


CES之前,華為手機經歷了入美受阻的序幕,要不是AT&T在最後時刻放棄與華為合作在美國銷售手機,華為本該藉此在CES上粉墨登場。余承東在CES演講中對此事回應道,如果沒有華為這家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的產品,美國消費者就無法獲得最優質、最大膽的選擇。「你從未聽說過的最好手機」,在美國的大街小巷,華為為Mate 10 Pro打出了如此廣告,如今看來,更為刺眼。


Mate 10 Pro是華為準備打入美國市場的主打機型,其發布中規中矩,亮點是全面屏、人工智慧技術、系統安全性和長續航。值得一提的是,在P9亮相時,華為請了「超人」亨利·卡維爾和「黑寡婦」斯嘉麗·約翰遜,此次則請來了「神奇女俠」蓋爾·加朵擔任華為美國市場的「熟悉體驗官」,好一個超級英雄聯盟。



「價格屠夫」小米砍向VR聯想承包VR從拍到看一條龍



VR關鍵詞:接地氣


從Oculus參加了2013年CES展以來,VR一直沒有被忽視過。2015年,消費級的VR設備開始出現,2016年,VR全面開花。但時至今日,VR仍舊是不接地氣的消費級產品,其價格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只有遊戲開發者才捨得掏錢。


於是,「價格屠夫」小米出征CES,沒有將屠刀砍向手機,而是砍向了VR。在此次CES展上,小米聯手Oculus推出了世界上最便宜的VR一體機之一:199美元(約合人民幣1295元)的Mi VR。

與Oculus Go一樣,Mi VR使用高通驍龍821移動平台,兩者都不需要裝入手機,也不需要連接電腦,可以獨立運行。基於兩者配置相同,現有的Oculus開發者可以將內容無縫移植到Mi VR一體機上,「價格屠夫」的一大秘訣就是撿現成的,但基於生態鏈,就是可以做到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優質的產品,這便是「無印良品」思路。


谷歌在I/O大會上發布Daydream頭戴VR一體機的時候,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到了HTC身上,看它能用Vive FOCUS變出什麼花樣來,但至今未見交卷。倒是聯想搶跑,和谷歌Daydream深度合作,在今年CES展上交出了頭戴一體機的完全體,從拍到看一條龍。


聯想VR套件中,主力是Mirage Solo VR頭戴一體機,視角110°的QHD超清顯示屏,用戶可以自由地行走在虛擬世界中,通過無線Daydream控制器拓展雙手功能,身臨其境地觀看電影、球賽,遺憾的是,重量還有待改進,一斤多的東西會對腦袋造成不小的負擔。


同時,聯想還發布了Mirage Camera,相機配備兩個1300萬像素的魚眼攝像頭,都擁有180°×180°的視角。


Mirage Camera讓普通用戶也能製作VR內容,有照片、視頻、直播三種製作模式。可通過智能手機下載谷歌VR180 App,利用手機屏幕預覽取景,拍攝4K畫質的2D圖像、立體圖像以及錄製3D直播。拍好後可以連接Wi-Fi,直接上傳到Google Photos 和 YouTube。


不得不說,從內容到硬體,今年CES展上的VR更接地氣了。


CES觀察:一整年的科技熱點都在這了!


智能駕駛汽車、8K電視機、屏下指紋識別手機、可摺疊手機、世界上最便宜的VR......沒有讓我們失望,今年CES又為2018年科技圈的開局貢獻了一大波新熱點。


除了以上介紹的科技熱點以外,2018CES還預示了兩大趨勢。


第一,2018年將是智能音響普及的「決定性大年」。

今年,谷歌首次參加了CES,之所以破例,就是為了宣傳自家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提供8種語言的語音助手已經在4億多台設備上使用,自從2017年谷歌Home Mini出貨以來,每秒能售出一款谷歌家庭智能設備。


亞馬遜是2017CES的大贏家,去年市面所售的語音控制智能音響中,有68%都搭載了亞馬遜Alexa語音助手。


在小米智能音響、天貓精靈火到斷貨的時候,百度也推出了一堆由其DuerOS賦能的產品,其中一款智能硬體便是小魚在家VS1。


第二,5G與人工智慧仍是2018年的主線,中國企業領跑。


要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還是要等到5G時代。人工智慧不僅想要入駐汽車,它什麼都想承包,智能家居、無人機、手機等。而這兩個核心趨勢里,中國企業已經與世界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有領跑之勢。


在5G方面,我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5G試驗網。在人工智慧方面,語音合成12次蟬聯世界第一,2016年我國申請專利數量為29023項,已經超越美國。


今年CES遭遇了一個小插曲,拉斯維加斯當地時間1月10日上午11點多,正值逛展高峰期,CES主會場突然大停電,展會被迫暫停了兩個多小時。很多媒體打趣道:「下次可以把展會搬到中國。」

這幾年,在上海舉行的CES Asia開始引領亞洲科技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CES全球展會也會搬到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時報 的精彩文章:

低價寬頻「死於」低價 民營寬頻拉響「寒潮紅色預警」

TAG:IT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