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給非佛系00後上品德課?

怎樣給非佛系00後上品德課?

怎樣給非佛系00後上品德課

前段時間,「佛系90後」這概念很火爆,說什麼我們這世道已經活躍著一批佛系的90後。所謂佛系,不是戴佛珠手鏈,不是抄經點香,更不是剃度燙戒疤,說白了,就是所謂的佛系三連,歸納起來就是說90後比較隨緣嘛。

那怎麼給非佛系00後講講品德呢?其實,他們的「佛系」加我的「非佛系」拼不了一塊餅,小編的非佛系就差不多是一塊餅,因為小編對佛系有另一個定義。

小編的佛系指的就是佛教提到的因果報應嘛。非佛系就是道德上不相信因果報應了,很算(雞)計(賊)地看待道德問題。以前的人啊,教育孩子,就像爺爺奶奶輩的語氣,說做壞事會遭天譴的。小時候小編真的好怕,不敢做壞事,怕突然天上來個雷把小編給炸黑了,或者牛頭馬面把小編帶到地表下的十八層下油鍋,或者下輩子投胎變小狗了。

科學知識普及了,原來依託因果報應的道德也越來越難講啦。大家腦子也越來越理(ji)性(zei)了,好像道德沒什麼用,說那些什麼好人啊勞模啊有點愚蠢,算盤打得不是很明白。比如說誠信,有些人說還不如耍耍奸詐,這樣來錢來得更快。比如說樂於助人,有些人還說不如騰點精力把自己照顧得很nice!只有道德上的孝敬父母,家長會很重視,誰都想大家兒女對自己好點嘛。

品德老師在一些家長和孩子眼裡,像《大話西遊》里絮絮叨叨的唐僧,「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空洞、枯燥、無味。

但是品德上的強調的品質而非道德方面,比如有鴻鵠之志,比如有毅力方能成大事,才廣受大家歡迎。是啊,不這樣做孩子真的很難出息,大家都能懂。

孩子的品德教育,家長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非常關鍵。但家長得首先認同道德,不然就會出現說話誠實,行動就不誠實了。這也給孩子帶來了迷惑:你不是叫我遵守公共規則嗎?怎麼媽咪/爹地自己不遵守了。

其實,各位家長可以看看道德的價值在哪兒呢?

第一,道德使人成其為人。第二,道德帶來的是長期的利益,使人變得更加卓越。既辨是非,又知利弊,那可是相當酷了。

不正直,損人利己,對父母不孝,脊樑挺不直,任由自身的動物性和慾望來驅動,那就是動物了,失去了自我剋制和提升,不好說自己是大寫加粗的人嘛。人是群居的,得與人處關係,要是損人利己,這世界就不亂了嘛。

道德給人帶來的長期利益,確實需要時間驗證的。時間驗證?穿越去見未來的自己嗎?那可不是,而是很多名人家庭的家風家教故事說明了這一點。

像新東方的俞敏洪老師就在多個場合提到父母的道德品質(比如毅力、樂於助人)和家庭教育怎麼影響到自己的人生生涯,使人生從普通到優秀,優秀到卓越。俞老師是很明白父母家教家風教育的重要性,使他養成了良好的品德,奠定了成功的基礎。比如,他是廣州市家長學校名譽校長,在新近出版的《好家教成就好家風》中,他寫了名為《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了我的一生》的序言,言辭真切,感人至深。

李嘉誠先生,就是謹守父母說的誠信做生意的,他也回憶了秉持誠信給自己一生帶來的幫助。梁啟超、鄧稼先、曾國藩、錢玄同,家教成就好品德和好人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那有沒這樣的一本書,可以給家庭家風的塑造提供一些參考呢?小編求救度娘和身邊的寶爸寶媽,還真找到了一本書(上面就提及啦)。《好家教成就好家風》,就收集整理了很多有名的家教家風故事,包括愛國、志向、專一、誠信、正直、仁愛等品德,用故事來給非佛系00後上品德課。家長和孩子還可循著這些故事去尋找更多豐富的細節,了解道德對人生的長期作用機制,服膺道德的力量,讓品德觀念種在心間,家風家教化於言行,使社會更美好,人生更幸福。

新書推介

好家教成就好家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教育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TAG:廣東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