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半給生者,一半給死者」的底比斯,有埃及最大的卡納克古神廟

「一半給生者,一半給死者」的底比斯,有埃及最大的卡納克古神廟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前王朝開始於5100年前。在絕大多數陸地還處於蠻荒時期不毛之地時,有個叫底比斯的城市已完成了國都的使命。它是荷馬筆下的「百門之都」,現在的盧克索(Luxor)。整個古城市被分成兩部分,一半給生者,另一半給死者。

在盧克索北部,有一座始建於公元前5100年的卡納克神廟,它是古埃及帝國遺留的,世界上最壯觀的古建築物之一。不僅是埃及最大的神廟,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撐的神廟。

卡納克神廟因其恢宏浩大的規模而名揚四海。在建成之後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中,經歷了各級王朝不斷的增建。迄今為止,留下三座雄偉高聳的大殿,還有十重巍峨的巨石門樓。神廟內有大小20餘座神殿、134根巨型石柱、獅身公羊石像等古迹,氣勢宏偉,令人震撼。

神廟由巨大石塊砌成的磚牆隔成三部分,中間面積最大的一部分,佔地約有30公頃,是獻給太陽神阿蒙的,保存得最完好;左側的是獻給Montu神的,佔地2.5公頃;另一個是獻給阿蒙神的妻子——形為禿鷲的女神,目前尚未發掘。

曾經有一部著名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就是在卡納克神廟拍攝的,影片中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台詞:「公羊!公羊!男性的象徵!」這條著名的公羊甬道,又稱「斯芬克司道」,全長約300多米,獅身羊面像多達90多座。

埃及史書記載「獅為百獸之王,象徵統御的力量;公羊接受阿蒙神之神力,威力無比」,兩者合在一起,則標誌著神明的最高權力,寓意法老的力量和生命力等。

甬道兩側排列整齊的巨石雕像,羊首獅身,統一作前爪伏地狀,那是阿蒙-瑞神的化身之一。每隻獅身公羊頭像下都站立著一個小小的法老,接受著神的庇佑。雖然歷經數千年滄桑,石像多數殘缺不全,但依然神韻盎然,栩栩如生,每一具誇張的造型,都體現古埃及神權建築的美感。

走過「斯芬克司道」公羊中間長長的甬道,前面是神廟山門巨石壘砌的高牆,進入山門大牆,院子兩側是跨殿,據說是祭祀王后和太子的。又過了一道圍牆的洞口,就到了蔚為壯觀、令人感嘆不已的密林似的神柱大廳。

大廳是用來供奉底比斯主神--太陽神阿蒙的,所以稱為「阿蒙神廟」。站在大廳中央,環顧四面是猶如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密密匝匝,交錯遮掩著人們的視線。不同的時辰造成不同的光影疊亂,深邃神秘,似乎也窒息著人們的呼吸。縱橫排列整齊的136根,需要六人才能合抱的參天巨柱,每根高21米,柱頂的原盤據說可站立百人。其建築尺度之大,實屬罕見。作為埃及最大的神廟,卡納克神廟除了給人一種神秘幽深、莊嚴肅穆的感覺之外,最大的感嘆就是:誇張!

每一根石柱和殿堂牆垣上,都刻有生動精緻的浮雕和色彩鮮艷的彩繪,記載著神和人的生動故事。著名的《圖特摩斯三世年代記》、拉美西斯二世有關卡迭什戰役的情況和銘文就刻在這些柱子和牆壁上。

這些鐫刻在石壁上的優美豐富的浮雕圖案和象形文字,記錄了戰爭的慘烈,田園生活的幸福,神靈與法老的親密交互,以及對國王的歌功頌德……歷經千年而依然留存,用一幅幅畫面,無聲地告訴你那些遙遠而輝煌的過去。

透過猶如原始森林一般密匝的石柱縫隙中,可以看見遠處留存至今的兩座方尖碑,當旭日東升照到碑尖時,它象耀眼的太陽一樣閃閃發光。其中一座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方尖碑,也是現在埃及境內最高的方尖碑。

方尖碑以整塊的花崗岩雕成重達幾百噸,表面磨光,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製成一個方尖碑將耗費一座山。整座卡納克古神廟從開山取石、運輸、堆砌、雕琢,古埃及人的智慧和能力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嘆為觀止。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繫,立即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泛道Talk 的精彩文章:

聽說非洲下雪了,走起摩洛哥!一起到非洲海拔最高的滑雪勝地去!

TAG:泛道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