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昏倒,送往醫院搶救後身亡,醫生說:只因父母忽視了一件事!
下午,急診室接到一位10多歲的小男孩,據老師介紹說,男孩在課間時與其他同學一起玩耍,突然昏倒了。
醫生立即對男孩進行體征檢查,判斷可能是腦部血管出現了問題,同時抽血檢查血液。醫生申請急診綠色通道進行腦部CT檢查,發現大腦內一血管已嚴重堵塞。
等男孩父母趕到時,看到男孩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心電監護儀上顯示數字一直不穩定,男孩母親痛哭,不解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出現腦血栓。
此時,醫生沒有更多時間與家屬交流,「時間就是生命」,而且還是這麼小的生命,立即對男孩進行溶栓治療。
不幸的是,血液檢查結果沒出來前,男孩的心電監護儀發出了刺耳的警報聲。醫生立即進行了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突發心肌梗死。經全力搶救後,不幸身亡。
男孩父母聽到這一消息嚎啕大哭,不敢相信這麼小的年紀會突然離開。
到底什麼原因導致男孩頭部、心臟血管出現血栓,堵塞血管?
待男孩父親情緒穩定後,兩人交流中得知,男孩從出生起,很少喝白開水。因母親母乳少,孩子出生幾個月就斷奶了,一直喝奶粉,到了3歲左右,一次男孩父親給孩子買來一瓶可樂,從此男孩奶粉不喝了,開始「迷戀」可樂。之後,男孩渴了就喝可樂或者其他飲料,很少喝水。
醫生說:導致孩子突發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就是做父母的忽視了一件事—— 飲料不能代替水。
醫生解釋說:可樂等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鈉,且熱量很高,長期喝這種飲料會導致肥胖,且長期水分攝入不夠會導致體內缺少水分,血液變得粘稠,血液流速變慢,久而久之,體內垃圾不能及時排出而形成血栓。
血液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繼續與男孩父親說:檢查結果出來了,這麼小的年紀血脂和肥胖成年人接近,血液中垃圾必定不少。
醫生提醒:瓶裝飲料是深加工食品類,論營養幾乎沒有,卻添加了很多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食品添加劑,比如精製糖、阿斯巴甜、山梨酸鉀、香精等;且熱量很高,易導致肥胖、誘發糖尿病等慢性代謝疾病。
建議選擇零食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對孩子身體健康有益!
「零食,泛指除一日三餐中被稱為正餐以外的食物,統稱為零食。」
原則一:選擇健康類零食
健康類零食,簡單理解是每天都可以正常吃的,補足正餐的不足,其熱量通常較低。比如牛奶、豆漿、天然鮮榨果汁、全麥餅乾、吐司、麥片、花生、自製湯類等。
原則二:控制糖類零食攝入
吃糖過多,會使血糖升高,導致蛋白質攝入減少,還會誘發小兒肥胖症、齲齒等。
泡泡糖含增塑劑、硫化促進劑和防老劑,會身體有一定的毒性;
巧克力熱量過高,不適宜食用過多,否則會產生厭食。
原則三:控制吃零食的時間和頻率
吃零食不要與正餐時間間隔太近,零食最好在兩餐之間。
每天吃零食建議不要超過3次,次數過多,會導致「積少成多」,影響孩子正餐正常攝入。
原則四:吃零食注意衛生
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零食後要漱口,預防疾病和齲齒。
除了零食,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及時補充以下幾種營養素!
補充α-亞麻酸
現代研究發現,α-亞麻酸在人體內會分解代謝產生EPA(二十碳五烯酸,被稱為「血管清道夫」)和DHA(二十六碳五烯酸,被稱為「腦黃金」),而DHA是神經系統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元素,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袋疼提大腦皮層中含量高達20%,在眼睛視網膜中所佔比,約佔50%,補充DHA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視力發育。
每天一杯蘇子油拌酸奶即可補充α-亞麻酸:
取5毫升蘇子油與100毫升酸奶一起攪拌後即可食用。
「蘇子油,被稱為『陸地上的深海魚』,含α-亞麻酸含量很高,可達67%作用。」
補充維生素B族
維生素B族有助於腦部對糖類的利用,其有助於熱量代謝及維持髓鞘的完整性。補充維生素B族,尤其是葉酸及維生素B12,因它們是重要的造血元素,缺乏的話會引起惡性貧血,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影響大腦機能正常運作。
每天一杯豆漿可補充維生素B族
豆漿,最好是自製打磨好的,選用非轉基因大豆為原料。一定不要食用發霉變質的黃豆,可能有致癌物黃曲霉毒素。
補充卵磷脂
卵磷脂與細胞膜的生成有關,是一種幫助人體大腦傳遞的重要成分。補充卵磷脂,能促進腦髓發育,提高腦部活動效率。
每天一個雞蛋黃可補充卵磷脂
蛋黃中還含有維生素A、D、E和較多的磷等微量元素,蛋黃中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幫助眼睛過濾有害紫外線,延緩眼睛老化。
圖片來源於網路


※醫生提醒:有一種胃痛不是胃病,記住3點,及時就醫方可撿條命!
TAG:根號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