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在佛教中的法事是指供佛、禮懺、打醮修齋等儀式

在佛教中的法事是指供佛、禮懺、打醮修齋等儀式

法事(佛教解釋)

法事,在佛教中是指供佛、禮懺、打醮、修齋等宗教法會、儀式。法事是寺院道場首要行事之一。在所舉辦的法事傍邊,有的是自我悔過的方法,如懺摩;有的是經群眾附議經過者,如布薩;有的是對群眾宣說佛法,如升座說法;也有於新春時為國家、檀那祈福祝禱者,甚至到山門迎春等;一年傍邊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的屢次舉辦等,便利社會群眾參加修持。下面略數佛教法事活動:

一、布薩羯磨:僧團中,僧眾若有犯戒者,則於群眾前發露悔過,稱為「布薩」。凡與群眾有關的決策,須經群眾三次抉擇經過,稱為三番羯磨。

二、懺摩請戒:三壇大戒中,每於登壇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導戒子悔過發願,以便身心清凈,納受戒體。

三、護戒誦戒:僧團中受過菩薩戒的僧眾,每半個月誦菩薩戒法一次,藉以勉勵自個不忘發心,行菩薩道。

四、升座說法:森林中,大和尚晉山上任,或逢節日慶典,甚至素日對群眾說法,都稱為升座。升座便是正式對外宣告、布告。例如新春升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五、年慶請求:森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課時,群眾一起唱贊、誦經,為國家請求國泰民安,為護法檀那請求福慧滿意。所以寶鼎贊中有「端為國際祈平和,地久天長」。

六、山門迎春:森林日子,僧眾素日不容易走出山門,唯過年時,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課後,由大和尚或監院領導群眾,從大雄寶殿到山門外巡禮參訪,藉此接觸大自然。

七、上燈勝會:燈代表光亮,點燈首要是點亮自個的心燈,因而,信徒在佛前點燈,是表明佛與人的心光相互輝映。通常寺院均在新春時期舉辦上燈法會,江蘇省的揚州,有所謂:「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十九算帳,二十倒閉。」在台灣的北港燈會是從陰曆二月一日才開端,佛光山則自陰曆正月初一開端舉辦半個月的春節平安燈法會。

八、結夏解居:結夏便是結夏安居,日期為每年陰曆四月十五日,解居則於陰曆七月十五日。還有冬安居,是於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九、大座講經:以講經為主,演說前先唱香贊、鐘聲偈等,並有信徒請法等典禮,是一種解行偏重的佛事法會。

十、三皈五戒:指皈依三寶及受持五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甚至「自性三寶」,皈依便是必定自個、尊敬自個;受持五戒則是尊敬別人、不侵略別人的善行。

十一、八關齋戒:供給在家信徒學習落髮日子,培養出離心,而於一日一夜遠離家庭,進住寺院,並持守八條戒。曩昔通常均於六齋日舉辦,現在通常寺院均在周日舉辦,一個月舉辦四次。

十二、家庭普照:以信徒家中為集會場所,通常均約請法師掌管並說法,透過輕鬆的佛法座談方法,增進參加者對佛法崇奉的了解及解答有關崇奉、行持上的疑問。

十三、供佛齋天:供養三寶並請諸天吃飯,台灣風俗稱為「拜天公」,佛教則稱為「供佛齋天」。通常於陰曆元月初九舉辦。

十四、春祭秋祭:指陰曆四月清明法會與七月孝道月的回報法會,稱為春秋二祭。

十五、生亡普佛:指延生普佛與薦亡普佛。延生普佛用於消災、作壽、喜慶;薦亡普佛用於往生、超薦、冥壽。普佛者,即對三世全部諸佛遍及恭順,遍及禮請,遍及結緣的意思。

十六、三時繫念:元朝中峰明本禪師著。屬凈土法門,首要意圖是藉著繫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超薦亡靈往生西方極樂國際,永離業海,直證不退,滿意無上菩提。

十七、蒙山施食:為超度亡者舉辦的施食法會,有巨細蒙山之分。源於宋朝不動法師(也稱甘露法師)於蒙山所建議,後由上海興慈法師大力倡議,今天通常寺院大都於晚課後隨堂施放小蒙山。

十八、盂蘭盆會:是藉著供佛齋僧的積德行善,以挽救餓鬼脫離苦趣,並且酬謝七世爸爸媽媽恩德的佛事法會。通常寺院道場均於陰曆七月十五日舉辦。

十九、瑜伽焰口:施放焰口,能令餓鬼得度,也是對亡者追薦的佛事之一。除了施食,以免除餓鬼的飢虛以外,最首要的是為他們說法、皈依、授戒,令其具足正見,不再造罪遭受痛苦,以祈提前脫離苦趣,成果菩提。

二十、水陸法會:中國佛教中,典禮最盛大、積德行善最殊勝的法會,側重對水陸眾生的普濟,除了施食,並有誦經持咒的法施,可令遭受痛苦眾生心開意解。

佛教法事儀軌

(一)諸佛菩薩聖誕儀軌

正月初一彌勒菩薩聖誕

早上:

一:寶頂贊。

二:念誦早課到「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稱

三:接:

1:彌勒八句贊:

彌勒佛化痴呆,街頭上等個人來,手提布袋笑盈腮,張海口暢心懷,三界無安不可住,幾時鐵樹花開,常日穩坐待當來,補處上蓮台。

2:接偈:

過去曾作智光仙,大慈三昧妙難宣,莊嚴南有海岸國,補處上升兜率天,心識圓明十方界,性修功德一時圓,幾多內院往生輩,會啟龍華授記先。南無兜率內院萬德周圓位居補處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四:繞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

五:拜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拜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六拜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三拜

南無普賢菩薩三拜

南無十方菩薩摩訶薩三拜。

六:國基鞏固

七:三皈依

八: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三稱。

九:韋馱贊。

十:跪念迴向,我等早殿之功德,消除眾生宿現業,世界所有災難處,水風等災悉消滅,風調雨順人向善,迷途知反歸大覺,天災人禍喪生者,皆獲超升得安樂。

釋迦佛(二月初八出家,十五涅盤)

早殿同初一 十五,唯初八早殿香贊改為「戒定真香」

上午:

一:爐香贊,

二:拜八十八佛。

禮佛前觀想文:

恭敬肅穆 進入佛前,腳站八字,運氣力踩地三四遍,然後運心作觀想:八尺佛陀金身放金光,坐在八尺高的金剛寶座上,吾人心口有心爐,點心香。心香飄渺,香雲朵朵,供在佛前。香雲上有蓮花,四邊有梅花、蘭花、桂花、菊花、牡丹、芍藥,玫瑰。種種高貴莊嚴的花整整齊齊的圍繞著。

次再觀想:佛前桌上有蠟燭,燭台一對一對,一排一排的光明照耀。空中懸掛莊嚴的宮燈,亦是一對一對,一排一排的光明照耀。上方天雨蔓陀羅花,以及種種奇妙之花。下方大地以黃金為地,平平坦坦,金光閃耀,一望無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我們眼前,西方三聖在釋迦牟尼佛之後。西方三聖之後有層層的彩雲和樓閣殿堂。

再觀想:吾人頭上有圓圓的項光,淡黃色,象月亮。身披袈裟,圓頂方袍,作地藏菩薩比丘相觀。左右有父母或祖父母,白髮蒼蒼,滿面慈祥,與吾人一同拜。前面有歷代祖師,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弘一大師、慈舟大師、倓虛大師、通願老法師等,領導吾人拜。後面是一切眾生。有在世的、有故去的,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許多許多,隨從吾人一同拜。

或再觀想:病院中的病房、走廊、手術室、太平間,人們呻吟,瘦弱,種種病苦。監獄中陰森森,沒有一絲光線,髒兮兮,臭穢不堪,滿面垢穢的囚犯之苦。許多糾紛現場,各國議會,法院,人們彼此鉤心鬥角,爭執不休,我相人相對待之苦。以及災禍現場,火災、水災、旱災、風災、礦災、兵災戰場、地震、車禍、自殺、他殺,慘絕人寰,慘不忍睹災禍之苦。 雖然如此,在這多災多難的世界,花燈初上,人們仍埋沒在萬丈紅塵中,享受幻妄五欲之樂,樂不欲盡。但是,半夜子時以後,人們漸漸又進入無明大夢中,夢中作夢,此時若能午夜夢回,如悉達多太子,午夜猛醒,踰城出家修行便好。否則清晨起來又是上班、議會、開店、耕田、作工、運貨,身心勞碌,奔波在生死苦海中,從朝至暮、從月竟年、從生到死,乃至生生世世都是如此。回顧山間清靜不宣,瞻仰佛前光明莊嚴。此時應發慶幸心、難遭難遇心、歡喜心、感謝心、至誠恭敬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緣大智慧聚寶閣 的精彩文章:

佛教知識 為何說第一個禮拜佛陀的人是須菩提

TAG:佛緣大智慧聚寶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