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夢齋心語:成佛與取捨

夢齋心語:成佛與取捨

夢齋心語

成佛與取捨

成佛與取捨

1、佛法探討:成佛與取捨。

學法筆記:成佛與取捨。有人說凈宗是逃避現實,要到他方國土成佛是捨近求遠。又舉釋迦本尊就是在人間成佛之例來佐證,並大力弘揚人間佛教。這是教下的說法。宗門講明心見性頓悟成佛。慈恩宗不出三界求生彌勒凈土。這都不相矛盾,都是為了成佛總目標一致。在成佛方法上就各顯其能了,歸原無二方便多門嗎。宗門講不取不舍契入中道,凈宗講有取有舍往生極樂。法在體上大平等,法在用上有差別。經言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你看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位菩薩就是差別。有無取捨呢?有啊,舍信位取住位,舍向位取地位,直至舍等覺取妙覺而成佛,都是在取捨啊!禪門六祖惠能大師說:善能分別諸法性,於第一義而不動;有分別不作分別想。學佛學法要解如來真實義呀。南無阿彌陀佛。

學法筆記

如何看待頓悟的祖師禪的。祖師禪不好修,可以說不太適合我們現在的人修,這一點我們要有自知自明。藕益大師說:達摩西來有益有害,益在振興中華頓悟禪風,大興佛教;害不在於祖師之法,而在於人誤會祖師義,驕慢曲解禪理,行口頭禪而執理廢事。而今益處全無,只余其害矣。此語我輩當深思。祖師怕人落入斷滅空而說: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痴人,落無記空而拔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過,如此之人墮無間地獄永無出期。又說無作而作,作而無作即入如來知見。祖師讓我們作一切事而不執著,不執二邊不離二邊契入中道。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還是看住身口意,持戒修善凈心念佛為穩妥。南無阿彌陀佛。

快樂分享

佛教不是迷信,是靠智慧去信。佛陀發現了宇宙人生的解脫真理,並把解脫的方法傳授給我們,讓眾生了脫生死,離苦得樂。佛不是大力神,佛不能主宰宇宙的一切。宇宙間根本不存在主宰一切的大力神。佛說宇宙間是緣生法,因緣果報,自作自受,九法界眾生是自己主宰自己。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雖然發大願接引眾生,但眾生不相信不願去,他老人家也毫無辦法。而今有些人,把佛象神一樣看待,認為什麼事,佛都能給眾生解決。這就是外道迷信,心外求法。諸佛皆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神通無比。佛是何等慈悲,為何不現神通把眾生全部救度極樂呢?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沒說他凈其意。解脫只有靠自己,內因是變化的根本依據,外緣是變化的條件,外緣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彌陀大願必須在眾生自己深信切願的基礎上,才會發揮作用。有人祈禱神鬼仙怪賜福,真是不明理呀,佛都辦不到的事,這些尚在三途流轉的神鬼仙怪豈能辦到呢?覺醒吧!南無阿彌陀佛。

+

家在何處?

夢齋山人

當下即是家,這是禪宗的話。是說修行人,不要有奢望和祈求的念頭,心裡平靜不取不舍,安然自在。無論是順境的高官厚祿和金錢美女及妻賢子孝,還是逆境的窮困潦倒和生老病死,都能無動於衷,順逆無所礙。無時無刻都活在當下,何時何處都是家。那麼真正的家在哪呢?在心中,只要我們時時都是善護其心,善用其意,不去損害別人,不去傷害他人,那麼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佛說一切法唯心造,所以我們修行人要看住自己的心,莫讓心猿意馬放蕩不羈,莫讓心百鳥飛翔無所拘束。真正的家在極樂凈土,念佛求生凈土,那裡才是我們真正的家。我們尋尋覓覓,持戒修善,吃素念佛,助人為樂,都是想早一點回到真正的家。若能把自己的心清凈了,家也就找到了。我們要回家,就要凈化自己的心,學佛就是最好的凈化。

心便是家。民間諺語說:春種一粒子,秋收萬擔糧,不行春風,難得秋雨。那麼心靈要有個好收成,該種啥?要種的話就種慈悲喜舍、無我無貪吧。其實啥都不用種,心靈里本具無量光和無量好,只要把心中的貪、嗔、痴、慢、疑、邪見的煩惱草拔掉就行了。奧!原來是這樣。

心這個物非常奇特,無形無相不可捉摸,但它的用處很大。人若無心,便同朽木和行屍走肉一般。達磨大師來東土傳法,就是直指人心,說即心即佛,只這心心心是佛。不立文字,單刀直入。

凈土法門也講是心做佛,是心是佛。其實我們的心無時無刻不在收穫,這收穫可得分清善惡美醜啊,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起都收,那就有很大的麻煩了。修行首先要選個正確的法門,要瞅清看明,否則遺憾終生。禪宗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路。看住你的心,收穫也要有選擇啊。

點擊念佛堂聽念佛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心定慮 的精彩文章:

夢齋心語:學習佛法有竅門嗎

TAG:靜心定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