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贊同用活人殉葬嗎,他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又是什麼意思

孔子贊同用活人殉葬嗎,他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又是什麼意思

原標題:孔子贊同用活人殉葬嗎,他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又是什麼意思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這樣一句「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如今對這句話的理解可謂是眾說紛紜,然單從「始作俑者」的現代意義來講就是形容為社會中的不良風氣開了頭,也就是罪魁禍首之人。可對於所謂是孔子之言的「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理解卻不能簡單的從現代意義出發,這可關乎著孔子保持了上千年的聖人形象!為講清楚該如何理解這句話,我們需要先講明白一個背景。


始作俑者,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第一個做陶俑或木俑的人。那麼,做陶俑又是為了什麼目的呢?這就關係到了我國的殉葬制度了。


古代的活人殉葬_圖


人們所熟知的就是陪葬點金銀珠寶什麼的,鮮為人知的就是我夏商周三代的人牲和人殉了。雖然人牲和人殉叫法不同,但都是殺死活人,用來紀念或繼續為死去的主人服務。現在的犧牲是指為偉大的事業奉獻出自己的生命、是光榮的、是令人敬佩和為人榜樣的,而在三代時期就是悲催的祭祀用品了。打仗勝利了得了不少戰俘,養著浪費糧食,所以就多用於祭祀,先是挖個大坑、捆綁住他們的手腳、排列整齊,然後在蓋上土,由此就成了「犧牲」,地位如同牛羊豬了。這是人牲。


主人死掉了,到了地下沒人服侍,於是賜死生前的侍從,這就是人殉。當然,也有殉葬自己小老婆的。反正在那個時候有沒有人權什麼的,父系家長最厲害了,讓你死就得死,哪裡還有活的可能。


殷墟出土的的陪葬品_圖


據考古甲骨卜辭統計,商王祭祀共用人牲1.4萬人,其中武丁一代用人牲9000多。這還僅僅只是在甲骨卜辭上統計到的人數,那還有沒有被記載或遺漏、或損毀的甲骨卜辭呢!所以,真正的人牲數可能比現有的數據大很多。人殉是時常發生的,比如說婦好墓中就發現有人殉的現象。武丁之後,類似的人牲和人殉漸漸就少了,學者推斷可能是生產技術發展了,需要大量的奴隸發展生產,於是這些便被留了下來,再有發現人牲、人殉者多為無生產價值的婦女小孩。所以說穿越需謹慎,否則莫名其妙的就被埋了,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活生生的人被用來殉葬畢竟是野蠻人的行為,於是「作俑者」便出現了。用泥巴加上木頭做成人的模樣代替活人去服侍亡人,死人嘛,好糊弄,隨便整整就可以了,反正也不會跳出來非得要求殉葬活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_圖


那麼問題來了,孔老夫子的「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到底該怎麼理解呢?


第一種理解的,說孔子很重視禮數,認為最開始用陶俑代替人活人殉葬的人不會有後代。這麼理解,其實很符合「始作俑者」這個詞的現代意義,但是要把孔子維持了幾千年的仁義形象往哪放?一個仁義的智者,怎麼會覺得拿人殉葬是一件值得推崇的禮數呢?所以,這個理解不可信,極其不符合孔子的形象。


第二種解釋來了。有人認為是孔子搞反了人殉和用陶俑殉葬的時間先後順序。孔子以為是先有人拿人樣的陶俑殉葬,由此才引發了活人殉葬。這樣解釋,似乎也比較合情理,但是孔子是什麼人?韋編三絕呀,怎麼會整出這麼大的一個烏龍呢?這個解釋,由來應是朱熹和郭沫若。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說:


"古之葬者,束草以為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佣,則有面目機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後也。"

郭沫若贊同朱熹的觀點,認為陶俑出現在人殉之前,而孔子因人殉太過於殘忍遷怒於作俑者,便有了「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咒罵那些最開始用陶俑殉葬的人,必定無後。執從看法的人,大概是自己本不知此話何意,又想維護孔子的形象,才故意把陶俑和人殉出現的時間做了改動。現階段的考古學,對於陶俑和人殉出現時間先後的問題已有明證,人殉確實比「始作俑者」早。人殉古文獻中多少有記載,孔子飽讀詩書,必定知道這一點,所以這個解釋對於孔子來說也是有損形象的。而為維護孔子形象而由此說法的人可謂是多此一舉。


第三種解釋就比較靠譜了。「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加上一個問號,就成了一個反問句。第一個製作陶俑的人,難道沒有後代么?這樣,不是很合理?孔子的形象依然很完美。



戰國時期陶俑替代殉人陪葬_圖

以上三種解釋,都是基於「後」乃後代的意思,那如果「後」指的是其它意思呢?《商君書》:


"陷隊之士知疾斗,不得斬首隊五人,則陷隊之士,人賜爵一級,死則一人後"。


這其中的「後」為繼承之意。又如,《呂氏春秋·長見》"察今則可以知古,知古則可知後。"這個「後」注為來也。


關於這兩種對於「後」的解釋,筆者又聽聞了一個更為有趣的解釋。「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難道沒有人會和第一個作俑的人一樣繼續做俑了嗎?意思是乾脆連俑都不要做了,浪費人力物力的,人死如燈滅,還要那麼多俑幹什麼?這個解釋的出發點還是在於「始作俑者」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引起了不良的社會風氣。意思是孔子覺得殉人和殉俑都不可取。殉人不仁義,殉俑勞民傷財,兩者本質上都是對底層人民的剝削,孔子對此深惡痛覺絕,覺得這也是一種不良的風氣。關於這個解釋,單獨從「後」來講很有新意。出發點卻也是為了維護孔子的形象,比第二種解釋更能體現對孔子的崇拜。


與大多數人而言,第三種解釋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相信第三種解釋。我記得有一位學者曾經說過,歷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不管初心為何,一定不能人云亦云,得要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歷史堂團隊作品 文:汪鴛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打贏呂布,劉備需三將曹操需六將,此人一將不用就贏了呂布和馬超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