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幾點對康復教育很重要!(上)

這幾點對康復教育很重要!(上)

GIF

在孩子的康復教育上,我們可能會面臨諸如某個音發不好、某兩個音容易混淆、孩子學了記不住、哪些字詞理解不了、不知道該怎麼教等很多細節問題,往往忽視了一些提綱挈領關鍵問題,而這些卻對孩子的康復教育起著引導性作用。

GIF

GIF

由於內容比較多,小編會分兩期和您探討這個問題。

心理障礙

小編接觸的家長中,對孩子的表現和態度大多分為兩種:一種是赤裸裸的嫌棄,把孩子扔給老人或放到康復中心,長時間不關心、不教育,當然這是少數;另一種也是個極端,對孩子過分溺愛、眾星捧月、有求必應。

其實,這兩種心態都不可取,當然第二種更容易理解,覺得虧欠或心疼孩子。但過分溺愛,會讓孩子從小缺乏一切自立的生活能力,對生活缺乏信心,脾氣不好,對生活缺乏進取精神,依賴思想嚴重,這對康復訓練也不利。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訓練,未來的生活能自立,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生活得更好,首先就要讓孩子的心理處於良好狀態,而孩子的心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所以,在這方面我們要把握:

充分利用孩子生理上的長處,比如孩子觀察力強、反應迅速,說明孩子的形象思維比較發達,那麼就可以利用這個側重點對孩子進行康復教育;

在引導、教育孩子時,既要看到事物的表面現象,又要讓孩子逐步學會觀察事物內在的本質;

從小培養孩子的一種興趣,著重引導,可以作為未來的一種職業方向進行規劃;

千方百計保護好孩子的視力,很多孩子在康復的初級階段需要依靠眼睛代替耳朵,觀察、發現、聆聽、理解。如果失去視力的「庇佑」,孩子聽不到、聽不清也看不清,對孩子的心理打擊特別大;

孩子需要清楚地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而什麼事情是大人不喜歡的。我們需要給聽力受損的孩子這樣的訊息,並逐漸希望他們可以遵守相應的責任承諾。孩子基本上通過您的面部表情,語音語調意識到這個早期的「分水嶺」因為他們會去做您所說的事情。

聽的能力

我們常說一個詞:聽力,指的是人聽的能力。但在聽力學上,聽能和聽力是兩個概念。

所謂聽力,是聽覺器官對聲音的感受能力。比如70 分貝的聲音聽不見,85 分貝的聲音可以聽見;在某個頻率上,85 分貝的聲音能聽見,在另一個頻率上卻聽不見;能聽見鼓聲,卻聽不見三角鐵聲……這些都是聽力的表現,也就是人耳對不同聲音的感知程度。正常人的聽力範圍是:20Hz—20000 Hz,0dB—130dB。

聽力只能說明聽到,但不包括對聲音的辨識和理解,它不能靠訓練來提高,只能通過輔助器材擴大聲音,並儘可能地減少聲音失真來進行適當地補償。比如我們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要根據聽力損失的具體情況進行驗配,才能獲得最佳補償效果。

聽能則是在聽力基礎上對聲音的認知能力,包括對聲音的感知、尋找、分析、辨別、鑒賞、評價、回味、聯想、儲存等方面的綜合能力。聽能是後天獲得的,需要通過不斷的訓練和反覆使用來提高。聽能與人的知識、經驗、智力和心理有關,和我們的大腦功能緊密相連。

雖然聽力不能提高,但我們要讓孩子先獲得聽力,然後通過訓練來培養、提高聽能,越早越好。即便孩子聽力很差甚至完全喪失,如果能得到良好的補償和訓練,他的聽能很可能會超過聽力較好而缺乏訓練的聽障孩子,對聲音和語言的理解會更強。我們需要注意:

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儘可能廣泛的聲音上來,這樣孩子可以增強他們的聽力,對聽能起到促進作用的同時,更能提高自信心;

如果孩子的聽力退化,聲音形式也不斷變化,那麼人工耳蝸的植入極有可能改善這一現狀。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醫網健康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兒醫網健康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