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杭州12歲和19歲學生患癌過世!這麼年輕太可惜

杭州12歲和19歲學生患癌過世!這麼年輕太可惜

在不少人的健康觀念中,癌症成了中老年患者的多發病、常見病,離青少年似乎很遙遠,可近年來出現了一個令人憂慮的現象:兒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在發病數量上呈上升趨勢,並且發現普遍較晚。

杭州蕭山醫院近幾個月一連收治三位年輕癌症患者的事件在網上熱傳,網友一片唏噓。經記者了解,這三位患者確實都很年輕

一位是12歲的蕭山男孩,被查出腦惡性腫瘤晚期,在外地手術後回杭州做局部放療,但已發生骨髓轉移,影響到了造血功能,最終惡化過世;

一位是19歲剛上大學的本地女孩,無任何癥狀,大學入學體檢查出惡性腫瘤,後來住院做手術+放療,但三個月後,還是發生了骨轉移,最終離世;

還有一位5歲孩子的母親,今年29歲,患軟組織肉瘤,後經血液發生腦轉移和肺轉移,入院治療近兩年,預後狀況不樂觀。

插圖 連誠

查出腫瘤時都已到中晚期年輕患者癌細胞轉移更快?

「其實,我們醫院的腫瘤科過去一直以中老年患者為主,但一連入院幾位年輕患者,在近期來說集中度比較高,那位19歲的女孩,在院突發心跳呼吸驟停時,我們集體給她做心肺復甦,這種場景,我們醫護人員都感到非常心酸。」

杭州蕭山醫院腫瘤綜合科柴楓主任說,除了那位29歲的女患者因臀部出現腫塊,做穿刺才查出了腫瘤,其餘這兩位小患者,平時並沒有明顯的癥狀,但發現時都已處於中晚期,很可惜。

「這三位患者,都是在發病後短期內發生了癌細胞轉移,並且惡化程度較高。」柴主任說,很多人以為,年輕人免疫力更強,因此對抗癌細胞的能力也更強,「但事實上,臨床上有個現象是,年輕患者與年老患者相比,病情進展往往更快,尤其在查出晚期惡性腫瘤時,生存期更短。」

柴主任說,癌細胞發生轉移由很多因素決定,年輕癌症患者的轉移率高,從目前來看,原因並不很明確,但醫學界有觀點認為,是由於年輕人新陳代謝旺盛,細胞活力強,癌細胞也更活躍。「癌症的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近年來,兒童癌症患者在發病數量上呈上升趨勢,發現得較晚。對此,大家應提高警惕,癌症可不是中老年患者的專利。

在兒童死因順位排序中腫瘤發病佔據重要位置

「與成人相比,兒童腫瘤發病較為罕見,但在兒童死因順位排序中,佔據重要位置,根據我國第三次死因調查顯示,在0歲兒童中,惡性腫瘤位居死因第9位;1歲-4歲兒童中,惡性腫瘤位居第5位;5歲-14歲兒童中,惡性腫瘤位居第2位,僅次於損傷、中毒。」

浙江省癌症中心主任杜靈彬介紹,2013年,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共收集了全國145個腫瘤登記處的2234萬名0-14歲兒童的相關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白血病仍位居我國兒童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與全球情況相同;而按照發病率排序,之後依次為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淋巴瘤以及來源於骨、腎、肝、甲狀腺、卵巢、睾丸以及口咽的惡性腫瘤。

「但分析結果也顯示,2000年-2010年期間,我國兒童腫瘤發病率以每年2.8%的速度遞增,同時死亡率以每年1.1%的速度緩慢下降。」杜靈彬主任介紹。

對部分登記地區病例的長期隨訪結果顯示,我國兒童腫瘤5年生存率在72%左右(略低於美國兒童腫瘤78%的5年生存率),診療水平已有明顯提升。

白血病、淋巴瘤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位居浙江兒童癌症病種前三位

「據浙江省癌症中心的數據,從年齡角度來說,癌症發病率在40歲以後快速上升,死亡率在45歲以上快速上升,主要癌症群體肯定是中老年患者,但不同性別在不同年齡段,癌症好發部位不同。」

杜靈彬主任介紹,在0-14歲兒童年齡組中,不管男性、女性還是合計,白血病、淋巴瘤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都是排在前三位的,其中白血病以絕對性佔比排第一位,占該年齡組新發病例的41.99%。

浙江省腫瘤醫院淋巴瘤內科有著14年臨床經驗的余海峰醫生說:「5年前,我院收治的年輕淋巴瘤患者佔比為10%-20%,而目前已上升至25%-30%,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佔比明顯提高;而且淋巴瘤各年齡段的整體發病率也是上升的,據統計,我國淋巴瘤的發病率為4/10萬左右,但近10年來,淋巴瘤的發病率明顯增加,發病率為7/10萬-8/10萬,幾乎翻了一倍。」

兒童淋巴瘤患者有兩大特徵性格內向、發現較晚

「除了遺傳、病毒等常見發病原因以外,兒童淋巴瘤患者還有一個較明顯的特徵是心理健康問題。」

余海峰醫生說,多年門診發現,大多數淋巴瘤兒童患者,均為性格比較內向,沉默寡言,與家長缺乏溝通。

「最近接診的一個12歲淋巴瘤患者,父母在外打工、長期不在身邊,女孩子是奶奶帶大的,長期住校,比較內向,我和她的整個診療過程中,她只和我說了不到十句話。」

余醫生舉例說,還有一位12歲來自台州的男孩,父母也是長期在外地做生意,男生住校期間有了腹脹癥狀,但沒引起重視,直到上體育課時因運動量大、突然肚子劇烈疼痛,才送院檢出腸梗阻,立即急診手術,卻在腹腔內發現了直徑13cm、惡性程度很高的淋巴瘤腫塊,後來轉院到浙江省腫瘤醫院後續治療。

「入院後,我們做了檢查,發現他腹腔內大大小小的還有很多淋巴瘤,已經是中晚期了。」

余醫生說,治療過程中,男孩一開始是非常內向的,不說話,每天抱著手機打遊戲,不管精神狀態多差都只是打遊戲,也不太和父母說話;男孩的母親非常自責,說對兒子關心太少。

「內向性格的群體、發現較晚,是兒童淋巴瘤患者的兩大特徵。」

兒童兩類常見淋巴瘤治癒率可達80%以上每年做一次B超檢查即可儘早檢出

「台州這位12歲男孩的治療進行了半年,做了8次化療,母親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的精神狀態明顯好轉,現在回來隨訪,身體也一切正常,已經重新上學了。媽媽說,以後會一直留在孩子身邊照顧。」

余醫生說,只要規範化治療,結合一些心理疏導,兒童兩類常見淋巴瘤的治癒率是很高的,可達80%以上。

「兒童淋巴瘤多為伯基特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兩類,前者多發於頸部和腹腔,後者多發於前縱隔和頸部。」

「但是,由於淋巴瘤早期癥狀多為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如果不是在頸部等淺表部位的話,確實不容易發現,直到淋巴結長大後出現壓迫癥狀才檢出時,已多為中晚期了。」

余醫生提醒,儘管淋巴瘤治療預後較好,但化療對孩子以後的生長發育和生育能力必然會產生不利影響,考慮到發病率的上升,堅持每年篩查是早期檢出的最佳辦法。

「建議從小學開始,每年一次腹部和頸部的B超檢查;如果頸部等部位已經發現有小腫塊,且有增多增大趨勢,建議立刻去淋巴瘤專科做檢查,淺表部位的話,有經驗的醫生通過觸診就可以作基本判斷——早期治療,療程可大大縮短。」

都市快報記者 章貝佳 通訊員 王屹峰 趙婷婷 插圖 連誠

編輯 小野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快報 的精彩文章:

TAG:都市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