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頑固多囊,月經不調,備孕2年終於升級,分享我的備孕經驗

頑固多囊,月經不調,備孕2年終於升級,分享我的備孕經驗

原標題:頑固多囊,月經不調,備孕2年終於升級,分享我的備孕經驗


終於輪到我升級了,昨天去醫院做了彩超,宮內好孕兩個月了。我來說說這幾年的經歷吧。


我13歲來例假開始,就不是很規律,有時候一年就來兩三次,每次量都很多。一直到2013年談了第一個男朋友,那一年有半年時間沒有來例假了,所以就去醫院看了,才知道我有多囊,那時候吃了些中藥調理,也會吃黃體酮。但是從那時候開始,月經就不會自己來了,都要靠吃藥催著來。後來也和第一個男朋友分手了。

2015年,我認識了現在的老公,2016年初結婚了,由於老公大我好幾歲,我是90年的,也算是不小了,就想著要孩子。我不想給老公壓力,就自己去看了中醫,當時想著可以邊調理邊備孕,之後中藥都是一大包一大包的喝,期間中醫也換了幾個,但是一年過去了還是一點效果都沒有。


一直到2017年春節過後,我媽也開始急了,讓我去醫院看看,當時掛不孕不育科,開始了治療多囊的歷程。一開始也是吃三個月避孕藥調激素,激素正常後,開始促排,連續促排了三個月,第一個月左右兩邊各排了一個卵,內膜還好,但是沒有懷,第二次沒有優勢卵泡,第三次兩邊排了三個卵,但是姨媽還是如期而至。在這一年多里,中醫西醫都試過了,真的是身心疲憊。



剛開始的時候醫生也是安慰我說多囊是非常常見的,還是算比較容易懷孕的,但是都過了這麼久了,卻還是沒有懷上。當時也是特別的急,心裡總是有個疙瘩,不知道其他姐妹能不能理解這種狀態,感覺生活水平也是直線的下降,從去檢查到促排當時都是在本地做的,老公懷疑說可能本地的技術水平有限,然後就滿懷信心的去了同濟,醫院人滿為患,這真的是徹底的顛覆了我對醫院的印象,好不容易拿到了一個七天後的號,結果沒想到醫生看了我的情況跟報告以後,建議我直接去做人授或者試管。

當時跟老公就懵了,不是說多囊很常見的嗎?平時不疼不癢能吃能喝的,也沒有什麼癥狀,為什麼懷孕就比常人要困難一些呢,回到家之後我就開始找關於多囊方面的資料,沒想到真如之前醫生所說的,現在多囊的人特別的多,在難孕圈裡面看到很多姐妹跟我一樣。自從知道自己得了多囊懷孕困難以後,就一直在懷孕這個事上折騰,越是懷不上壓力就越大。老公也許被我弄煩了,就說還是籌錢去做試管,然後就是每天各種的加班,每天很晚才回家,婆婆也開始經常的嘮叨起來,真的是心煩意亂,感覺自己就快被多囊給折騰瘋了。


剛來公司上班才兩年,所以還是個很普通的小職員,從開始備孕後,幾乎就成了醫院的常客,在加上促排檢查中藥這期間也花了很多錢,本來經濟條件就一般般,總感覺自是在拖累老公,每次想到這些的時候我都會去看其他姐妹的好孕升級分享,給自己找點心裡安慰,也會跟一群從未謀面但是因為多囊而聚在群里的姐妹們訴苦,也會在網上看一下婦科備孕方面的科普文章,後面在媽媽網上面看到其他好孕的姐妹轉載了張老師寫的《多囊究竟該如何正確備孕?》我覺得寫的比較詳細,裡面對去醫院的檢查項目及多囊形成的原因,還有在什麼情況下適合做促排,什麼情況不適合都做了詳細的解釋,姐妹們可以自己在網上搜一下 備孕一珍,找這個文章看看。


我記得我好像是在6月上旬的時候看到這個文章的,然後就和老公商量著開始以試試的態度去調理,一直到11月份驗血確定,心裡可以說是五味雜陳,2年的時間終於讓我等到了,最後給姐妹們說一下我這段時間所做的努力,算是分享點經驗吧。


1、即使是多囊,但是每個人都癥狀都不同,就拿我來說吧,月經不調,而且每次量也不正常,又胖,所以說想懷孕的話,得先去調理月經,原來在醫院吃過激素葯達英來調經,月經好像是正常了,但是就是懷不上。本想把張老師給我的調經方法分享給大家,但是我感覺這個還是因人而異,還是得結合自己得實際情況來看到底能不能喝。


2、我身高162,體重65KG,妥妥的是個胖妞,也經常為這個心情不好,其實這樣子會影響受孕不說,長期這樣也很容易產生多囊,本來在經濟情況緊巴巴的情況下,老公還是為了辦了張健身卡,其實痛苦的還數是過程,最開始做50個深蹲我我就會氣喘吁吁,後面到每天100個,跳繩200—500次,月經前後兩天跟月經期間不做。

3、調理好月經過後,去醫院檢查,但是卵泡發育還是又障礙,始終沒有看到優質的卵泡,後面在月經來了之後,就開始黑豆、甲魚湯。黑豆我是做成豆漿,並且不加糖,還有就是張老師的說的卵巢局部滋養,到了9月份開始開始又比較明顯的的白帶拉絲。


4、學會使用試紙跟溫度計、一些輔助軟體,來記錄自己的排卵期跟體溫,我是每次排卵期前1天、排卵期強陽、以及排卵期後分別aa一次的!


大家有什麼不明白的也可以加老師的微信患者諮詢號,

【yizheng5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領育小寶寶 的精彩文章:

TAG:領育小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