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台灣詩歌:現實人生的詩意書寫

2017台灣詩歌:現實人生的詩意書寫

台灣編輯家封德屏在《我們種字,你收書》中說:「文學的年代不再黃金,更換不了白銀;但不管日升月落,在這裡,總還有一群老農,一字一句,種春風、種清泉、種暖流。」2017年的台灣詩壇,幾代詩人默默耕耘,多角度書寫台灣社會與現實人生,呈現出果實累累的豐收景象。

詩集出版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台灣地區詩集出版至少在120部以上,這對於文學人口(作者和讀者)相對較少的台灣社會而言,已相當亮眼。

老詩人如洛夫、余光中、蓉子、向明、張默、鄭愁予、朵思、古月等均有新作發表,還出版了一些有分量的詩集。碧果的《吶喊前後:後現代詩選集》是一部極具創新性的探索詩集。他始終堅持「不變」與「堅持」的藝術精神,獨自行進在超現實主義的詩學道路上,成為台灣詩壇超現實主義僅存的碩果。近年,碧果將在直覺和潛意識中蘇醒的語言蛻變為意象詞語,轉身進入後現代詩歌領域。作為轉型的重要成果,《吶喊前後:後現代詩選集》分為「已然發生」、「等待未死的等待」、「懸絲人的傳奇」、「裸體空間」和「絕非布偶」五卷,對存在、死亡、孤獨、時間等問題進行了哲學思考。此外,杜國清的《光射塵方,圓照萬象:杜國清的詩情世界》由兩篇詩學理論文章和300餘首詩作構成,體現出詩人理論和實踐互證、詩論和創作呼應的詩藝特色。另外,余光中的《守夜人》、向明的《向明截句》、葉維廉的《遊離期間》、辛牧的《問魚》、張錯的《日夜咖啡屋》等詩集,都是2017年台灣詩歌的重要收穫。

中生代詩人依然風頭正盛。詩集主要有白靈《白靈截句》、陳黎《藍色一百擊》、陳克華《你便是我所有詩或不能詩的時刻》、羅任玲《初生的白》、許悔之《我的強迫症》等。其中,蘇紹連《無意象之城》以無意象(即運用物象)方式並借用城的概念加以組構,突出特色是以無意象語言開創出嶄新的詩學體系。書末附有作者對無意象詩的理論闡釋,追求一種不需「意象」卻難以言喻的詩意和能深入咀嚼且不斷回味的語言,具有強烈的實驗性。林彧的《嬰兒翻》是其沉潛近30年後面對人生苦難、頓挫與危機寫出的生命之書。此詩集為多短制,題材大體為山水、親情、世情和疾病四類。2016年,詩人經歷中風、喪母、失去婚姻三重人生重創,遍嘗病痛、生離與死別的人生苦厄,無論抒情寫景,還是敘事感懷,皆情深意切,動人魂魄。尤其可貴的是,在劫後餘生中,詩人還能以平靜心態去面對生命和存在。《嬰兒翻》的情感深沉,語言樸實,哲理深刻,詩風也由後現代走向了現實主義。

晚生代和新生代詩人繼續高歌猛進。「70後」詩人丁威仁的《走詩高雄》、李進文的《更悲觀更要》、楊瀅靜的《很愛但不能》、猴子貓的《兔子的薯泥砸猴子》、林婉瑜的《愛的24則運算》、銀色快手的《曖昧來得剛剛好》;「80後」詩人崔舜華的《婀薄神》、蔣闊宇的《好想把你的頭抓去撞牆》、宋尚緯的《比海深遠的地方》;「90後」詩人陳繁齊的《那些最靠近你的》、葉雨南的《懸崖邊的舞者》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詩集。其中,18歲的女詩人何貞儀出版的第一部詩集《少女化》,接續了瓊瑤、席慕蓉的傳統,第一輯「少女」渴望愛情,是純真、善感和文藝化的思無邪;第二輯「女化」是創傷、疑問和「日子正當少女」的閑愁;第三輯「少女化」是體驗人情冷暖後重新相信愛情、生活和社會。這是《少女化》三種向度的人生思考。

詩刊運作

台灣詩刊屬同仁刊物,由同仁自籌經費運作,因此「創刊」與「停刊」經常發生。2017年,繼《秋水》後,《衛生紙》《海星》陸續停刊。而堅持出刊的《創世紀詩雜誌》《葡萄園詩刊》《笠詩刊》《乾坤詩刊》《吹鼓吹詩論壇》《好燙詩刊》《兩岸詩》等,呈現出鮮明的個性與共性特徵。

首先,堅持專題化的運作方式。1954年創刊的《創世紀》運行已超一甲子,這是中國當代期刊史上的一個奇蹟。《創世紀》以內外兼修的獨有藝術審美風範,成為台灣地區目前影響最大和品位最高的詩刊。2017年,《創世紀》的「特輯」、「專輯」和「專欄」依然有聲有色,很多舊有欄目依舊保持較高水準,此外,新增設專欄,挖掘和培養「數位」和「在野」的詩歌新人,給職場寫作人提供舞台,擴大詩歌寫作版圖,為台灣詩歌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在詩歌創作方面,《創世紀》新推出的四期「青春物語」、「退稿信」、「書店的獨立時代」和「大自然的語法」等主題徵稿專輯均別具特色。

與老成持重的《創世紀》相比,《吹鼓吹詩論壇》是一份具有活力、激情與創造力的新潮詩刊,宗旨為「我們期待表演,我們期待對話,我們期待遊戲,我們期待創造」,目標是「詩腸鼓吹,吹響詩號,鼓動詩潮」,每期重點推出一個極富創意的專輯。2017年四期共推出——「告解回聲:懺情詩專題」、「歌詞的一半是詩:歌詞創作專輯」、「心想詩成:許願池專輯」、「思辨變詩:論述詩專輯」,每一專題配發相關評論。另外,《海星詩刊》的「主題征詩」專題、《好燙詩刊》第11期的「精神/運動」專集,都各展身手。《兩岸詩》第三期的「我寫我詩:詩人手稿系列」專欄,推出余光中、紀弦、葉維廉等手寫詩句,讓讀者重溫「手書時代」的溫馨與親切。

其次,注重兩岸交流,拓展全球視野。台灣詩人雖身居島嶼,卻擁有開放的胸襟和全球化眼光,他們重視兩岸的文化交流,通過民間的文學和文化交融方式,努力踐行「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的文學理想。《兩岸詩》的宗旨是以開闊的視野審視漢語詩歌的全球地貌。今年第三期依然由兩岸詩人共同編輯,在「中堅詩人」板塊,主打詩人是台灣的陳黎和大陸的王家新;在「詩浪潮」板塊,刊發鄭愁予、向明、臧棣等兩岸15位詩人新作;在「兩岸校園詩社」部分,介紹了台灣大學的「現代詩社」和北京大學的「五四文學社」。《創世紀》則推出了「杭州詩人群像」、「天津詩人詩作展」和「瀏陽河詩群作品展」等專輯。同時,台灣詩人還具有開闊的世界性視野,《葡萄園詩刊》譯介當代國際優秀詩人作品,包括巴基斯坦、波蘭等國詩人的詩作;《笠詩刊》的「翻譯詩專輯」和「評論、翻譯、隨筆」欄目,譯載了孟加拉國、古巴、法國、美國、日本、烏克蘭、哥倫比亞、義大利等國詩人的詩作。全球化大視野為讀者提供了別樣的審美空間,同時也將促進台灣詩歌較大格局的形成。

詩歌活動

2017年的台灣文學活動異彩紛呈,就詩歌而言,主要包括詩歌節、詩歌獎評選、詩歌研討會、詩歌朗誦會、詩歌講座、詩歌跨界演出和詩畫展等多種形式。台灣的文學獎包括詩歌獎很多,幾乎遍布所有市縣。重要獎項有《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和「台灣文學獎金典獎」,但在本年度評選中,新詩無一獲獎,這在歷史上非常罕見。

而舉辦多年的「五大詩歌節」可稱得上台灣的年度文化盛事,在多個詩歌節中,「台北詩歌節」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活動最多,並且極富創意。

2017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八屆台北詩歌節舉行,主題為「時代之眼,城市之光」,希望透過詩人之眼抓住時代精神,展現台北的城市文化之光。詩歌集包含13場講座、4場演出以及2場跨領域詩行動。開幕的「詩演出」《心の鏡——跨越語言的詩歌風景》,除詩歌朗誦外,邀集多位知名音樂家,以林亨泰、陳秀喜、詹冰等從日據時期到戰後跨越語言寫作的詩人為譜曲對象,透過音樂的形式,重新感受特定年代歷史書寫的藝術張力。 「詩講座」有:奈及利亞詩人阿奇諾《愛的革命——詩與文化行動》、日本詩人平田俊子《寫詩的空間》、越南詩人鄧紳《越南的文學與美麗》等。義大利聲音藝術家波賽堤的《聲音詩工作坊暨演出:池與湯》,征約多位普通人扮演多種角色,運用不同語言,並巧妙調整為音樂的結構形式,此次塑造台灣社會的鮮活圖景。

兩位詩人

2017年是台灣詩歌日常的一年,也是非常的一年。1月18日羅門逝世;12月14日余光中離世。同為1928年出生的兩位詩人的離去,是中國詩歌界的極大損失,兩岸文學界以多種形式舉行追思活動。

羅門,原名韓仁存,海南文昌人。被譽為台灣「現代詩的守護神」、「都市詩及戰爭詩的巨擘」。羅門一生痴迷詩歌並視其為宗教信仰,出版詩集《曙光》《曠野》《羅門詩選》等十餘部,論著《現代人的悲劇精神與現代詩人》《我的詩國》等多部,結集《羅門創作大系》10卷。羅門的詩以現代氣質和前衛精神著稱。藝術上想像力超群,善於運用繁複意象之間的張力,採取象徵、暗示等手法,傳達出心靈與現實的碰撞,展現現代人的精神風貌,進而形成陽剛雄健、冷峻深邃的藝術風格。在內容上,強調人的心靈、生命和精神,主張詩和藝術是「美」和「精神深度」的結合,常常對時間、存在、生命、死亡、戰爭等主題進行哲學思考。如詩作《麥堅利堡》是關於戰爭與死亡的作品,而《第九日的底流》則是對生命本質和人類存在的深層探索。

羅門是台灣「都市詩」寫作的先驅者之一。「人類活在都市文明極度發達的環境中,除了忙於工作,忙於飲食,忙於找娛樂性的刺激,究竟還有幾個人能面對『心靈』兩字,能向心靈的深處作探索?當內心空間失落,『人』將在哪裡飛與飛向哪裡呢?」這是羅門的「都市觀」。《都市之死》《都市的落幕式》《咖啡廳》《流浪人》等一系列作品,對都市文明既有深切的人文關懷,又有深刻冷冽的批判,體現了羅門對現代文明的理性思考。同時,羅門建構出一套系統化詩學理論,其中,「存在主義式的悲劇精神」和「第三自然螺旋形架構」的詩學理論尤為引人關注。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詩風與文風多變,作品高產多樣。他對現代文學的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及海外華人世界。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武陵少年》《白玉苦瓜》《太陽點名》等20餘部,散文集《左手的繆斯》《逍遙遊》《望鄉的牧神》《聽聽那冷雨》等30餘部,評論集《掌上雨》《藍墨水的下游》等多部,兩度擔任《中國現代文學大系》總編輯,著作合計70餘種。

在余光中所有文類中,詩歌與散文創作成就最大。梁實秋贊其「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二」。在散文方面,余光中構建了自己的散文理論,提出了現代散文必須具備彈性、密度和質料三要素,注重整體氣勢,表現出力量、速度和運動的磅礴浩蕩。其散文作品音節鏗鏘,語言華美,筆調隨情景轉移而多巧變,較多活化古典佳句,意境優美。余光中的詩歌講究結構,多通過節奏的變化和意象的暗示表現主題。詩作多抒發悲憫情懷、對土地的熱愛、對環保的關心以及對社會現象和歷史文化的省思等,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其中,以故園之戀和文化鄉愁書寫最具特色。

2017年,余光中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詩集《守夜人》,是從他13本詩集和尚未集結的詩作中,精選85組詩作,英漢對照,堪稱經典選本。除收錄《白玉苦瓜》《與永恆拔河》等代表作,新增《江湖上》《大哉母愛》等14首詩作。余光中在《三版自序》中說:「這第三版該是最新的也是最後的《守夜人》了。」不料一語成讖。

詩學研究

2017年的台灣詩歌研究與詩學理論研究,除在台灣各種詩刊、學術刊物、大學學報上發表的論文以及碩博論文外,還有多部詩學研究專著出版,從不同視角對台灣詩歌進行了學理闡釋。

學者陳義芝《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是一部關於台灣現代詩人風格研究的專論。從新詩的現代傳承和典範意義出發,重點論述了余光中、周夢蝶、覃子豪、瘂弦等詩人的個人風貌和總體成就;從代際更迭和詩學潮流演變視角入手,闡釋了詩人楊牧、張錯、席慕蓉、夏宇等的作品風格,展示台灣現代詩不同時區詩風發展及不同年代創作的意義。劉志宏的《詩,役:一九五O、一九六O年代台灣軍旅詩歌空間書寫》以「空間」概念切入,以戰後軍旅詩人洛夫、瘂弦、商禽為考察對象,結合「詩歌」與「空間」關係的分析,為凝固的歷史時間另闢一條新的思路,使其成為台灣第一部研究軍旅詩歌空間書寫的著述。楊宗翰的《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分為「文學史想像」和「現代詩異語」兩卷,提出對台灣新詩史書寫與敘述方式的一些個人化主張,包括文學歷史回顧、現象剖析觀察和詩歌意見表達,論述了余光中、洛夫、林燿德、羅智成等與「80後」新銳詩人的創作。學者蕭蕭的「新詩學三重奏」《空間新詩學》《物質新詩學》和《心靈新詩學》也是2017年台灣詩歌研究的重要收穫。《空間新詩學》以商禽、瘂弦、張默、林亨泰、隱地等的作品為研究對象,審視現代詩歌所書寫的空間與視角、空間與情意之間的關係。詩意空間研究從具體的實物、實境入手,深入個人靈魂的隱蔽處、隱匿處和隱密處。《物質新詩學》從「物質」導入新詩學研究,解讀了周夢蝶、鄭愁予、白靈、杜十三、焦桐、詹澈等詩歌的文化審美意蘊。而《心靈新詩學》的研究範疇則須兼攝時間與空間,兼顧靈與物。

在台灣詩歌史料挖掘整理方面,《文訊》月刊貢獻很大。2017年第1至6期開闢《風起雲湧的七十年代:台灣現代詩社與詩刊》系列專題;第7至11期開闢《雨後的燦爛:台灣戰後現代詩社與詩刊》系列專題;12期推出《無域時代·世紀之跨:台灣詩學季刊社25周年》專題。每期深度回顧一個詩社:《龍族》《風燈》《秋水》《陽光小集》《草根》《後浪》《月光光》《漢廣》《掌門》《曼陀羅》《噴泉》和《台灣詩學季刊》。每個詩社的內容都由綜論與回顧、今夕詩作、封面輯、座談會記錄幾個板塊構成,隨後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詩刊特展。《文訊》的「詩社與詩刊」專題帶有總結回顧性質:就單個詩社而言,是其「小史」;從整體來看,就是台灣戰後詩社和詩歌「簡史」,具有重要的文學史和史料學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詩歌網 的精彩文章:

出版丨洪蕪詩集《一生不敢有太多的愛情》

TAG:中國詩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