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杜聿明為什麼這麼恨林彪?與杜聿明相比,林彪有一特長

杜聿明為什麼這麼恨林彪?與杜聿明相比,林彪有一特長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黃埔同窗》一書,作者原創,拒絕轉載,反對偽史,保證不涉政治。

中國乃是一個人口大國,尤其在近代戰爭以來,由於軍事戰鬥的需要,亟需大量的老百姓從軍,人口數量的激增,讓中國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個軍事大國。在很多人看來,手裡擁有多少兵,則代表著勝算的高低,代表著仗是敗是勝。

在解放戰爭初期,混亂動蕩的戰局讓蔣介石甚是憂心,儘管手下精英一大批,但貌似有負所託。以杜聿明為例子,手下不乏千萬軍旅,據悉當時蔣介石已經給了他共計9個軍,且軍內成員大多數是國民黨精銳人才,莫說質量,單憑數量,當時已經沒有那個軍隊,有杜聿明如此霸氣的軍師規模。

然而,眾人並沒有看到所謂的捷報,相反,更多的是來自於高層的猜疑,甚至是杜聿明自己,也似乎對手下的百萬軍隊,有那麼一點的羞愧之心。用現代人通俗的話說,就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坐擁如此龐大的精銳部隊,卻沒能為國民黨戰役帶來什麼樣的實質的成效,這不是坑爹么?

也許當時杜聿明最恨的一個人就是林彪,同樣是戰略人才,人家林彪手裡只有6個縱隊,再怎麼統計也就是十萬左右的人數。跟他杜聿明比起來,就顯得小毛見大毛了。不過,林彪卻憑藉靈活的運動戰,在敵後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後人總結出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林彪的軍隊數量雖然不多,但戰略精妙,而且實在地道,打不了就走,打得了就拼了,完全不會糾結於面子或是話柄。

而且林彪當時的戰略素養也略勝一籌,簡單點說就是腦子比杜聿明更靈活,懂得如何迂迴的去和敵人周旋,深知自己的兵力不足,也不硬碰,結果讓林彪成了當時眾人豎起大拇指誇讚的軍事老司機。

好吧,說到這裡,杜聿明的軍事素養已經很明顯,人多可不一定能夠打勝仗,這個所謂的普遍原則在老杜的身上被打破了。當然,歷史上也有很多手擁大軍而最後落荒而逃的將領,歸根到底,也就是軍事布局及眼光的問題。

軍隊人數多自然就是一個優勢,要如何利用這股東風,去取得更驕人的戰爭成果,這還真不是普通人可以駕馭的。起碼,你得像林彪一樣,有勇也有謀,才能在如此動蕩的解放戰爭時期,奪得東北地區的一席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大觀園 的精彩文章:

TAG:青史大觀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