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部電影告訴你,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這部電影告訴你,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周末去看了《無問西東》,散場時聽到很多人說,王力宏主演的富家子沈光耀,因為「偌大的北平容不下一張課桌」去做飛行員,最後犧牲的事,太催淚了。

有人說,沈光耀的原型是中國空軍飛行員沈崇海。

沈崇海1911年出生,1928年考入清華大學,從小愛好體育的他,畢業後考取了中央航校第三期。

1937年淞滬戰爭爆發,不少記載里提到,受令隨第二大隊轟炸日軍第三戰隊的沈崇海,18日清晨,由於所駕飛機突然發生故障,他和同機的陳錫純選擇駕機猛撲日軍戰艦,最後和敵人同歸於盡。

影片中,沈光耀的求學背景,就是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合大學。

因為物價上漲,所有教室只能用茅草做屋頂,暴雨時屋裡四處漏雨,講課的聲音都聽不見。卻有師生無懼風雨,一直在操場跑操。

轟炸機經過,就得往防空洞里躲。但即使在防空洞里,依然有老師指著恐龍化石,一絲不苟地講解。

片尾彩蛋時才發現,從那個大學走出多少大師,以至於鏡頭一掃,就是一位宗師級人物。

2017年11月1日上午,北大展出西南聯大學生畢業證書 / 視覺中國

絕無僅有的教育長征

西南聯大,誕生於滾滾硝煙之間。

1937年7月7日晚,盧溝橋事變。槍炮聲在雲里翻滾著,從北京西南郊掠奪而入,盧溝橋處被日軍挑起衝突。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奮起抵抗,戰敗。次日清晨5時許,宛平城被炮轟。緊接著平津地區在作戰中陷落。

中國抗日戰爭隨後全面爆發。

同年7月,應用數學大師林家翹完成了在清華園的學習。就在盧溝橋事變那個夜晚,他和同學們清晰地聽到了敵人進攻的槍炮之聲。

2014年7月7日,宛平城彈坑遺址 / 視覺中國

隨後,清華和北大、南開一起搬遷到了長沙組建臨時大學,只是仍然沒能躲過日寇的鐵蹄。南京武漢紛紛告急或陷落,中華大地平原已入危機之時。

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長沙臨時大學的教學立刻搬遷至昆明。

1938年4月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在昆明成立 / 視覺中國

這是一次教育的長征,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絕無僅有。莘莘學子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寸國土。他們遠離家鄉,遠離故土,僅憑少年熱血與學子意氣,踏過無數漫長的日夜。在1938年4月28日,這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抵達昆明。這一路的艱苦卓絕,後人無法感同身受。

除了林家翹,還有更多中國的知識分子在這裡相聚。

「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在北平淪陷時正在讀高三。父親在送他逃出北平時叮囑道:「兒啊,你要學科學,學科學為國家。」

後來,鄧稼先輾轉來到雲南昆明,考入了西南聯大物理系。

《中國現代科學家(六)》紀念郵票之一核物理學家鄧稼先 / 視覺中國

有相似經歷的還有李政道,從淪陷區逃亡到昆明的路,讓不滿16歲的他經歷了九死一生。

「當時日本飛機每隔三四個鐘點來一次,茶館的人都要到城外防空洞去,我就跟老闆說我給你打掃茶館,你只管逃跑隱退,一切由我負責。我唯一的要求是人家吃剩的東西讓我吃。

老闆聽了很高興,後來其它茶館也讓我去打掃,我的生活就是靠冒死為別人打掃茶館來維持。

他花了三年時間,才到了雲南,師從吳大猷。

1937年,汪曾祺就讀的江陰南菁中學停課,那時他正上高二。為了繼續學業,他四處借讀,兩年後,他跨過了大半個南中國,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

聞一多,楊振寧,陳寅恪,趙忠堯,林徽因,梁思成,費孝通……一個又一個中國近代史舉足輕重的名字,在西南聯大匯合。就像中華大地上散落的一顆顆星辰,最終在這裡聚攏,發光,成為了中國教育史上耀眼的一束光芒。

西南聯大八年的歷史與神話就此打開,即使在最開始,這所大學「下無寸土、上無片瓦」

教師們的工資,一個月連40斤豆腐都買不起,更別提學校的硬體設施如何提升。

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到西南聯大,受校長梅貽琦之邀為學校設計校舍。他們遞交的圖紙卻一次次被駁回。

北京,「中國現代文化名人蠟像藝術展」,梁思成(圖右)與林徽因 / 視覺中國

因為資金短缺,全校只有圖書館的屋頂可以用青瓦,教室、實驗室可以用鐵皮,其他的建築原材料,只能是茅草。

林徽因一邊改圖紙,一邊流淚。

就是在一幢幢茅草房鋪滿的校園,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骨和情懷被刻畫,流傳至今。

他們和這所學校一起,成了中國人的脊樑之一。

張世英的大學畢業證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視覺中國

大師治校築自由精神

什麼是風骨?

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篇》說,骨即文意,風即文辭。而辭為膚根,志實骨髓。風骨二字一開始是形容書畫與文學評論,但後來,一個人的志向,精神,人格以及抱負,皆可由風骨二字概括。

西南聯大的風骨,可以先從中國近代文壇的作家們開始領略。

汪曾祺報考西南聯大時,半個南中國的顛簸輾轉,讓他得了惡性瘧疾。

那年他19歲,住進醫院時,高燒超過四十度,已經到了病危的程度。

待剛剛能喝一碗蛋花湯,他就進了考場。

汪曾祺是個自由瀟洒的人,這從他當時的一張照片就能看出。他站在中間,兩邊是李榮、朱德熙。三人均身著長衫,甚至還有點不修邊幅的意思。

汪曾祺的學生時代,似乎將一種文人的自由貫徹到極致。他上課隨心所欲,喜歡的課就上,不喜歡的課一概不去。他最喜歡的是沈從文和聞一多的課,從不缺席。

沈從文講課雖操著濃重的湘西口音,很難聽懂,卻是一旦聽懂就能讓人受益匪淺的。沈從文曾說,寫作要「貼著人物來寫」,這句話對汪曾祺終身受用。

聞一多老師的課則讓汪曾祺感慨:「讓人感到一種美,思想的美,邏輯的美,才華的美」。

汪曾祺上課自由,老師講課也自由。教授們講課不拘泥於形式,想怎樣講,就怎樣講。學生也可以隨意旁聽其他教授的課。文學系的學子,期末的作業交一篇有著獨創性見解的讀書報告即可。這樣的自由精神,給了像汪曾祺一樣的學子極大的成長空間。

如同陳寅恪先生慨嘆過的一般,「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

汪曾祺也在後來回憶往事時說:「我要不是讀了西南聯大,也許不會成為一個作家。至少不會成為一個像現在這樣的作家。」

北京市福田公墓,著名作家汪曾祺之墓 / 視覺中國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屬於西南聯大的風骨。也是每個汪曾祺般的學子的風骨。

為什麼西南聯大能夠培養出這麼多人才?

這個問題,86歲高齡的西南聯大學子何兆武先生給出了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承魯相同的答案:自由。

信念支撐敬畏之心

不只是自由,西南聯大的學子,還有著知識與精神的匯合。

如同馮友蘭在西南聯大紀念碑上所書寫的那般:三校有不同之歷史,各異之學風,八年之久,合作無間。同無妨異,異不害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

在特殊年代,西南聯大全體師生們的八音合奏,融合了更多的救亡精神與骨氣血性。

西南聯大人的良心和風骨,也體現在做學問上。

陳寅恪到了西南聯大,每次教課都恪守學術,十分認真。

上課時,常常抱著一個黑布包袱,裡面是在上課時要引證的史料。

他會早早進入教室,細心把主要的史料一字不漏地抄寫在黑板上,供學生學習。

「有一份史料就講一分話,沒有史料就不能講,不能空說。」這是陳寅恪的治學之道。並且,陳寅恪身體力行,從不說空話,說大話。

他對得起學問和良心。

陳寅恪 / 視覺中國

當時,馮友蘭先生任聯大文學院長,他對陳寅恪非常欽佩。每當陳寅恪上《中國哲學史》課的時候,馮友蘭總是跟隨在他身後,目送陳寅恪走上講台,然後才會在台下坐下,一絲不苟地聽講、做筆記。

晚年的馮友蘭先生仍然稱,陳寅恪是讓自己心儀已久的曠世奇人。

馮友蘭 / 視覺中國

陳寅恪來到昆明的時候,日軍正對著昆明狂轟濫炸。他住的樓房前挖了一個大土坑,蓋上木板以作防空之用。所有人都在生活的每一個時刻防備著。每次一有警報,大家都往大土坑裡跑。

陳寅恪專門寫過一副對聯調侃:「見機而作,入土為安。」

那時的陳寅恪,身體十分衰弱。他右眼失明,步履艱難,視野恍惚,每一次跑向防空洞都是一次折磨。再加上他本身有睡早覺和午覺的習慣,對警報的反應更容易遲鈍。

一次空襲警報中,狂人劉文典都快跑到防空洞時,忽然想起陳寅恪身體不好,立刻帶著幾個學生回去找。

向來秉性狷介的他,唯獨對知識、對學問敬畏。當找到在人群中亂摸的陳寅恪時,他們幾個人架起陳寅恪就往防空洞跑。直到看著他進了防空洞,才放下心來。

這是知識分子之間的相救相助,也是精神與人格的敬服庇護。

西南聯大的獨立和自由,建立在了那個硝煙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敬」與「愛」上。

條件艱苦不忘初心

西南聯大的生活苦嗎?苦。

教師和學生們的生活過得極其拮据,在那時,「一切為了救國」的口號就是所有人的精神食糧。

幾乎所有教師都在變賣自己的家產:

法律研究所的費青,將家中全部藏書出售,只換了三千塊國幣;

校長梅貽琦,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為了組建學生服務社,好賺點外快補貼老師們的拮据生活,賣掉了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

有次上課時遲到了,他歉疚地解釋:「我剛才在街上給我內人的糕點攤守攤,她去進貨了,可她辦事不利,我告訴她八點我有課,她七點半還沒回來,我只好丟下攤,跑來了,不過,今天點心賣得特好,有錢掙啊!」

同學們卻紛紛拭淚,他們知道校長為了辦學變賣了值錢的家當,連師母都得去街上賣早點。

電影《無問西東》首次曝光概念版海報和全陣容劇照,祖峰飾演梅貽琦

梅貽琦的一兒一女也在聯大讀書,按規定,聯大學生都能領取救濟,但梅貽琦不讓自己的孩子領取。後來梅貽琦,把兒女都送去參軍。

聞一多為了補貼家用,刻章賣錢。刻章廣告由其他教授操刀:「浠水聞一多教授,文壇先進,經學名家,辨文字於毫芒,幾人知己;談風雅之原始,海內推崇……爰綴短言為引,公定薄潤於後。」

落款署著梅貽琦、蔣夢麟、馮友蘭、唐蘭、朱自清、沈從文等十二位先生的名字。

抗戰期間,聞一多教授在西南聯大執教時,因生活所迫,掛牌刻製圖章。/ 人民網

周培源居住的山邑村與昆明城距離遙遠,沒有公路,不通汽車,他去上課,凌晨五點便起床。後來買了匹馬,騎馬上課,一次馬受了驚,幾乎將他拖死。

本來抽煙的幾位教授,最後因實在沒錢買,都把煙戒了或者吸土製煙。

不僅如此,他們衣服也多是一年就穿一件。朱自清在冬天裡,也只有一件趕馬人用的氈披風禦寒。

學生們的生活也好不到哪裡去。原本還能勉強吃到有蛋有肉的伙食,因為通貨膨脹,到了1945年,幾乎所有人都只能果腹。學生們把混著砂石、粳殼子、稗子、耗子屎的飯稱為「八寶飯」。

當時,教育部次長顧毓琇訪問西南聯大,同學們在食堂門口貼上了一副「春聯」以用來迎接:「望穿秋水,不見貸金,滿腹窮愁度舊歲;用盡心機,難繳飯費,百般無賴過新年。」橫批「天官賜粥」。

生活雖然苦,卻沒有一個人為這樣的日子打敗。無論是做學問的熱情,還是做人的堅毅品格,都在聯大的校園裡展現。

宿舍和教室,燈光十分昏暗,學生只能到圖書館看書。但圖書館座位有限,每日開門前一兩個小時,大門口就擠滿了年輕的學子。

昆明西南聯大舊址 / 視覺中國

圖書館正式開門沒一會兒,所有長凳都會擠滿學生。如果到了期末,實在沒有複習的空位,許多學生只能花上幾分錢去茶館買壺茶,認真複習直到打烊。

課本也是稀缺貨,幾乎沒人買得起原文課本。圖書館的書又有限,常常出現幾百人借幾本書的情況。經常有圖書館館員找過來,專門看書有沒有歸還、能不能再借到其他人手上。

實在借不到,學生們只好用傳抄。但聯大學生畢業後都兩手空空,不會有課本保存下來。

因為他們的書早就轉讓給下一屆學弟學妹,各個年級都流傳著好幾年前的手抄課本。

這樣的艱苦,沒能折損聯大人的骨氣。

每個月,聯大都會舉行一次全校大會,全稱「國民精神總動員會」。

無數名人來這裡演講,而合唱羅庸、馮友蘭創作歌詞的《西南聯大校歌》則是最群情激昂的時刻。

連曲作者張清常先生都會親自走上台去指揮。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所有人的精氣神似乎都被扭成了一股堅韌的血脈。他們同仇敵愾,患難與共,用知識改變著自己的命運,也改變著祖國的命運。

他們在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聯大傲骨精神永存

西南聯大因不可複製的歷史產生,又悄悄隱匿,唯一證明它存在過的,除了歷史,大概就是它培育的那一代人物了。

當我們懷念西南聯大,到底在懷念什麼?

我們懷念自由獨立的學術精神;懷念所有人刻苦治學,從未放棄的堅韌意志;懷念在極其刻苦的條件下,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愛國精神。

西南聯大不僅給學子與老師留下了精神上的寶藏,更給中國教育立起了一塊豐碑。

2002年6月25日,鄒承魯院士在辦公室 / 視覺中國

他們瀟洒自信,又踏實堅強。即使在戰亂年代,他們從未驚慌失措,四散逃開,而是用某種不可擊敗的精氣神,把每個人連在一起。

汪曾祺淡然地記錄著當時的動蕩:「對於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得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的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何兆武在《上學記》里也提到,在聯大的七年,是他最美好的七年。因為那個時候,所有人都認為「一天會比一天更好」。

教師在雪地中演奏 / 海報

所有西南聯大人,都「直覺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認為:戰爭一定會勝利,勝利以後一定會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過上非常美好的生活。」

「雖然物質生活非常之困苦,可是又總覺得幸福並不遙遠,是可望而又可即的」。

這種超然,也是這所學校給我們的啟迪。

江蘇省南京市,《共同見證:1937南京大屠殺》史實展,1937年9月19日,日本《大阪朝日新聞》號外報道了日本海軍航空隊空襲南京的情況。 / 視覺中國

那個波瀾壯闊,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遠去。但大師精神,文人風貌,學術思想,依舊存留於這片中華大地上。

先生教書育人,學子辛勤汲取。他們將知識薪火相傳,建成了照亮中國近代歷史的燈塔,以精神為火芒,點亮前進的路。

那樣的風骨並沒有消逝,而是等待著我們將它變成更有力的基石,向更偉大的某個方位,永不停歇地前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胖真的要命:腰圍每增1英寸,患癌風險提8倍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