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伏波將軍馬援,讓越南人聞風喪膽,而皇帝劉秀卻不喜歡他,為什麼

伏波將軍馬援,讓越南人聞風喪膽,而皇帝劉秀卻不喜歡他,為什麼

東漢光武帝對於功臣,待遇非常好,這在歷代開國皇帝中算是最"溫柔"的。給功臣以崇高的地位,讓他們安身立命,安然享受功成名就之後的優渥舒適。卻獨獨對馬援刻薄寡恩,這其中或許也有馬援的個人原因。

分析歷代皇帝誅殺打壓功臣的案例。多為兩種情形,一是忌其強大,二是厭惡其跋扈不遜。而馬援兩者都不是,光武帝就是單純地討厭他。為什麼呢?

老子說過:功成名遂身退。這是給所有功臣的告誡,要想長保富貴,就要善於進退。

馬援的功勞非常大。平隴西,下巴蜀,北御匈奴,南定交趾,讓越南人聞風喪膽。按理說,有這些功勞足以讓馬援安享尊榮。天下已定,功勞已著,應該愛惜生命以陪伴親人,安於祿位以擁戴君主。何必硬要馬革裹屍而後快呢?這或許是作為職業軍人的馬援的宿命。他就是戰爭而生,有時候會有點「軸」。皇帝劉秀就不喜歡他這個特點。

但馬援卻不知進退,邊疆有戰亂,皇帝擔心他年老,沒答應讓他帶兵前去鎮壓,但他卻三番四次地申請出征。搞得光武帝劉希很尷尬。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說:光武帝於是知其不自貴,不自貴者,明主之所厭也。意思就說,馬援一把年紀了,還這麼好戰,什麼也不怕。而皇帝就不喜歡什麼也不怕的將軍。

同時,年紀大了,就應該退位讓賢。給年輕人留些空間出來,但馬援卻空懷一腔熱血,忽略所有這一切。眼裡就說:打,打,打。真是一代戰神。但最後卻病死在戰場上,而且被自己的同僚誣告,光武帝沒有明察便給馬援定了罪名。以至於馬援身死名辱,差點讓整個家族跟著滅亡。

所謂:好戰樂殺而忘其正命,是逆天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明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小明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