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際藏薦:董其昌巨幅山水畫尋最具慧眼藏家

國際藏薦:董其昌巨幅山水畫尋最具慧眼藏家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謚「文敏」。 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

規格:480cmX180cm

在明代萬曆、天啟、崇禎年間,董其昌位至顯宦,又精於書畫,更以鑒賞負盛名,南北藏家都樂於將所藏古書畫請其品鑒,加上自己豐富的收藏,他得以縱覽古今名作,破析解讀,中國千年繪畫的史實因之瞭然胸中,可以說,在他之前,很少有人象他那樣有系統的研究總結晉唐宋元以來的中國繪畫發展脈絡。對古人精華的深切理解,加上精湛的書道技藝以及在文學、禪學上的修為,陶冶融洽,他終於將自己的繪畫推上了藝術的高峰,開創了一代新風。同時代人陳繼儒、趙左、沈士充、程嘉燧、李流芳、惲香山等無不受其影響。清初「四王吳惲」更是步趨追蹤,成為其最忠實的後學。而一直被近代美術史學界推重的野逸畫家,如髡殘、漸江、八大、石濤、龔賢、査士標諸人,也受其藝術或言論的沾溉,成為一代大家。直至清末民初,仍有吳湖帆等不少推崇者,影響之深廣,四百年來無有逾越者。董其昌作畫,最重筆墨,它狀物寫景的功能,已讓位於抒性適意,發越性靈。因此,樹不必分四面,石不求有陰陽,山毋需有壓頂之勢,水少作迴旋奔騰之態,樹石雲泉不過是其抒情達意的載體,是一種符號,故可以被簡化、抽象化而成為某種程式,但筆墨的精微、清澈、帶著心性的靈氣,卻是他終生追求永無止境的。欣賞董畫,應該超於象外,直切筆墨深處,才能如食橄欖,味之無窮。

萬曆十七年(1589年),三十四歲的董其昌終於考中進士,供職於翰林院,翰林院學士田一儁去世,他自告奮勇,告假護柩南下數千里,送老師回福建大田縣,令人刮目相看。他一度擔任皇長子朱常洛的講官,不久,便告病回到松江。而京官和書畫家的雙重身份,使他的社會地位迥異往昔。

其後,他相繼擔任過湖廣提學副使、福建副使,一度還被任命為河南參政從三品的官職。但他並不以此為意,託辭不就。許多附庸風雅的官僚豪紳和腰纏萬貫的商人紛至沓來,請他寫字、作畫、鑒賞文物,董其昌成為名動江南的藝術家。

此藏品市場分析:

1、董其昌巨幅高山流水圖(480cm*180cm),市場存量物已稀少為貴,目前為止明代大家董其昌的字畫市場個人存量及其稀少,大部分都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可以說此件藏品極具收藏價值。

2、近年藏品買賣市場正處鼎盛時期,隨著中國古文化備受國際親睞,更受外籍華人關注與重視,縱觀近年成交記錄來看,拍藏品已經成為財團、集團公司及實力買家的消費觀首選,如萬達集團王健林個人收藏品估值200億之多。

在明代萬曆、天啟、崇禎年間,董其昌位至顯宦,又精於書畫,更以鑒賞負盛名,南北藏家都樂於將所藏古書畫請其品鑒,加上自己豐富的收藏,他得以縱覽古今名作,破析解讀,中國千年繪畫的史實因之瞭然胸中,可以說,在他之前,很少有人象他那樣有系統的研究總結晉唐宋元以來的中國繪畫發展脈絡。對古人精華的深切理解,加上精湛的書道技藝以及在文學、禪學上的修為,陶冶融洽,他終於將自己的繪畫推上了藝術的高峰,開創了一代新風。

從過去幾年國內、外拍場的交易數據顯示,山水畫的交易依然持續火熱,展現出其深厚的收藏底蘊。如今,市場上此類山水畫隨著各大博物館重視及有心人士的收藏,加之其獨一無二特性,呈現出日益火熱的趨勢,必定會隨著年代的久遠大幅度提升其收藏價值空間!

國內大型交易會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天寒地凍護手霜測評:有些女生一伸出手,就贏了全世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