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瑰寶——大足石刻

中華瑰寶——大足石刻

重慶大足縣的大足石刻,是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齊名,以佛教為題材,以唐末、宋初時期的摩崖石刻為內容的我國著名的石刻藝術。大足石刻共有五處,分別位於大足的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和石篆山,每處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特色,尤以寶頂山摩崖石刻和北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

大足石刻博物館

位於寶頂山附近的大足石刻博物館,除了展示、介紹大足的石刻藝術外,還介紹了西方著名石刻藝術,以及麥積山石窟、雲崗石窟和龍門石窟的石刻藝術作品。

雄偉壯觀的山門

售票大廳及入口

通往博物館的大道

博物館前的石刻經幡

博物館全景

博物館展館裡的大足石刻分布沙盤模型

大足寶頂山摩崖石刻

大足寶頂山摩崖石刻是我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其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內容上,把佛教基本教義與儒家理論、道教學說融為一體,兼收博採,顯示了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表現手法上,注重民族化、生活化,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次錯落,猶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堪稱千手觀音之最,世界佛教藝術中一大奇觀。而長達三十餘米的牧牛圖,刻出林泉山澗,雲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畫卷。

大足龍崗山摩岩造像

大足北山摩崖造像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刻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頗具盛唐遺風。據介紹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洒。

龍崗山山門

楊尚昆題詞

喬石題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句頂一萬句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