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0個李澤言=這位00後日本藝伎小鮮肉!

100個李澤言=這位00後日本藝伎小鮮肉!

這幾天,鏡姐發覺大家都在討論李澤言、白起、許墨這些讓人一頭霧水的名字……

一問,才知原來是一款戀愛養成遊戲《戀與製作人》。在裡面,你可以和四個不同的高富帥談戀愛,簡直是萬年單身狗的暴擊!

可是!但素!

鏡姐最近發掘出一枚在微博上火了00後日本小鮮肉,甩李澤言幾條街,簡直就是直接從漫畫里走出來的人物!最重要的是,人家是活生生的真人!

他就是——12歲的松本金太郎。

松本金太郎(左)和爸爸。

什麼叫眉目如畫的男子!!!

先別急著舔屏,我要說下去。

這麼美的少年,還有著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職業——日本藝伎!

是的,你沒有看錯,也沒有聽錯。

事情是這樣的:

就在上個月,12歲的松本金太郎跟隨爸爸、爺爺在日本東京淺草寺為2018年1月份「襲名」進行了祈願活動。

所謂的「襲名」就是指,松本金太郎將會繼承爸爸的衣缽,成為「第八代的市川染五郎」。

稍微解釋一下,「市川染五郎」不是真名,而是歌舞伎表演者的藝名,並且這個名字在他們家是世襲的。

沒錯,他們一家三代都是日本的藝伎……

從顏值遺傳來看,這三位都是一脈相承啊,爺爺和爸爸都看得出年輕時期非常非常帥,好想分點基因。

忍不住再放一張:

其實,江戶時代「藝伎」一職誕生的時候,表演者全部都由男性擔任,18世紀開始,才逐漸被女性所替代。

雖然男性藝伎現在少之又少,不過還是有的(現在就活捉了一個活生生的小鮮肉藝伎啊啊)。

藝伎在日本要從小培養,松本金太郎也不例外。

在4、5歲的時候,小太郎就進入藝館,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藝伎。

小時候就是一名小正太:

一雙眼睛惹人憐愛:

令我想起《藝伎回憶錄》里小百合那雙驚艷世人的灰藍色眼睛。

小太郎稍微長大後,總算長開一點,五官開始出來了:

12歲後,我感覺他簡直可以出道了:

看這邪魅一笑的眼睛

松本金太郎出道是出道了,不過應該是成為一名舞伎(見習藝伎)。

松本金太郎準備妝容。

真是看一眼,就沉淪。

老阿姨的錢都給你,快為我表演。

在不表演的空閑時候,這位少年的生活也很「佛系」。

他喜歡看展:

在森林裡偶爾拍個文藝照:

興趣愛好居然是佛像鑒賞……

好了,我已經忘記什麼李澤言了,如今想談戀愛只有一個——松本金太郎。

不過,我也不會藏著掖著,我要公布這位美少年接下來在東京的表演日程:

還是三代同堂表演。

2018年2月1日~25日,在東京銀座的歌舞伎座,頭等位大約是2萬日元(約合1164人民幣),最便宜4000日元(232人民幣)就可以看到真人版!

先別激動!心急的話可以先拉到文末問問Lisa,2月份的票還剩多少之類的啊。

去看小鮮肉藝伎表演前

你必須知道這些,才好去日本裝逼

和小鮮肉約會之前,啊不,是看歌舞伎表演之前,必須先做好功課,才可能獲得青睞。

我們有很多人誤會,把「藝伎」和「性工作者」混為一談。

其實,藝伎只是表演者,並不從事性工作,類似於「賣藝不賣身」,在漢字中,「妓」通「伎」,前者通常被認為是性工作者,為了避免誤解,所以現在一般的寫法是「藝伎」。

▍關於藝伎的起源?

藝伎這一職業,起源於17世紀江戶時代的東京和大阪。

最初的表演者全部為男性,到18世紀後,逐漸被女性所取代。

由於幾百年前,燭火昏暗,為了能夠看清藝伎的模樣,她們需要全臉塗白,一直沿襲至今。

鼎盛時期,藝伎的聚集地京都藝館林立,從業者多達數萬人,當時不少高文化素質的家庭都把女孩送去培養成藝伎,以顯示家庭的經濟能力。

藝伎的表演費價值不菲,能夠邀請藝伎進行表演的人非富則貴。

不過,二戰以後,藝伎行業逐漸衰落,現在更偏向於旅遊業展示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曾經的國寶級藝伎岩崎峰子

▍關於藝伎的詞語?

「歌舞伎」:指日本一種獨有的戲劇表演形式,被日本國內列為重要的無形文化之一。

上面提到的小鮮肉鬆本金太郎就是歌舞伎的表演者。

「舞伎」:指15-20歲尚未出師的見習藝伎,這個詞基本只有京都在使用。

舞伎的修習時間一般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這段時間,她們被禁止走出「花街」的範圍。

「藝伎」:日本語「芸妓」,指在宴會上通過表演技藝和斟酒布菜來活躍氣氛的女性。

藝伎一般要從小就培養,要在5年時間內完成從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課程,舉手投足都有嚴格的規定,還要對國際新聞和花邊八卦了如指掌,靠表演和口才取悅顧客。

「茶屋」:能邀請藝伎在宴會表演助興的店被稱為「茶屋」。

一般實行介紹制度,宴席有藝伎表演需求時,會通過茶屋辦理一切手續,邀請藝伎們前往宴席中表演,酬金和禮金會由茶屋墊付。

「置屋」:培養藝伎、派遣到茶屋的事務所就是「置屋」。

「花街」:從事培養藝伎的「置屋」和舉辦宴會的「茶屋」的聚集地就叫做「花街」。

現在京都現存有五個花街,分別是祗園甲部、宮川町、先斗町、上七軒、祗園東。

▍如何看出舞伎和藝伎的區別?

1.看口紅。

舞伎只塗下半唇,或上下兩唇的一半。

藝伎全唇塗滿口紅。

2.看髮髻。

舞伎髮髻會露出耳朵,藝伎則會遮住耳朵。

舞伎(左)和藝伎(右)

3.看服飾。

越高級的藝伎,穿著越樸素典雅。

舞伎(左)和藝伎(右)

掃碼即可租賃

▍傳統上,邀請藝伎流程?

1.客人向茶屋提交預約。

2.茶屋聯絡置屋、安排藝伎。

3.從置屋派出藝伎。此外、一般的客人要參加宴席,要看是否有常客同席,以及必須要有介紹人。

現在,

日本藝伎的集中地在哪?

以八坂神社為參照,京都五個花街和花見小路的位置。

在京都,現存著五個「花街」(藝伎區)。

分別是左圖的祗園甲部、宮川町、先斗町、上七軒和祗園東。

現在最出名的藝伎聚集地祗園,就包括祗園甲部和祗園東兩個片區。

一個個來看。

▍祗園甲部:京都最大的花街

從江戶時代開始就允許茶屋經營的街道,是京都現存最大的花街。

幕府末期,有無數的風流雅士流連於此,鼎盛的時候,這裡有700家茶屋、3000個藝伎,僱傭藝伎的數量為京都之最。

徽章是用圓形連接組內8個街道的首字母、圍繞著中間白色的「甲」字。

掃碼即可預定

▍宮川町:歌舞伎的發源地

宮川町在祗園的西南方,兩者離得很近。

江戶時代,美女阿國在這裡創立了歌舞伎表演,名動一時,所以這裡也是歌舞伎的發源地。

徽章的三個圓輪是為了紀念通過幕府設立的培訓芸伎的女紅場,由寺社·町家·花街合併而成。

▍先斗町:宴會眺望景色一流

先斗町與祗園一河相隔,可以眺望東山美景。

因為位於高瀨川和鴨川之間,水運非常發達,從江戶時代起,茶屋也是鱗次櫛比,成為水運商賈往來的休憩之地。

徽章是為了紀念在1872年(明治5年)首次舉辦的「鴨川をどり(odori)」而設計的,將鴨川名物千鳥意象化。

▍上七軒:京都最古老的上流宴會

上七軒是距離祗園最遠的一個花街。

起源於室町時代(1336-1573年),北野天滿宮神殿被焚毀後,用殘存木材所建的七間茶室。

隨後,太閣秀吉在舉辦北野大茶會之際,喜歡上了鎮上的名產糯米糰子,於是官方許可了茶屋的經營權。

徽章兩邊各五個糰子就是來源於當時的特產糯米糰子。

▍祗園東:秋天的「祗園舞」

緊挨著祗園甲部,和祗園甲部一樣,從江戶時代起,作為八坂神社門前市區開始繁榮起來。

誕生於明治14年(1881年)祗園分立為甲乙兩部之際,1950年代中旬改名祗園東,一直沿用至今。

徽章和祗園甲部相似,由8個白色小圓緊緊相連。

▍祗園周邊還有什麼值得去?

來到祗園附近,除了感受日本的藝伎文化,還有一個地方值得一去,就是之前寫過的Forever現代美術館之「草間彌生展」。

掃碼即可購買

快找Lisa,相約松本金太郎

還可以量身定製日本之旅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趣旅行 的精彩文章:

悉尼47.3℃,嚇到我都躲去澳大利亞東岸的海島啦!

TAG:我趣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