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三桂與康熙皇帝「扳手腕」,棋差兩招

吳三桂與康熙皇帝「扳手腕」,棋差兩招

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身亡,明朝宣告滅亡,眾所周知,來自關外的清朝取而代之,但滅掉明朝之人卻是闖王李自成,之所以出現這樣一種複雜局面,一個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人就是吳三桂。吳三桂本是明朝駐守山海關的總兵,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紫禁城後,其手下一位重要的將領劉宗敏,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面對亡國之仇、奪妻之恨,吳三桂毅然選擇降清。

吳三桂降清,表面上看是「衝冠一怒為紅顏」,但筆者認為絕不可能這麼簡單,國讎家恨只不過是一個借口,明朝既然已經滅亡,吳三桂在山海關孤立無援,北邊是10萬八旗清軍,南邊是李自成的10萬大順軍,吳三桂駐守山海關總兵力只有三四萬,不是任何人的對手,因此必須選擇一方作為依靠,投降李自成肯定不行,否則他將背負更多的罵名,降清成了他唯一的選擇。

聯手清軍,吳三桂最終報了一己之仇,李自成的大順軍被擊潰,他本人也是生死未卜、去向成迷,幫助清軍入了關,吳三桂繼續為清朝效力,南征北戰,立下不朽戰功,最後被封了個「平西王」,為了討好清朝統治者,吳三桂甚至不惜千里奔赴緬甸,抓回了南明皇帝朱由榔,並且將其絞殺於昆明,吳三桂的所作所為,遭到了世人的唾棄,但得到了清朝的信任,此時吳三桂的私心表露無遺,他就是想暫時偏安一隅,養精蓄銳。

康熙皇帝繼位後,由於年幼,吳三桂可能更不把他放在眼裡,在雲南肆無忌憚地做起了土皇帝,開始招兵買馬,隨著康熙皇帝日漸成熟,隱約感覺到形勢有些不對,於是萌生了「削三藩」的念頭,吳三桂在雲南勢力的不斷壯大,他的真面目終於暴露,原來降清也只是他的緩兵之計,並非本意,吳三桂想要做的,就是推翻清朝統治,自己當皇帝,後來發動的「三藩之亂」就證明了一切。

吳三桂其實是早有預謀,經過近30年的發展,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可以和康熙皇帝扳一扳手腕,吳三桂並不是盲目自信,單就兵力來說,吳三桂不遜於大清朝,財力方面,清朝入關之後,一直沒有站穩腳跟,戰爭不斷地消耗國力,吳三桂多年積攢的財力,與康熙皇帝不相上下,「三藩之亂」剛一開始,吳三桂就將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僅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成功佔領了雲南、貴州、湖南、四川四省,一時間士氣大振。

清朝入關之後,民間「反清復明」組織一直存在,大都集中在長江流域以南的廣大地區,吳三桂宣布與清朝作對,這些民間組織都積極加入,除此之外,福建的耿精忠、廣西的孫延齡、廣東的尚之信、陝西的王輔臣,他們也都紛紛響應,這樣一種大好局面,吳三桂的勝算遠遠大於康熙皇帝,但他最終還是敗給年輕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有雄才大略,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吳三桂卻是敗在了自己的手下,為何這麼說,原因有二。

第一個原因就是吳三桂過早「稱王稱帝」。吳三桂最早稱王的時間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也就是在這一年康熙皇帝宣布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雖然喊出了「興明討虜」的口號,但這一舉動徹底喪失了人心,他這麼做就是「司馬昭之心」,很不利於團結「反清復明」這一龐大的隊伍,不僅如此,五年之後,吳三桂乾脆稱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

吳三桂真應該好好向明太祖朱元璋學習,朱元璋當年打天下,採納了朱升的建議,採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不僅避免成為眾矢之的,還能不斷發展壯大自己,在群雄紛爭的那個年代,朱元璋戰勝了一個個強敵,最終建立了大明王朝。

第二個原因就是貽誤戰機。上文我們說到,吳三桂的兵力其實很強,起事前期也是一路順風順水,雖然失去了一大批複明志士的支持,僅憑自己手下的兵力,他很快就打到了長江南岸,如果趁機繼續渡江北上,把江北各戰略要地拿下,吳三桂將佔據絕對優勢,但正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吳三桂選擇鎮守江南,待觀察形勢後再做決定,這麼一觀察就是三個月之久,清朝則利用好這段時間,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

選擇讓大軍停留在長江南岸,可以看出吳三桂其實並不自信,也沒有雄心壯志,他只是想當皇帝,也許並沒有想過要一統山河,能夠與康熙皇帝劃江而治,吳三桂已經心滿意足,但他低估了年輕的康熙皇帝,劃江而治可不是他想要的,吳三桂手下將士本想一鼓作氣渡過長江,屢次建議的也是大有人在,但三個月時間過去,最佳作戰時機已經喪失。

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最終結果我們都知道,吳三桂死後,他的兒子也只是苦苦支撐了三年,清軍攻入昆明,吳家落得個滿門抄斬,吳三桂本人也被挖墳掘墓,吳三桂的結局說明了一個問題:做人要審時度勢,也不可以太有心計,面子上一套,內心裡其實是另一套,這樣的人終究會害了自己。

參考資料:《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四》、《吳三桂紀略》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天看 的精彩文章:

崇禎皇帝如果不死,清朝不可能一統山河,可惜了南明百萬軍隊

TAG:歷史天天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