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致敬斯皮克曼:對美國二戰戰略的反思

致敬斯皮克曼:對美國二戰戰略的反思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分析了一戰爆發背後的深層原因:歷史決定論雖然看似有理,但對現實缺乏指導意義,更像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對一戰的分析我們應該著眼於大戰略層面。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回顧了一戰爆發前,各交戰國大戰略層面的缺失以及戰爭爆發之初,各方都不約而同的犯了軍事戰略凌駕於大戰略的致命錯誤。為了更深刻的理解大戰略的意義,今天,我們從一個成功的案例入手,聊一聊二戰前後美國的國家大戰略是如何設計的。

在正文開始之前,筆者還是要不厭其煩的提出我所有文章的最根本的理論基礎:地緣政治理論。我們曾多次介紹過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長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的地緣政治理論,也分析了該理論的不足之處。對這一理論的改良主要分為兩大分支,我們之前也多有提到:一是德國學派,代表人物是豪斯霍費爾。說來諷刺,豪斯霍費爾不是納粹分子,而且他本人也十分厭惡希特勒。但是他的「生存空間」理論卻成為納粹擴張的理論基礎。這一情況也導致了地緣政理論遭到後世的廣泛非議,比如國際政治學泰斗,耶魯大學教授漢斯·摩根索就批評地緣政治學是偽科學。

但這並非事實的全部。地緣政治學的改良還有另一個分支,這就是美國學派:代表人物也就是本文題目中的尼古拉斯·斯皮克曼。斯皮克曼的思想直接繼承自麥金德。但是比起麥金德重視心臟地帶的觀點來說,斯皮克曼更加重視邊緣地帶。這其實和他們所處時代密不可分。麥金德的觀點提出自二十世紀初到一戰結束的這段時期,那個時代鐵路發展方興未艾,海權式微,飛機才剛剛出現。而斯皮克曼所處的則是二戰之前,海洋技術和飛機都有了十足的發展,雖然內燃機革命所帶來的陸權依舊強大,但是海權和空權也有所恢復和發展。

斯皮克曼認為,對於美國的對手來說,英國和日本只有海權沒有陸權,德國和蘇聯只有陸權沒有海權,他們都只是美國的中期對手,而美國則是當時唯一的同時擁有陸權和海權的國家。雖然斯皮克曼沒有明確提到,但其實還可以加上空權。因此,美國真正的長期對手也必須是同時擁有陸權和海權,甚至空權的大國。而這樣的大國只可能出現在歐亞大陸:歐亞大陸不論從面積、人口規模還是資源和地理位置來說,都是無與倫比的。這一點前人如麥金德、後人如布熱津斯基都是承認的。

面對當時咄咄逼人的日本和德國,我們順著斯皮克曼的理論可以發現,二戰之初,蘇聯和德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德國集中力量攻打英國和法國,其本質就是要讓德國下海。可以想見,一個坐擁海陸雙元以及歐洲工業精華地區的德意志帝國是何等的恐怖。日本在東亞的擴張也是異曲同工,打造一個屬於日本的海陸雙元帝國。這樣的帝國一旦建立,不僅蘇聯變成瓮中之鱉,美國也是孤木難支。因此,美國介入二戰是遲早的事。所以有的人只是簡單的將美國參戰說成是珍珠港事件的巧合,或者故弄玄虛的說成是陰謀論,這其實都是對美國國家戰略的無知!

但是,必然參戰是一回事,何時參戰則是另一回事。空有好牌不會打也是白費。德國雖然閃電般打敗法國,但是卻始終無法降伏英國;日本陸軍也是深陷亞洲泥潭。這一時機不僅美國看到,斯大林這個戰略高手同樣看在眼裡。禍水不僅可以西引,同樣可以東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諾門坎戰役其實就是斯大林的擠壓戰略。如果美國過早參戰,等於將主動權拱手讓給斯大林,斯大林支持誰誰就可以贏。但如果參戰太晚,美國恐怕也是回天無力。1941年前後正是關鍵時機,羅斯福雖然無法直接宣戰,但是通過租借法案和志願人員等,實際上早就加入到英國的一邊。

正當此時,局勢突然逆轉,希特勒在沒有擺平英國的情況下突然掉頭攻打蘇聯,這徹底打破了歐亞大陸的戰略格局,主動權頃刻間又再次回到美國手中。1941年12月7日,日本愣頭青一樣的襲擊美國,使得美國徹底打破孤立主義束縛。可是說,美國的參戰即是既有戰略的一部分,也是各大國相互過招的隨機應變。但是,美國也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過高的估計了日本的實力。斯大林再次抓住時機,一方面對美國開高價,另一方面始終不肯對與日本作戰作出實質性承諾,甚至借道給美國運輸物資都不同意。以至於二戰後期,日本甚至希望由蘇聯調停一下。

二戰後英國、日本、德國的衰落證明了斯皮克曼理論的正確性;冷戰的結束再次證明了單元帝國的局限與脆弱。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些都是馬後炮。但是你要知道,提出這些預測的斯皮克曼先生於1943年就英年早逝了,那這些還是馬後炮嗎?斯皮克曼先生不僅證明了地緣政治學的價值,更為二戰後的美國國家戰略設計奠定了理論基礎。筆者也希望通過對這一事實的梳理,讓更多的人關注和認識大戰略的意義。

歡迎大家關注和轉發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被稱為「地獄之門」的戰場有多恐怖?失蹤的人數就有5萬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