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北振興須重塑發展「軟實力」

東北振興須重塑發展「軟實力」

東北地區從來不缺發展優勢。積年累月形成的重工業基礎、完備的產業門類、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生態資源,這些都是支撐區域發展的基礎所在。東北作為我國最早崛起的重點區域之一,為何近年來發展速度有所放緩,與其他重要區域板塊形成發展落差?此前發生的雪鄉事件和亞布力事件或許可以解釋一二。

據了解,二者都發生在東北的冰雪旅遊行業,是靠著東北的「冰天雪地」建成的「金山銀山」,是靠著東北的特有優勢發展起來的特色產業。如今,地方的產業優勢並未消退,但事件本身引發的社會討論和負面影響卻給潔白無垠的雪景蒙上了一層灰紗。優勢尚在,但前路何處尋?而這正是東北地區優勢明顯卻不能有效發揮的一個縮影。

目前,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已發布了調查結果,對涉事各主體的不當行為做出了處理指示。不可否認,雪鄉事件和亞布力事件的確是個案,不能作為地區常態論處,但其背後昭示的道理卻非常重要:地區要持續發展,只在硬體上有優勢絕對不夠,同樣重要的是與之配套的「軟實力」。所謂「軟實力」,既包括與之相關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還包括社會環境。實質上,「軟實力」其實就是常說的營商環境。娃哈哈、伊利、格力等一批國內知名品牌的發展,依託的不僅僅是企業自身的高效管理和技術實力,還有當地同樣重要的優質的營商環境。同樣,東北要振興,不僅僅要強化「硬實力」,還要在改善當地「軟實力」方面集中發力。

當前,業內普遍認同東北地區經濟已經進入到築底趨穩的階段,如何驅動地方經濟的再度騰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誠然,加快東北產業轉型升級是一劑良方,但不可忽略營商環境的重要價值。在市場經濟模式下資源自由流動。東北地區以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部分企業管理相對落後等問題削弱了當地對資源的吸引力,部分資源外流則進一步加劇了東北地區重整旗鼓的難度。在當地已經具備發展基礎的前提下,改善營商環境、提升資源吸引力則成為剎住東北這盤棋局頹勢的關鍵一環。

事實上,營商環境對地區發展的重要價值早已被東北各省認識到,相關部門和單位陸續制定了有關政策,並逐步加大落實力度。東北三省都開展了審批制度改革,下放了上千項審批管理許可權,在推進地方營商環境改善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東北地區的營商環境也實實在在地得到了提升。其中,遼寧省走在了東北三省的前列。2016年年底,遼寧省公布《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之後成立了「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並將2017年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

只有營商環境改善了,才能吸引資源不斷流入東北地區。早期,東北地區力圖通過加大直接投資帶動東北振興,但國企獨大帶來的「大項目」、「大產業」發展格局消耗了大量的資金資源。現階段,打造優質的營商環境需要由「輸血」轉「造血」,這就需要通過相關體制機制的建立,著力改善地區營商環境,提升東北對資金等資源的吸引力。2016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提出要加大財政金融投資支持力度。2018年1月5日,由國家開發銀行、國家開發投資集團牽頭,聯合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了「東北振興金融合作機制」,以此促進東北產業與金融對接,通過提高實體經濟發展的質效,吸引金融資金的投入,促進地區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時報 的精彩文章:

銀行業須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為實體經濟薄弱環節「輸血供氧」

TAG: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