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培訓課程,管理建設側記

教育培訓課程,管理建設側記

攝影課程是一門從學生情感視角出發,用相機、手機等拍攝設備捕捉影像,呈現世界,傳遞情感的綜合性、實踐性、創造性活動課程。視覺性、人文性、實踐性、創造性是課程的主要特徵;培養、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創新精神、審美能力是課程的價值追求;教育培訓管理軟體走向社會,走進生活、知行合一,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

學校依據《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總體要求培養目標,制定了攝影課程的總目標:幫助學生了解影像語言及其表達方式,豐富視覺和審美經驗,提高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獲得對攝影學習的持久興趣;初步認識攝影作品的基本特點,學習攝影欣賞、評述的方法;學會用相機、手機進行攝影創作,表達情感與思想,學會基本的攝影技能;通過讀圖創意,把自己對攝影作品的獨特理解和想像進行合理的、創造性的表達;通過攝影與習作並重的訓練,用影像和文字相融合的形式來表達對生活的感悟,幫助學生帶著情感看世界,關注生活、表達創意,培養健全人格。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戰場。在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攝影理論、技巧傳授的同時,注重強化學生攝影實踐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教育培訓管理軟體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學校採用「共美課堂」與「行走課堂」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

課程針對不同學段、教學內容,採用了不同的教學方式和策略。攝影實踐課採用「行走課堂」的模式。課程打破傳統課堂模式,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走入生活,進行攝影實踐與創作。在攝影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讓他們能夠在普通中發現不普通,帶著情感看世界,做到知行合一,情隨鏡動,鏡隨情生。其具體操作環節為:制定方案(師生共同)——現場評估(安全、課程資源等)——攝影實踐(分組合作)——編輯美化——展示分享——評價反思。

以美啟美,攝影課程潤心田。文化品質決定著學校的內涵質量。教育培訓管理軟體充分依託攝影課程,優化攝影資源配置,將攝影文化融入學校的文化建設中,整個學校形成了濃厚的攝影文化氛圍。十幾年櫛風沐雨,十幾年春華秋實。攝影課程給孩子們裝上了「攝影家」的眼睛、「想像家」的翅膀,練就了「小作家」的才能。孩子們通過鏡頭,帶著情感看世界,發現世界的美好,記錄自身的成長,讓美浸潤童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antel 的精彩文章:

教學准分離,學校管理系統課程多樣化

TAG:lant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