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連一下午就為受災群眾挖出了一袋大米,卻覺得很值!

一個連一下午就為受災群眾挖出了一袋大米,卻覺得很值!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一紙命令》,這是一個年輕軍官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寫的是他最熟悉的軍營生活。作品首次全景式展現了基層軍營的真實生活,透析基層官兵的真情實感,也是聯勤保障部隊成立一年來的首部長篇小說。讀者可由這些人物窺見當代軍人的內心世界,可以感知年輕一代軍人的精神追求。

中國軍網微信將陸續刊發小說《一紙命令》中的精彩章節。謹以此向軍隊改革期間的全體戰友致敬!

第五十七章:抗震救災·轉運物資

王春陽猜得沒錯,上級來了最新指示,地震已經過去了7天,他們的這次任務是轉運糧庫的一批糧食。

王春陽帶領大家來到原糧庫位置上,房屋已成了一片瓦礫,糧庫的痕迹早已不見了蹤影。

汶川地震資料圖

「廢墟內掩埋著幾十噸大米、麵粉和麵條,困難再大、險情再重,我們也要把糧食挖出來,這是災民生存的希望。」王春陽大聲命令道。

餘震仍在繼續,挖掘亦在進行。楊松用勁撕扯著表層的木板,一不小心手被木板上的鐵釘扎了個洞,鮮血瞬間浸染了衣襟。一旁的尚思遠見不遠處有一個戴著紅十字袖標的醫護人員,連忙喊道:「軍醫,這裡有人受傷了,快過來幫忙包紮一下!」

楊松趕緊制止他說:「排長,這點小傷算不了什麼,救受傷群眾要緊,災區人民還等著我們挖糧食呢。」

楊松簡單地處理了一下傷口,就又和大家一道認真挖掘起來。

「連長,有糧食!」尚思遠像是發現新大陸似的顯得有些興奮。很快,第一袋大米被大家挖了出來,接著兩袋、三袋……糧食開始在官兵的手中傳遞。一個小時後,100多袋大米、10餘袋麵粉被抬到了開闊地上。

「連長,咱們也弄幾袋回去吃吧?」尚思遠神秘地說,「早上聽營長說軍糧不多了,咱要是弄點回去,營長肯定高興。」

「營長高興不高興,我不知道,我也不管,我只知道挖出的糧食,我們不能動!雖然咱們營特別需要糧食,可是災區人民更需要,我們紅旗連的兵只能為災區人民解憂愁,絕不能給災區人民添麻煩。」王春陽斬釘截鐵地說,「走,我們現在就把糧食運到災民救助點,全部!」

說完,王春陽帶領大家把全部糧食裝上了去救助點的車,一袋米、一袋面都沒剩。

下午,王春陽帶領大家來到一個村裡,一名老大爺向王春陽求救:「解放軍同志,我家裡有一袋米被埋在廢墟底下了,你們幫我挖出來吧!」

「大爺,您別著急,我們這就幫您挖去!」王春陽說完,就帶領大家趕了過去。然而,老大爺的房屋已全部震塌,廢墟底下米的具體位置他也記不清楚了,老大爺還不斷叨咕著:「老了,我記性不好了,不知道米放在哪裡了,這可咋生活呀?」

王春陽安慰老大爺說:「大爺,放心吧,只要米還在,我們肯定給挖出來!」

王春陽查看後發現,整個房間被6塊水泥板壓得嚴嚴實實,王春陽指揮著說:「大家都過來,我們一起合力把水泥板抬走!」

大家試了幾次,可水泥板卻紋絲不動,王春陽立刻命令大家:「我們用鐵鎚把水泥板一點點地敲碎,一塊塊把水泥板清走。」這些昔日訓練場上的健兒,頓時像泥瓦匠一樣開始了噼噼啪啪地辛苦勞作。可他們畢竟比不上有經驗的泥瓦匠,不一會兒,楊銘的手上就打起了血泡。王春陽給他簡單包紮一下後,對大家說:「我們要用巧勁,掄大鎚、扶鋼釺不能攥得太死。」

心繫汶川·全國美術作品特展作品

大家清理到第5塊水泥板時,仍沒有找到老大爺說的那袋米,圍觀群眾議論開了:「會不會記錯了,米根本就沒有放在這裡?」

「不會是米吃完了,想問解放軍要米吃吧!」

一位中年婦女乾脆直接對老大爺說:「你看把軍娃們累成啥樣子嘛,缺米吃,到我家扛一袋去!」

大家紛紛責怪老大爺不該為了一袋米讓解放軍吃這苦。

老大爺像是做錯事的小孩,不知所措,王春陽誠懇地對他也對旁觀的群眾說:「一袋米雖然不多,但保全群眾的利益是我們的職責,你們已經很困難了,不能再讓你們受損失。」

王春陽帶領大家繼續「啃」下了最後一塊水泥板,當他用血糊糊的雙手,把一袋米送到老大爺的手中時,老大爺感動得泣不成聲,周圍群眾一片掌聲。

根據工作安排,機關傍晚時要進行情況匯總,這一天正好是杜長偉參謀值班,一是他感念王春陽的推薦幫助,二來也是為了炫耀在機關的權力,就直接給王春陽打了電話:「喂,連長,你們今天幹了什麼事?趕緊報上來吧,越多越好!」

聽說,剛開始救災一線的官兵連水都喝不上時,整天躲在指揮所值班室的杜長偉,佔用救災的礦泉水,氣得救災官兵心裡直罵,可大家都忙於爭分奪秒地搶救生命,誰也沒顧得去計較。

「我們上午……下午為受災群眾挖出了一袋大米!」王春陽如實報告說。

「什麼?下午全連就轉運了一袋米,我沒聽錯吧!」杜長偉十分驚訝地問。

王春陽語氣十分堅定地說:「杜大參謀,你沒聽錯,我也沒有說錯,我們全連花費了4個多小時就為一位老大爺挖掘了一袋大米。」

「上午你們轉運糧庫的事,電視台都報道了,旅領導還專門表揚呢,咱可不能砸了先進的牌子!」杜長偉停了停繼續說,「咱倆是兄弟,我才這樣說的,太少了,太少了,我給寫上轉運糧食1噸,挖掘大米10袋如何?」

「那不是弄虛作假嗎?」王春陽生氣地說。

杜長偉十分不屑:「現在這報上來的數據有幾個不帶水分的?」

「咱別扯遠了,最起碼咱這裡要實事求是,挖一袋大米就是一袋大米,沒有什麼好添油加醋的。」王春陽堅持自己的說法。

「你就是太老實了,這樣會吃大虧的。」杜長偉十分不理解王春陽。

「我看王連長做得對,老實人也絕不會吃大虧!」不知什麼時候,江耀武旅長來到了值班室,杜長偉騰地一下子站了起來,他不知道旅長聽到了兩人多少談話。其實江旅長什麼都聽到了,江旅長一臉不高興地說:「數字不能有半點水分,平時工作中要做好,抗震救災中更要做好。如果多報一個或少報一個,就有可能影響上級的決策和整個救災行動。」

「我看你更應該到一線救災去,不能老是待在值班室里。」江旅長最後又指示杜長偉說,「對數字負責,也就是對人民的生命負責。要把數據搞準確再上報。」

第二天,杜長偉果然被分配到了救災一線,這次他主動提出到坦克一連,隨王春陽他們一起行動。

王春陽帶領大家幫助村民清理廢墟、搶運被埋物資,大家累得滿頭大汗,站在一旁的杜長偉說:「大家這麼辛苦幹嗎?又不是救人那會兒,大家都能看得見,現在累死誰知道,等有領導來了,或者新聞媒體來了,再干也不遲呀!」

並沒有人搭理杜長偉,大家只顧著幫村民們轉運裝在屯子里的糧食,只有尚思遠冷不丁地刺激他幾句:「杜參謀,你這是來抗震救災,還是來消耗糧食來了?」氣得杜長偉直跺腳:「我這好心都被你們當成驢肝肺了。我在值班室,大家幹了多少,還不是我寫多少就是多少!」

「那你怎麼不去你的值班室了,來這裡幹嗎了?」

杜長偉來回踱步,又面向尚思遠停下說:「我這叫體驗生活。」

「既然是體驗生活,就好好體驗,那麼多廢話幹什麼?」一直沒有說話的魏磊也看不慣杜長偉這種作風。見大家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杜長偉也覺得自己有點窮嘴惡舌頭,招人討厭了,便不再說話,東看看,西望望,想插手干點什麼,卻又不知從哪裡下手,一直晃來晃去的。

1個多小時後,一戶村民的糧食轉運完了。王春陽又帶領大家去了下一戶,正在緊張地搬運物資時,突然感到腳下猛烈地顫抖,他大喊道:「餘震來了!快!緊急疏散!」

「不好,樓下有小孩,快去救人!」王春陽轉身一個箭步沖了進去。「小心,梁木正往下落!」王春陽不顧房屋倒塌的危險,抱起小孩,順勢一個圓滾,躲過了落地的梁木。

「砰!哎喲!」一聲慘叫,剛才在屋頂清理瓦片的一名村民,來不及跳下,重重地從二樓樓頂摔落下來。

王春陽一個俯衝,快速接近,迅速把那名村民拖到安全地帶。

心繫汶川·全國美術作品特展作品

「雙臂骨折、多處重傷,趕快送醫院搶救!」隨後趕來的軍醫大聲吩咐。

「我去!」杜長偉一直待在機關,不知道兇險,不知是一時心血來潮,還是被王春陽救人的舉動感染了,竟不由自主地請戰。

王春陽見杜長偉閑著也沒事,有時還在旁邊指手畫腳幫倒忙,就同意了他的請求,不過,還是選派了尚思遠等4名戰士陪他一起去。

七八公里的崎嶇山路,兩側山體陡峭,4名戰士抬著擔架,飛速向外奔去。

一向自恃體能還不錯的杜長偉,此刻面對著陡峭的峭壁,以及隨時可能發生的餘震,心驚肉跳,沒走多遠就開始後悔自己的衝動了,可既然來了,只好硬著頭皮跟在擔架後面。

遇見一道路狹窄處,剛剛還能通過的山路被餘震震下的一塊巨石堵住。

杜長偉為難地說:「這怎麼過呀?」

尚思遠等人二話沒說,挽起褲腿,和戰友們慢慢地抬著擔架,沿著路邊的深溝,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移動。荊棘劃破了腿,腳底磨出了血泡,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儘快將傷員送到醫院。

杜長偉看在眼裡,也不再吱聲,竟默默地幫尚思遠他們抬起了擔架。

杜長偉他們走後不久,連隊又受領了一項緊急轉運一批化工原料的任務。廠家負責人對王春陽說:「王連長,我們工廠里有100多噸、價值800多萬元的阻燃劑和增黏劑被埋在廢墟中,求求你們幫我們轉移吧,我們有幾百個工人要養活呀,要是被雨淋了,就一文不值了。」

「放心吧,既然上級把這任務交給了我們,我們就保證完成任務!」王春陽帶領大家迅速幹了起來,2個多小時過去,大家一刻也沒有休息,每個同志頭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滴,迷彩服都濕透了;工廠里到處都是灰塵,把大家弄得滿身灰塵,一個個像剛從泥潭裡爬出來一樣。

天空說變就變,烏雲密布,看樣子即將下雨。王春陽一邊帶頭干著,一邊給大家鼓勁加油:「馬上要下雨了,我們再加把油,一定要把化工原料在下雨前搶運完,絕不能讓受災群眾的財產再受損失!」

「沖啊,加油!」聽了連長的動員,楊銘帶頭喊了起來,大家頓時也都鬥志高昂,一邊吶喊著,一邊飛快地搶運原料。經過半小時的緊急搶運,大家把剩餘的20多噸化工原料全部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剛蓋上雨布,黃豆大的雨滴落了下來。大家累得一句話也不想說,但看到化工原料全都安然無恙,都開心地笑了……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王禮光,男,1982年12月生,安徽阜陽人,少校軍銜,現任鄭州聯勤保障中心宣傳處幹事。先後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前衛報》等軍內外媒體發稿千餘篇。

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王禮光 著

授權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被救老鄉給的一個饅頭,他們全連掰著吃……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