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雪鄉的整治不是僅僅一「罰」了事

雪鄉的整治不是僅僅一「罰」了事

1月14日,網路上曝光一段視頻,疑似雪鄉女導遊讓遊客購買1680元遊樂項目,直言雪鄉「九個月磨刀,三個月宰羊,大家都是羊」,「不可以不去」。(1月14日 人民日報)

前不久一篇題為《雪鄉的雪再白也掩蓋不掉純黑的人心!別再去雪鄉了!》的控訴文熱度還未褪去,一句「我他媽的就是王法」讓雪鄉的形象瞬間跌入谷底,筆伐口誅接連不斷,不到十天的時間,又爆出「三個月宰羊」這種直言不諱的宰客「金句」。雪鄉大刀破斧的整改還處於初始階段,這一事件又給雪鄉旅遊狠狠地打了一個耳光。重拳出擊的整治都沒有截獲宰向遊客的霍霍大刀,這病可真不輕啊。

雪鄉旅遊管理部門針對此前爆出的醜聞,給與涉事旅館5.9萬餘元的處罰,這一劑葯確實下的挺猛,主管部門的態度和行動,無疑也表達了維護雪鄉旅遊名片的決心。但是,下藥再猛,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達不到效果,雪鄉的病還得對症下藥。

經營者患上了「近視眼」。此次視頻里的導遊稱,「如果你家在這個地方,一年你只營業三個月,那你得把一年的錢都掙回來,如果是你,你也會這麼做的」。雪鄉在大熱之前,民宿便宜、農家菜物美價廉,而綜藝節目的大火讓雪鄉這個寂靜的小村莊走到了全國人民面前,蜂擁而來的遊客將雪鄉從第一產業跳躍到了第三產業。當地人在旅遊產業的跳躍性發展方面沒有「消化不良」,而是遭遇「發育不良」和「畸形發展」,想一口吃個胖子,跳躍性的發展遭到了經營者短視的「快錢」經營,就像一個冬天在外面凍太久的大白菜,拿到暖氣屋就化了。相對封閉落後的村莊突出其來的暴富會產生諸多問題和不適應。經營者想趁著旺季投機取巧、大撈一筆、一夜暴富,雪鄉天高皇帝遠,和遊客又是一次性的買賣,能賺一點是一點,隨意修改行業規則,真把自己當「地頭蛇」,這無異於榨甘蔗汁——能榨一點是一點,終將拿起宰羊刀毀了自己的招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丫。

旅遊管理部門患上了「耳聰症」。記者試圖聯繫雪鄉管理方大海林林業局的宣傳部門,沒有得到任何反饋,牡丹江市旅遊局與黑龍江森林工業總局管又在互相踢皮球。該類事件已經是第二次被曝光出來,10天前的事件熱度還未褪去,為何還沒有形成一條遊客投訴「快車道」?為何還沒有一套積極應對之策?如此反應遲鈍,是真的沒聽到還是選擇沒有聽到這件事情。而頑疾在整治之後又出現反彈,背後是否藏著灰色的利益鏈條或者市場潛規則呢?管理部門的不作為、懶作為,是否有人能夠深入調查去整治?這些都有待深究。

旅遊公共服務體系也「諱疾忌醫」。服務出了問題,不妨去提供優質服務的旅遊景點照照。知道自己的差距不知改進,諱疾忌醫看不見自我,也看不清自我。學習其他地方的服務到底好在哪裡,自己的服務為何不如別人。取他人之長,才能找到差距,糾偏正向,看的真切,看的全面,改的徹底,旅遊產業也才能娟娟長流。

所以,雪鄉的整治不是僅僅一「罰」了事,有待各個病灶逐一攻破。在事前,對經營者應該提高准入門檻,「明是非,辨善惡,識好歹,知良莠」,在前期審批中就能把一些不具備資質或者資質不足的經營者淘汰,從源頭上堵截不規範行為,剔除破壞經營秩序的害群之馬。還可以積極引導經營者改變經營模式,深挖當地文化寶藏,淡季發展農副產品,想方設法找看點、賣點,主動出擊對接市場,破解了「淡季困局」,確保「淡季不淡」。管理部門要建立快速協調反應機制、明確責任歸屬,解決多龍治水導致的拖延推諉。工商部門統一價格標準或劃定價格範圍,讓遊客知道的「清清楚楚」,玩的「明明白白」。加大懲處力度,對景點和重要區域加強監控,對不良商家「零容忍」。設立旅遊警察支隊以及快速網上投訴平台,隨時隨地辦案。建立與媒體對接合作機制,主動將整改情況通報給記者,及時反饋案件處理情況,歡迎記者暗訪「問診」,發揮媒體監督作用。服務後注重遊客反饋信息,通過郵件、電話取樣調查的方式,查漏補缺,將遊客的抱怨和批評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動力,真正讓讓遊客實現「乘興而行,興盡而返」的初衷。

作者:張文嫻

編輯:張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網 的精彩文章:

湖北省獲獎數量保持全國前列

TAG:長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