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考考你,張三丰+百曉生+黃蓉=?

考考你,張三丰+百曉生+黃蓉=?

小白老師說:所謂外語水平高和優秀的翻譯是不能劃等號的。一個好的譯者,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素質:紮實的外語水平和中文功底,較高的文學素養,豐富的翻譯經驗和技巧,嚴謹的治學態度,還有耐得住寂寞的定力。在我的同事曹老師看來,一位優秀的醫學翻譯 = 張三丰 + 百曉生 + 黃蓉。

本文作者為南京醫科大學曹永科老師。

前面講過,醫學翻譯是一門工匠藝術。那如何才能成為優秀的翻譯匠呢?在我看來,有三條,即:紮實的英語功力,廣泛的醫學知識,清晰的邏輯思維。

也就是說,要想在醫學翻譯的江湖做大哥,必須有三件本事:

1. 英語基本功

「紮實」二字,說起來容易,做到又何其之難。沒有捷徑,只能靠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精雕細琢和心靈感悟,就像低調無敵的張三丰。

紮實,是沒有尺度的。能看小說、能讀文獻、六級過了 600 分,都被說是紮實;各有各個的標準。而我講的紮實要達到以下水準才算。

能達到這些,姑且算作紮實。

英語基本功這個話題,說多了都是淚。在這裡我就不啰嗦了,以免引起眾怒。

2. 醫學知識

《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百曉生,本身武功平平,但天下武功,皆在其胸。

對醫學翻譯者來講,醫學知識越深越好,越廣越好。如果按照南醫大校訓來說,不求至精,但求博學。(註:南醫大校訓是 「博學至精,明德至善」 )。

翻譯LncRNA,不需要對這種基因編碼有多深的研究,但至少要知道這是什麼,過程大概有哪些。

翻譯幹細胞,不需要對幹細胞分化機理有多深的研究,但至少要知道幹細胞的「干」意味著它可以再生多種功能。

翻譯脊椎手術,不需要對椎骨的結構力學有多深的研究,但至少要知道這塊骨頭的基本解剖信息和主要功能。

講明了,就好比你要採訪一個大牛,你肚子里要先墊一墊貨,才能接上話。

如果立志想做醫學翻譯匠,那就開始讀醫學書吧。慢慢來,先打下井岡山,再火燎大草原。細胞生物學、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這些基礎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

看了一下我本科時的課表,竟有 15 門醫學必修課程(見下圖)。猶記得當年對這些課程怨聲載道,那曾想,這些知識今日竟是如此珍貴。

很多學英語的是高中文科出身,不可能再去研究生物、生理啊。沒辦法,這就是殘酷的事實。因為,醫學翻譯本來就不是兩把菜刀就能幹的革命。

3. 邏輯思維能力。

若說揣摩別人的心思,當屬桃花島的黃蓉,沒人能瞞得過她的眼睛。

同樣,翻譯也需要強大的讀心能力。拿來一篇稿子,滿目的專業術語,無從下手。沒關係!只要你能把握作者的思路。

如果是試驗研究,是否能看出試驗設計是 「對比 A 和 B,得出 C」,還是 「因為 A,導致 B,所以 C」,還是 「有 A 有 B,無 A 無 B,倒推 A 是否是 B 治療的靶向」?

如果是病例報告,是否能看出該病例的特別之處?

如果是綜述,是否能看出該類研究的發展脈絡如何?近十年和前十年的區別?

這個能力決定著論文翻譯成敗;可實戰中,又往往被譯者忽視。埋頭翻譯一通後,作者想說什麼都不知道,那我敢斷定,這種翻譯是失敗的。不能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而應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總之,在醫學翻譯領域,這三個條件必不可少的。先天的素質,後天的錘鍊,方可鍛造精英式的醫學翻譯工匠。翻譯匠為何是稱之為 「精英」,這是後話。

作者介紹:

曹永科老師,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醫學英語專業,該專業由著名醫學教育家、留美醫學博士邵循道先生國內首創。學習生涯師從衛生部首席醫學英語顧問、醫學英語教育領軍人物白永權教授。

曹老師從事醫學英語教學與研究多年,翻譯、參編過數部醫學著作,於一流期刊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並以卓越的 SCI 論文譯潤能力享譽業內。曹老師是國內多家醫院、研究機構和學術期刊的語言審校專家,經其妙手處理髮表的 SCI 文章,年均超過百篇,多數為 3 分以上的優秀期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博士英語 的精彩文章:

TAG:醫學博士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