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濟南,不急

濟南,不急

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齊魯大地之上,雲蒸霧潤,一線穿越齊煙九點。古濟水南邊有座城,北跨黃河,南面泰山,這座城的名字叫「濟南」。

沒有一座城市像濟南。

城依水而生,人親泉而居,這是古老的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柳,這是北方的江南。

被孔孟之道浸潤,內斂厚重,這座城氣質中庸;堅守自己的淳樸,含蓄謙遜,這座城頑固不化。

她靜悄悄的,像是在中國新聞版圖上消失了似的。

她從不製造驚艷,不溫不火,不急不躁。

她被新周刊評為「一座鈍感之城。」

這座擁有4500多年歷史的中古之城,由儒家文化的發祥地,變成了如今「土氣的農村、保守的大縣城」。

電視劇《大染坊》里陳小六子說:「濟南那個地方,比較土」。

一條經十路自西向東,浩浩蕩蕩綿延90公里,濟南被戲稱為「堵城」;

霧霾就著楊樹毛子,在呼吸道里竄上竄下,濟南被調侃為「霧都」;

「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是濟南扯不掉的標籤;

外地人眼裡,濟南的冬天有著響晴的日光,老舍是濟南少之又少的代言人。

濟南土么?

土。

土在哪?

土在悠閑老濟南人民早上出門,都要從街頭打碗甜沫兒,卷張剛出爐的燒餅,揣疊報紙,在清脆的自行車聲中開始美好的一天。

晚飯後去趵突泉聽聽快書,或是提個鳥籠子逛珍珠泉、曲水亭街,又或是去黑虎泉溜達,拎個瓶兒打明天早晨煮飯泡茶的泉水。這新打上來的泉水,帶著白色的雜質,冒著凜冽的寒氣,大大地喝一口,爽!

土在本真。沒事吃個油旋,啃口把子肉是件特有幸福感的事兒。他們好一口大蔥卷餅,夜色下擼串喝扎啤;也貪戀一喉甘甜泉水香,盡情享受自然的饋贈。

垂柳依依,泉畔品茗是濟南悠久的傳統。那趴在泉眼旁掬水當歌的孩童,才是這座城市真正的主人。

濟南很土,因為根在土裡。

連濟南市委書記都調侃:「說濟南像個縣城就是這個感覺,它連縣城都不如,就像個農村大市場。」

城市化來臨時,老建築被拆得體無完膚,泉水從「嘴裡的金子」變成了「眼裡的金子」…

於是古老被打破,美好被捲走,真味被腐蝕,只留下回憶偶爾被拿出來緬懷。

濟南保守么?

保守。

保守在哪?

保守在無爭大明湖以南,泉城路以北,方圓十里的老街古巷中,藏著濟南人的無爭和恬淡,這種自我滿足的愜意,就是濟南話中的「恣兒」。

當青煙古道落入一場芙蓉小雨,解放閣外牆柳映著餘暉,拐進百花洲前的曲水亭街,酌一杯小酒,才最能咂摸生活。

保守在謙遜。「三人行必有我師。」濟南人逢人就稱「老師(shei)兒」。骨子裡溫吞內斂的濟南人,與人交往可不含糊,一口一個「老師兒」,就能從古今中外暢談到廟堂江湖。

規規矩矩地問聲好,么事都不是事兒。

保守在熱情外地人初到濟南,應該會被感動到。迷路了,在馬路上隨便問個人,只要他操著一口硬直的濟南話,就恨不得把你送到目的地去。公交車上再擠,只要有老人上車,就一定會有座位。

他們用自己質樸的眼光,擁抱來到泉城的每一個人。

這座城市,沾了濟南人的光。

「我們心裡有個村,名字叫濟南。」看著青島、煙台的崛起,濟南人民似乎習慣了這樣的失落,他們安靜地守望,用自嘲掩蓋隱藏著的無奈與自卑。

2017年11月16日,《人民日報》宣布,濟南摘去「大縣城」的標籤。

濟南一直在行走,也一直在改變,只是這種改變非常緩慢,偶爾停留駐足的人恐怕很難看到。

這是一群愛逛大集的土生土長的老濟南

傳統匠人文化得以保留

這也是一群喜歡洪樓夜市的新濟南

現代商業得以承啟

這裡沒有高低貴賤,全民吃燒烤喝扎啤

這裡有文化也古板,有淳樸也固執

她垂暮又青春

她混亂又從容

她獨特的氣質

註定不會一直沉寂下去

當你離開濟南

帶走的

絕不會有憂愁

不丟傳統,不忘來路,不失本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一家人,什麼最重要?一輩子,什麼最重要?一個人,什麼最重要?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