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補上這一課,再來中國做生意!

補上這一課,再來中國做生意!

GIF

這兩天,「萬豪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美國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萬豪總部。

可是,面對中國人民的怒火以及相關部門的依法制裁,一些在華外企仍以「鴕鳥心態」應對。

有媒體報道,據不完全統計,有約24家外國航空公司官網將港澳台列為「國家」。(1月13日數據)

土耳其航空中文官網截圖。

奧地利航空官網截圖。其英文頁面在顯示台灣時,在其後綴還標註了中華民國字樣。

與此同時,網路上掀起了一波搜查熱潮,ZARA、美敦力、寶格麗、香奈兒、梵克雅寶等,諸多品牌都被曝出存在類似情況。

在法國奢侈品品牌香奈兒中文網站,「聯繫我們」頁面的「國家」選項中,將中國與香港並列。

法國奢侈品品牌梵克雅寶,將香港、台灣都列入「國家」列表。

看來,在華外企要修一修法律課、政治課的真不少。

目前,上述很多企業已被相關部門約談、調查,不少已低頭認錯。但是,一些外企在大是大非面前,卻耍起了心口不一的拙劣把戲。

例如,達美航空搞得一齣戲,也算得上「兩面三刀」的教科書式演繹了。

1月12日,達美航空被網友爆料中文網頁將台灣、西藏列為「國家」。隨後,達美航空在其官網發布致歉信,稱已緊急將該選項改為「國家或地區」,並撤下「西藏」選項。

但隨後有網友發現,這封致歉信只在「簡體中文」版的新聞中心可以看到,「繁體中文」「English」及其他選項的新聞中心均看不到。

更讓人憤慨的是,達美航空宣布整改之後,在其網站語言選擇界面中只有選擇「中國—簡體中文」時,香港才顯示為中國香港。但台灣對應的選項就是台灣。

當選擇「台灣—繁體中文」之後,再打開這個界面就會發現,中國香港又變回了香港。中國還被翻譯成了「瓷器」。

密集犯錯、「假意」道歉,認錯嘴動心不動、整改掛一漏萬,一些外企的無知、愚蠢與傲慢暴露無遺。

「萬豪事件」被曝光後,萬豪集團曾回應稱,這一設置是因為「國際慣例」。美國《紐約時報》12日報道此事件時,還輕描淡寫地聲稱,「在中國做生意的企業中,這種錯誤很常見,而且很容易發生。」

目前來看,外企不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情況確實普遍存在。但是,對這種「容易發生」,我們決不容忍。

「碰瓷」的外企們,為何不知悔改?說到底,還是因為其違法的代價太低了。

「中國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為寬廣的胸懷,但我們的眼睛裡也決容不下沙子。」

在「萬豪事件」發生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法律為準繩,相關部門迅速行動,既亮明了中國主權神聖不可侵犯的堅定立場,也體現了依法治國的法治精神。

此次一連串事件也是一個好的契機,我們期待相關部門不手軟不含糊,嚴正執法、堅決懲處,好好給這些外企補補課,讓它們長長記性。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所言,

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也應當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遵守中國法律,尊重中國人民民族感情。這也是任何企業到其他國家投資興業、開展合作最起碼的遵循。

公道君(ID:bjrbplu)則想說,

如果做不到這最基本的一點,請離開中國。

GIF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發布或推送的所有內容,除註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歡迎合作,拒絕剽竊。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後台聯繫。

本期編輯:晁星

原創新媒體製作人員:晁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公道 的精彩文章:

「兩年督遍全國」,搞好監督就要動真碰硬利劍出鞘

TAG:北京日報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