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李公麟和他的繪畫大殺器

李公麟和他的繪畫大殺器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安徽龍眠山

安徽龍眠山傍偎桐城古城,蜿蜒俊逸,主峰擎天,餘脈東去,宛若游龍潛水,直通長江。明許浩詩云:「大小二龍山,連延入桐城;山盡山復起,宛若龍眠形」。

龍眠紫氣,生髮萬千氣象:兩脈逶迤,峰迴路轉,不事張揚的翠竹、花草和松柏,清澈見底、永遠向前的溪水,一個石塊、一滴水珠,彷彿都有靈性。

龍眠山雙溪築有龍眠山莊草堂,曾隱居此間的康熙朝宰相張英題聯:

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

山水花竹無恆主人得雨便是主人

康熙曾賜其堂屋一幅楹聯:

白鳥忘機看天外雲舒雲卷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開

還有張廷玉「手托萬里江山」的豪情壯志。

龍眠山莊圖

曾經這裡吸引了黃庭堅、蘇東坡、蘇澈等名人雅士慕名而來,並留下了一定數量的詩文佳作。在這裡誕生了大小宰相張英、張廷玉,以及聲名赫赫的「桐城派」,這一切皆源於——「宋畫第一」的李公麟也即因山而名的李龍眠。

李公麟畫像

李公麟1049年生於安徽桐舒州。字伯時,號龍眠居士(1049-1106)。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進士。中國封建社會典型的文人士大夫。

其家裡為舒城大族,家世業儒。其父李虛一曾舉賢良方正科,任職為大理寺丞、獲贈左朝議大夫,喜好收藏法書名畫近視等。李公麟自小受其父影響,耳聞目濡,開啟了他的藝術之門。

因桐城郊外有一龍眠山,李公麟在此築龍眠山莊而長居於此,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

《麗人行》局部

神宗熙寧三年中進士後,歷泗州錄事參軍,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好古博學,長於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一生勤奮,作畫無數,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

人物、道釋深得吳道子旨趣,運筆如行雲流水,造型正確,神態飛動;山水氣韻清秀,得王維正傳;著色山水追李思訓心法;畫馬過韓干。

能集諸家之長,得其大成,師法自然,大膽創新,自成一家,被後代敬為第一大手筆、百代宗師。

其代表作品有:《臨韋偃牧放圖》、《免胄圖》、《維摩詰像》、《十六小馬圖》、《龍眠山莊圖》、《輞川圖》、《九歌圖》、《洛神賦圖》、《草堂圖》、《蓮社圖》等。《宣和畫譜》記載有他的一百零七幅作品。

由於歷史原因,他的繪畫作品能遺留傳世的鳳毛麟角,其中大部已流落海外,很多無從得以欣賞到真品原件。

李公麟臨摹李贊華《東丹王出行圖》

李公麟對於古代的美術修養極深。對古器物和古文字具有知識,曾摹繪古代的銅器並加以考訂,他參加了整理皇家收藏的古器物的工作。

對父親李虛一收藏古代畫跡一一進行臨摹,並且也臨摹了很多他人收藏的名跡。保存了很多自己臨摹前代名畫的副本。

他的繪畫才能,首先表現在他的題材的多樣性上。他擅長鞍馬、佛像、人物和山水。他在臨摹古人名跡中掌握了眾多繪畫技法,而越出古人的成法。

他的畫尤其是以白描技法的工筆人物畫,是北宋時期文人畫的經典,也是白描技法在中國繪畫史上發展的豐碑。其掃去粉黛、淡毫輕墨、高雅超逸的筆法,被後人稱為「天下絕藝矣」。

李公麟人物畫主題鮮明,這與當時詩文文化息息相關。李公麟既具文人的身份,又兼專業畫家的功力,「刻意處如吳生,瀟洒處如王維」,將文人畫的涉及範圍進一步開拓至人物、鞍馬等畫科,使之由此前的宣教功能,轉而具有賞悅性質,對文人畫的全面推進以及中國繪畫藝術的整體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白描手法以及構圖方面的藝術性,都能夠體現出繪畫作品中的寫意性。他的白描呈現為奇巧婉約的小趣味,注重向內沉潛、表現內斂之力,體現了宋代人物畫的審美風尚。

他不只是簡單地完成一種線描創作形式的創造,更在於他完成了一種可以取代宗教的、政治的、新的審美風尚,使人物畫從此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

《五馬圖》

李公麟傳世繪畫中最為傑出的作品

畫中五匹馬體格健壯,雖毛色不一,姿態各異,但顯得馴養有素,極其溫順。五個奚官則因身份不同,或驕橫,或氣盛,或謹慎,或老成,舉手投足,無不恰如其分。

李公麟雖由吳道子入門,但其線描功夫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其「行雲流水」般的線條,飄逸而行止如意,非常具有質感。馬的輪廓,似乎感覺得到其骨骼肌肉,略加烘染後,又似乎能感覺到其皮毛、斑紋。

人物的面部刻畫很簡單但結構異常準確,狀貌極其生動,鬚眉之間,不但可視,其年齡、身份、民族,甚至從表情可以窺其內心。

衣褶自然是線描最優美之處,流暢圓潤而又凝練勁挺的線條,造型精美。畫中雜木、坡石的筆致初具文人逸趣。後人推其為宋畫中之第一。

《西園雅集圖》

這是自蘭亭集會後中國古代史上最牛逼的

發生在北宋的一次大咖雲集的聚會

駙馬王詵(字晉卿)在西園宴集,以蘇軾為首的十六位文人高士,並一起談禪論道,吟詩作畫。他們是:蘇東坡、王晉卿、蔡天啟、李端叔、蘇子由、黃魯直、李伯時、秦少游、晁無咎、張文潛、鄭靖老、秦碧虛、米芾、王仲至、圓通大師、劉巨濟。

畫中之人或揮毫用墨吟詩賦詞、或扶琴唱和、或打坐問禪,每個人的表情動態皆栩栩如生、動靜自然。

人物衣紋草石花木,每一筆線條都處理得十分精緻,遊動的墨線節奏率然朗快、迂迴蕩漾。

整幅畫面瀟洒、雋逸、焉然欲絕。雅集留下了米芾的文章《西園題記》,更留下了名畫《西園雅集圖》,其素材,仇英、張大千等畫家臨摹不衰。

《賢己圖》

這是李公麟人物畫傑作之一

《賢己圖》原作已不知流傳何處,但其繪畫技巧從《明皇擊球圖》上可窺見一斑

李公麟不只是馬畫得十分出色,人物也畫得十分精彩,不論個性特徵還是神態表情。他的人物畫不再講究色相的俏麗,而重在表達對象神情氣韻,於行筆用墨等方面傳達出文人的意趣。

《賢己圖》是一幅表現賭徒的人物畫:一群賭徒圍著一個小盆擲「骰子」,正中小盆里的五個骰子都已顯出點數,還有一個骰子尚在盆中旋轉未定。桌子旁幾個賭徒神情緊張,若坐若站,其中一個神情特別緊張,俯身急待旋轉的骰子現點,似乎全局勝敗就在此一子了。整幅畫充滿著緊張氣氛,人物表現惟妙惟肖。

關於《賢己圖》的小故事

《賢己圖》幾經轉手,最後為著名詩人黃山谷所藏。一天,秦少游來到山谷家作客。閑聊之際,黃山谷將自己收藏書畫取出觀賞,秦少游特別喜歡其中的《賢己圖》。

畫中的生動人物形象很吸引人。但又對畫中有些人物神態感到不解,便問山谷:「畫中的站立呼喊的那人在呼喊什麼呢?」

黃山谷雖善於鑒賞書畫,但平常卻很少注意到這種細節,當下兩人反覆捉摸站著那人的表情,作出種種假設,但始終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恰巧此時蘇軾來訪,人還未坐下來,黃山谷便乘將畫遞給蘇軾,請他解答。

蘇軾看了一下,不假思索就說:「這個問題不是很簡單嗎?那站著的是福建人,他在呼喊『六』。」

這一下把黃山谷、秦少游兩人弄得更加糊塗。蘇軾接著說:「這不是很清楚嗎!你們好好看,盆中的五個骰子不是都現六了嗎,站立的那個再喊出一個『六』,不就是正好得個『滿堂紅』嗎!至於為什麼那人張著嘴喊『六』!因為天下語音喊六字都是合嘴的,只有福建口音是張開嘴的,所以我判斷他是福建人。」

黃山谷、秦少游聽了蘇軾這樣一說,連連點頭稱讚蘇軾的生活知識如此淵博,平常在生活中連這樣枝節現象都不肯放過,不愧為當代「詩聖」。

對李公麟的畫品,更推崇備至,對生活觀察得那麼深入細緻,表現得那麼準確,實為繪畫中所罕見的。

《維摩詰像》局部

在中國繪畫技法中,線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純用線條和濃淡墨色描繪實物的白描畫法,可以說是線描技法發展的最高、最純的階段。

而李公麟正是在這藝術浪尖上的弄潮兒,他使白描技法成為後人學畫所遵從的樣板典範,「猶如群龍之首」,千百年來代代相傳。

蘇東坡稱其:神與萬物交,智與百工通。

清初大家孫承澤評李公麟:自龍眠而後未有其匹,恐前世顧愷之、陸探微諸人亦所未及也。

而鄧椿在他的《畫繼》里說:吳道玄畫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觀之,伯時既出,道玄詎容獨步。

文字圖片由「雲上文化」編輯

說不完的畫里畫外

品不盡的文氣墨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宋式咖啡,當手沖咖啡遇上七湯點茶

TAG:雲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