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五代機研製的「舍」與「得」

五代機研製的「舍」與「得」

2017年10月31日,綽號「心神」的日本先進技術驗證機在岐阜基地進行了第三十二次正式試飛,樂觀估計其將在2018年年中結束試飛計劃。

「心神」雖然只是日本防衛省研製本國五代機的「序幕」,但卻是整個東亞在2011年殲-20原型機首飛之前看起來離五代機最近的一個項目。那時,「心神」被當做是日本「敲打」美國以期獲得F-22的手段之一。不過,當殲-20試飛以後,各國的心態卻悄然發生了變化。

在殲-20之後,日本悄然啟動了一大批包括大推力發動機、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在內與五代機相關的技術研究項目,其對五代機的思路也從研製「心神」驗證一下五代機技術進一步變成研製一款正式的五代機。

日本X-2「心神」隱身驗證機

此外,亞洲的其他國家也啟動了各具特色的五代機項目,試圖獲得符合本國需求,且價格上更具競爭力的戰機產品。

印度五代機

仍處於研製初期

印度在五代機領域裡可算是亞洲國家裡比較有雄心壯志的,也是在五代機研製上少有的聯合研製與本國研製並舉的國家。印度一方面與俄羅斯簽約共同研製FGFA重型戰鬥機,另一方面則在本國啟動了下一代中型戰鬥機MCA的研製。

不過,目前來看,印度在這兩個項目上都進展得不太順利,前者因為俄羅斯在項目中的霸道和印度對自己「出錢買不到技術」的不滿,目前暫時處於擱淺狀態,而後者則因為印度本身沒有任何的技術基礎,目前還停留在發動機、雷達等子系統的研製初期,至於總體項目則只有一個縮小比例的風洞模型而已。

印度與俄羅斯共同研製FGFA戰鬥機設想圖

印尼和韓國五代機

研製比較務實

相比起印度的「雄心壯志」,印尼和韓國聯合進行的所謂下一代戰鬥機研製項目(KF-X)就務實得多,從最開始就明智選擇雙發布局,迴避了本國難以製造P135等級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技術瓶頸,同時只保留機腹一個彈艙,從而儘可能保障飛機的機動性和超音速飛行性能。

至於更加務實之處,則是韓國在發現機腹彈艙設計對戰機性能造成過大「拖累」之後,乾脆刪去了這一結構,改為將空空導彈保型掛載在機腹下方的布局。儘管作為一款五代機,內置式彈艙早已成為其「標配」,韓國的這一改進無疑讓KF-X直接從五代機降級成最多四代半,但對於韓國軍隊來說,在本國還有近200架二代/三代戰鬥機亟待更新,而又不大可能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領域取得決定性技術突破的情況下,這種降低技術難度以加快研製進度的決策,是最能解決主要矛盾的。

印尼和韓國聯合進行的KF-X戰鬥機設計模型

日本新戰機或難逃

「誕生即落後」命運

相比之下,日本自衛隊遇到的問題要更加複雜,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日本在有關五代機的各項分系統技術領域的積累比印度和韓國要踏實得多,因此,更有可能通過推進本國研發來解決問題。於是,我們看到了日本在航空工業領域「全面開發」五代機研究領域的各項高難科目,甚至連最難的航空發動機都上馬新型號開展預研。

但與日本在單項技術上的雄厚積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在複雜大型系統研製上嚴重缺乏經驗。雖然日本號稱研製過F-2這樣的四代戰鬥機,但參照美國提供詳盡資料的F-16修改設計與完全進行本國設計在技術難度上是兩碼事。

儘管日本的確可以在逐漸研製中積累五代機的研製心得,並最後真正製造出可以實戰化的五代機,但對於一個在研製五代機上腳步略慢的國家,在中美俄五代機都有實機的時候才開始啟動子系統的開發,再考慮到五代機研製所需要的巨額投入,如果日本在項目研製上還一直拖沓,其五代機將難逃「誕生即落後」的尷尬命運。(看世界)

日本X-2「心神」隱身驗證機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美媒:美軍網路部隊全面形成戰鬥力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