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閃耀青春的殉國者

閃耀青春的殉國者

前兩日,去看了《無問西東》。這部電影顯然在一些具體的技術處理上還有這樣那樣的缺憾,但這絲毫不能掩飾她散發出來的家國情懷的光芒。其中,王力宏飾演的棄筆從戎,投身空軍壯烈犧牲的沈光耀一角,尤令人扼腕。

今次我的小文,倒無意去剖析電影,發表感懷。看罷電影,令我想起一段歷史,抗戰時期中國空軍的悲壯和那些年輕人迸發出的高貴精神。這兩日略作盤點,不妨重溫。

1937年8月14日,淞滬會戰爆發次日凌晨,中國空軍出動飛機76架次,轟炸了日本人在上海的司令部、碼頭、倉庫和艦船。這讓驕傲的鬼子惱羞成怒,他們決計無法想像羸弱的中國空軍竟然會主動出擊。當日,日本鹿屋航空隊18架轟炸機從台北基地出發飛向上海,他們報復的目的地是杭州筧橋機場。筧橋中央航校,是中國空軍唯一的碩果,搖籃,日本人的目的顯示是為了將中國空軍直接扼殺。

倉促迎戰的中國空軍再次讓日本人慌了神——不到30分鐘的空中搏殺,日本空軍被擊落3架飛機,擊傷1架,而中國空軍無一損失。兩個小時後,杭州和上海街頭的報紙就搶發了號外: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

8月15日,惱羞成怒的日軍從馬鞍群島附近的「加賀」號航母再次起飛了16架轟炸機和29架戰鬥機,再次奔襲筧橋機場。中國空軍再次迎戰,當天又打下17架日本飛機,8月16日又擊落日機8架。

在這樣一個「大日本帝國巨大的恥辱」面前,木更津航空隊聯隊長石井義大佐剖腹自殺。

但這顯然並不是中國軍人徹底揚眉吐氣的開端。

中日空軍力量對比懸殊,日軍91個飛行隊擁有各類戰機2100架,而中國總共只有300架。更可怕的是,日軍已經形成了完備的飛機製造和更新技術,中國所有的飛機都需要從外國採購,打落一架就少一架。每一個中國飛行員最終的結局只有一個——以身殉國。

讓我們記住以下這些閃耀著光輝的年輕人的名字吧。

高志航,1907年出生於吉林通化,13歲時考入奉天中法學校,後進入奉系的炮科學校。1922年,張學良改組軍隊,決定大力發展空軍,從國外買了120架飛機籌建空校,並從炮科學校選拔了18名學員到法國留學,學習飛行技術。身高只有167CM的高志航落選了,他用法文給張學良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張學良最終同意了他的請求。

1927年,19歲的高志航學成歸國,任東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軍不發一槍退入關內,高志航大受刺激,隻身一人來到關內,找到了當年同赴法國的同學,現已是國民黨軍政部南京航委會航空大隊長的邢鏟非。經他介紹,高志航來到杭州筧橋中央航校。他用超出常人的刻苦訓練,掌握了國際一流的飛行技術,很快成為空軍教導縱隊的少校總隊副。

1937年8月14、15、16日,連續三日,高志航率領的中國空軍連挫日軍,名聲大震,國人士氣大漲。但中國飛機越打越少,只得從蘇聯秘密購買。當年11月,高志航受命到蘭州接收從蘇聯購買的飛機,並於11月28日轉場至河南周口機場以備飛赴南京支援前線。

但這個情報被日本人截獲。11月28日清晨,數十架日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周口機場,對新至的中國軍機狂轟亂炸,高志航試圖衝進機艙升空迎敵,但卻和這批飛機淹沒在一片火海。

殉國者高志航,時年30歲。

樂以琴,被譽為空中趙子龍,一人擊落過8架日機。在南京保衛戰中,與佔有董明德駕駛僅存的兩架飛機迎戰,被擊中後跳傘落地身亡,年僅23歲。

李桂丹,「八一四」空戰中擊落第二架日機的王牌飛行員。1938年武漢保衛戰中,在擊落3架敵機後被擊中油箱,機毀人亡,時年24歲。

劉粹剛,一人擊落過11架敵機。1937年10月,在支援山西戰場夜航時,為了保全珍貴的飛機不肯跳傘,最終撞上了高平縣魁星樓不幸隕難,時年24歲。

陳懷民,在1938年武漢「四二九」空戰中,飛機中彈起火,但他放棄跳傘,與當時日本王牌飛行員高橋憲一的日機相撞,同歸於盡,時年22歲。

沈崇誨,亦即《無問西東》中沈光耀的原型,1911年出生於官宦世家,18歲時考入清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畢業後赴綏遠(今內蒙古)工作。九一八事變後,沈崇誨從綏遠返回北平報名加入了中央航空學校,成為第三期轟炸科學員。1937年8月19日的淞滬戰役中沈崇誨壯烈犧牲,時年26歲。

在不少歷史記錄中,也包括這部電影中,甚至在清華大學的官網上,都描寫了沈崇誨駕機撞擊日軍旗艦「出雲號」的壯烈場面,但在真實歷史中,撞艦這一環節,更多是出於宣傳需要而衍生出來的場景。事實上,當事艦艇「出雲號」不但沒被撞沉,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還在上海擊沉了拒絕投降的英國炮艦「海燕」號,直到1945年才在守護日本本土的戰役中被美軍炸沉。

根據台灣當局公布的史料來看,沈崇誨駕駛的飛機失蹤,事後證明失事身亡。但無論沈崇誨如何殉難,他都對得起中央航校校園裡被鐫刻在石頭上的那句誓言:「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曆數這些在筧橋航校的年輕人,他們同學之間最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同年入校,同年畢業,同年殉國。

他們風華正茂,大多有著良好的家世和教育背景,卻在國破山河殘的絕境中,選擇了棄筆從戎,選擇了以身殉國。他們留給後人無盡的敬仰,他們的生命綻放著最絢爛的光彩。

生於和平年代,我們目睹著這個古老的國度再次走向復興,我們不能忘記在過去一百多年間,獻出自己生命的年輕人。那段歷史,決計不能忘記,這些動人的名字,決計需要銘刻。

當下的我們,有時候面對的世界真是可笑:造一部不一定好用的手機就敢厚著臉皮叫情懷,我一度抗拒用這個詞造句。大眾熱衷於談論的話題是婚外情,是肚臍以下三寸和別人家的閨房——但這也正是數千年人類歷史中俗人最喜聞樂見的——所幸在當下,有這樣一部電影,穿透一百年,關注那些年代年輕人的困惑與突圍,讓這個面目可憎的世界還不至於全軍覆沒,幸甚。

只是,普通人,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去接受這種遠超出普通人敢於承擔的崇高。這或許就是生命在歷史中的份量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