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是偉大的技術革命?還是擊鼓傳花的金錢遊戲?

區塊鏈是偉大的技術革命?還是擊鼓傳花的金錢遊戲?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布「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商業人物」只願與尊重知識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

作者:何思妤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不就是徐小平發了個微信嘛,你把『區塊鏈』換成微商、互聯網、共享經濟試試看,那段話都能用得著。」

時隔數月後,筆者再次約談了昔日的山寨幣群主劉海,如今,他加入的山寨幣群不再以無限幣(IFC)為中心,而是徹底分散開來,林林總總不下百餘個。

關於區塊鏈,志得意滿的劉海似乎想一語道破天機:「區塊鏈有一定的技術價值,也就是所謂的分散式數據存儲,加密演算法,點對點傳輸,這些技術實際上都已經比較成熟了,但對於投機者而言,商業價值除了炒作,恐怕很少。」

他輕描淡寫地說,「你知道每天有多少所謂的區塊鏈貨幣上架嗎?隨隨便便找個人修改一下代碼,就可以發布總量幾百億的區塊鏈貨幣,一天下來,就能多出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的山寨幣,這不是泡沫是啥?」

然而,無論這一次劉海對虛擬貨幣多麼悲觀,區塊鏈這一概念隨著前幾日徐小平振臂一呼還是徹底火起來了,並迅速站上了2018年的第一個風口。

大佬入場

「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這是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對傳統的顛覆,將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得更加迅猛、徹底……」

對於徐小平的跑步入場,薛蠻子懟道,「打了雞血似的,太亢奮了」,可是他自己在過去一年卻投資了20個區塊鏈項目。

也有投資人不看好區塊鏈。近日,朱嘯虎在朋友圈發文稱,金沙江及他本人不會參與任何ICO項目,並表示99.99%的ICO項目都是惡意詐騙。吳世春也發聲明稱,不替任何ICO及硬分叉背書,並表示,在討論區塊鏈時會覺得某些產品融錢思路牛逼,不代表給予投資建議。

還有大佬保持中立態度。高盛CEO表示,對於比特幣的前景,大家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加以觀察,並需要更多的細思熟慮。時間最終會告訴大家比特幣究竟是一項偉大的革命還是只是一次失敗的試驗。

德勤中國區塊鏈發起人秦誼認為,整體而言,目前區塊鏈技術尚處於萌芽期,很多項目尚未落地,經不起不切實際地追捧或棒殺,也經不起各種未經證實的炒作和貼標籤,只有在尊重成長規律的前提下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培育才能使其逐漸成熟。

儘管各方觀點不一,但是在這場瘋狂而又夢幻的財富故事中,從國內投資大佬李笑來、徐小平、蔡文勝等人布局加持,到BAT、迅雷、人人網乃至於A股系列概念股押寶入場,區塊鏈一時間風起雲湧。

老牌互聯網公司迅雷率先將區塊鏈技術投入應用。此前,迅雷多次轉型未果,到了2017年年中,迅雷CEO陳磊為了擴充自身CDN,即內容分發網路(可簡單理解為獲得更多寬頻資源),發行了一種名叫玩客雲的小設備,鼓勵用戶貢獻剩餘的帶寬資源,從而獲得區塊鏈技術獎勵的虛擬數字資產——玩客幣。

在接受騰訊深網採訪時,陳磊曾經解釋過自己的初衷,「玩客幣是類似於積分回饋,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用戶獲得獎勵的幣之後,使用迅雷體系內的各種服務,並不是用來交易的。」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這一降低帶寬成本的小措施被黃牛黨盯上,硬生生說成是有上市公司背書的中國版比特幣。

一時間,無人問津的迅雷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一台官方售價為399元的設備在淘寶上炒作到2600元以上,而玩客幣的價格也暴漲數十倍。

更為巧合地是,玩客雲業務推出僅僅數周,中國監管部門強勢叫停ICO以及國內虛擬貨幣交易所,而玩客幣恰好從未有過ICO行為,不在政策調控範圍內,繼而迅雷股價一漲再漲,自去年10月到11月間,股價完成了4美元狂飆到27美元的驚人蛻變。

受到迅雷啟發的公司還不止一家,比如已經走過百年,老態龍鐘的柯達宣布進軍區塊鏈發行柯達幣,據稱,柯達幣是「一種以圖片為核心的加密貨幣,將助力攝影師和代理機構在圖像版權管理上有更多的控制權」。公告發布當日,股價暴漲119.36%,收報6.80美元。

事實上,A股中發聲宣布試水區塊鏈而股價暴漲的公司並不在少數,1月11日,中國證券報梳理了一個長長的名單:

可以看出,這些公司2017年主營業績大多較差,用港股的話講堪稱仙股,然而只因其發聲進軍區塊鏈,股價就扶搖直上,頗有2000年互聯網泡沫期間,主營業務八竿子也打不著互聯網的公司冠上.com的效果,一旦宣布試水互聯網改革,股價就嗖嗖暴漲。

此外,在公司熱炒區塊鏈概念的同時,有不少大股東趁機套現讓散戶接盤,比如飛天誠信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股人黃煜累計減持股數506.95萬股,估算減持市值為9371萬元。

有意思地是,當大多數概念股公司僅僅是發聲試水區塊鏈,還未來得及有真正發行代幣的實質行為時,沉寂已久的人人網宣布既將發行10億枚人人坊,其中40%將用於私募,25%用於RR Coin基金(該基金負責技術開發及平台運營),15%的代幣給予市場運營和研發團隊,還有20%的代幣用於社區商務合作。該消息一經傳出,兩日間股價暴漲近76%。然而好景不長,1月8日,鏈科技從知情人士獲悉,監管部門已經約談人人網,目前RR Coin項目已經確定翻車,私募正在通知退幣。

禍不單行的不僅僅是人人網,1月1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防範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特別點名迅雷「鏈克」,稱其本質是一種融資行為,是變相ICO。文章還稱:「發現涉及非法金融活動的,可向有關監管機關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舉報,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可向公安機關報案。」受此影響,迅雷股價暴跌近30%。

技術探索

不管是否願意承認,這一輪區塊鏈的熱潮,不是源於大眾對全新的加密編程技術有太多嚮往,而是幣圈老黃牛們對比特幣以及身後無數虛擬貨幣的炒作,這種炒作需要華麗的衣裳,恰如P2P騙局背後需要互聯網金融創新這層糖衣包裹,而區塊鏈這個高坐雲端的辭彙生逢其時。

事實上,在大佬們站台區塊鏈虛擬幣時,真正探索區塊鏈技術落地的嘗試卻鮮有人關注。

2016年3月,阿里集團與普華永道展開合作,宣布將應用「區塊鏈」等新技術共同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同年10月,阿里宣布採用名為「法鏈」的區塊技術,推出基於阿里雲平台的郵箱存證產品,通過在法鏈上備份,衍生出具有法律效應的數字證據郵件。

騰訊使用了區塊鏈技術構建開放服務平台,用以解決商業企業間的信任問題。美圖早已布局區塊鏈,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美妝電商的正品問題。華為首席安全架構師黃連金在公開演講中透露,華為也要把區塊鏈技術投入在存儲技術中。

在金融方面,2016年5月,微眾銀行在深圳參與發起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金鏈盟,涉及銀行、基金、證券、保險、股權交易所、科技等六大類行業的區塊鏈生態。而目前已擁有4億5000萬移動錢包的螞蟻金服則希望未來10年服務20億客戶,嘗試利用區塊鏈技術簡化其財務流程。據百度金融官方透露,百度區塊鏈平台「BAAS」已支撐超過500億元資產的真實性問題,成功應用於信貸、資產證券化、資產交易所等業務,未來將在無人車、物聯網、分治計算、AI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360也是跟進者之一,360金融日前低調成立了360金融區塊鏈研究中心, 並上線了「比特社區」的官網,將建設 「區塊鏈+金融 」的新模式。

在智慧醫療方面,萬達集團在一些試點城市嘗試利用區塊鏈分散式賬本的特點記錄醫院,醫保和商保數據,在完成看病的同時,保險公司可依據這些賬本完成全部的費用賠付,而患者無需墊付高額醫療資金。此外,萬達還將區塊鏈技術引入股權、債權、商品以及各類場外交易,進而打擊造假交易,提升支付效率,降低對賬成本。

另外,IBM、甲骨文、微軟等國外大公司,也紛紛認識到這項技術的巨大潛力,並前仆後繼地展開各種區塊鏈技術應用。

1月4日,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其Facebook個人主頁發布主題為「個人年度挑戰」的長篇博文,明確表態將探索加密技術和虛擬加密貨幣在Facebook中的應用。

甲骨文雲平台高級副總裁Amit Zavery表示,「在傳統的資料庫系統中,只有一個數據副本可供各方參考,但是區塊鏈的分散式特性就意味著所有節點現在都擁有數據副本。這就將增大對企業的數據存儲要求,尤其是那些交易速度通常很高的行業中的企業。」

認識到區塊鏈雲服務價值並非甲骨文一家,其競爭對手SAP SE早也布局。另外,據彭博社報道,IBM和微軟已經佔據了總規模超過7億美元的區塊鏈產品和服務市場的最大份額,而事實上,微軟在2014年就將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可以在Windows、Windows Phone及Xbox平台購買應用、遊戲與視頻等內容。

可以看出,區塊鏈技術的門檻並不低,應用於現實場景的路還很漫長,即使是最適用的金融、農業、食品追溯場景,區塊鏈技術的探索時間還相對較長,至於最終是否能盈利還不得而知,因此當下一些投資機構的評價指標還停留在評估其是否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如果業務單一,將很難具有想像力。

另外,根據常識,任何一項技術都不可能適用於所有公司,更不可能因為公司宣布採用某項技術,業績就立刻翻轉,前景迎來曙光,人工智慧尚且如此,更何況不確定性如此高的區塊鏈呢。

財富遊戲

想像一下這樣一個場景,假如區塊鏈上沒有衍生出可以炒作的虛擬貨幣,僅僅作為一種分散式記賬存在,就技術價值而言,會比上一波的人工智慧更火嗎?而這場遮天蔽日,硝煙正濃的戰場還會有那麼多互聯網大佬,甚至廣場舞大媽入場嗎?

答案是否定的,區塊鏈並不比人工智慧高級,但比特幣的暴富神話驅使各方在各自的戰壕里厲兵秣馬,有了迅雷玩客比暴漲百倍的傳奇,也就有了人人網欲推出人人幣的東施效顰,更有了無數企業為各自科技屬性渲染加碼,大戰前的濃濃硝煙迎面撲來,嗆人心肺。

事實上,無論人工智慧多麼激動人心,多麼具有時代顛覆性,普通人都很難參與其中。但區塊鏈不一樣,只要能購買一串串數字貨幣,彷彿就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並擁抱了未來十年的財富。此刻,大多數人懶得去看一本本完全讀不懂的白皮書,更不可能嘗試去理解一串串晦澀難懂的代碼,他們只關心背後一個個數字貨幣暴富的神話。換言之,區塊鏈之於數字貨幣的基石作用已被綁架,人們堅信區塊鏈火了,數字貨幣必然漲價。

這一刻,區塊鏈信仰,來自於昔日新幣上市後必然上漲數十倍乃至於上百倍的舊規律,而不安,來自於規律的黯然失效抑或陽線後的暴跌。與此同時,即使是昔日口碑最好、把關最嚴的火幣網現在也是一波波的新幣不停上架。

不必說新入幣圈的嫩韭菜們,即使是老油條心裡也有些急了,這種搞法,莊家入場的速度還趕不上新幣上架的速度,過去是韭菜太多,騙子不夠用,現在是新幣太多,莊家不夠用,這情形讓整個幣圈沖斥著一種不祥的妖氛。

首先是一個又一個的群被封號,其次是近一周區塊鏈的火爆沒有帶動數字貨幣的高漲,反而是大範圍的下跌,雪上加霜的是,群內傳來各種小道消息,這輪數字貨幣的暴跌是韓國司法部討論要徹底關閉數字貨幣,其中就包括全球第二大數字貨幣交易所Bithumb,然後是迅雷被點名,玩客幣價格攔腰折斷,人人網推出的人人幣翻車,區塊鏈貨幣一時間脆弱至此。

據劉海介紹,「最近群里湧入不少以前做基金,股票的新人,他們利用之前頻繁短線的波段操作,一個月辛辛苦苦賺了50%以上,還沒來得及高興,一天之內,就直接下跌40%,這幫人緊張的不得了,吃飯看幣,路上看幣,睡前尤其緊張,害怕一晚上就跌倒解放前,睡醒第一件事還是看幣,每天看幣的次數至少十幾次,心情因為價格起起落落,工作分心,得不償失……」

事實上,參與投機的跟風黨不僅僅是幣圈的普通人,在這場數字波動的遊戲中,普通投機者看到的是K線上數字上躥下跳,這對喜歡「多巴胺」刺激的人是一種另類的享受,而對於主營業務一塌糊塗的公司而言,大股東畫個餅就能將垃圾股爆炒高位變現,即使日後此路不通,大不了低價回購,賺足差價,這無論如何也可算作一筆很划算的生意。

對於大多數投機者而言,區塊鏈帶來了皆大歡喜的局面。而對於那些不以發行代幣為目的,認真做事的企業家們,區塊鏈研發倘若一切順利,賦予了先發優勢,那麼自然會在後期的競爭中消磨掉那些根基不穩的對手們。即使情況再差一些,無非是一個概念探索失敗,技術上未曾帶來真正盈利,又或者成為當代鬱金香泡沫,這就類似於倫勃朗的畫,從一個賣家手裡傳遞到另一個買家,歷史規律如此循環,價值多大,完全取決於無窮無盡的市場炒作而已。

事實上,一方面人類永不停歇地探索新的技術改變時代,而另一方面,人類的貪婪從未有過休止。是泡沫,就終究有破滅之時,而人性的貪婪卻不曾消減,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依舊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人物 的精彩文章:

任正非的1988年 周末薦讀

TAG:商業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