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曠視科技印奇:「免費戰」對我們影響不大

曠視科技印奇:「免費戰」對我們影響不大

2017年,對企業家們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會。和每年一樣,我們在2017年年底採訪了70位各行各業的商業精英,用他們的視角解讀這一年。

採訪名單中有互聯網巨頭的CEO,也有風頭正勁的創業公司的創始人;有網紅企業家,也有略顯神秘的商界大佬;有在中國打拚的跨國公司高管,也有在外企的中國老大。

我們試圖通過他們的答案,來窺視並記錄中國最重要領域的重要變化。以下是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的自述。

採訪整理|四月

編輯|趙艷秋

對於曠視而言,我們每年都有一個聚焦的關鍵詞,2017年是「安防」。2016年,我們的關鍵詞是互聯網金融,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95%的頭部客戶都在採用曠視的方案。2018年,我們針對機器人領域的進展將會公布。

曠視在安防領域扮演的角色是為公共安防網路和終端賦能,我們提供了「雲+端」的解決方案,智能人臉抓拍機已經更新到第三代,整套系統在全國26個省市的公安系統中落地,累計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超過3000人。

我們也看到,手機智能領域,真正發力是在2017年。其實最早在2011年,我們就探索過和手機應用結合的可能,目前,攝像頭及其應用已經在智能手機產業處於核心地位。2017年下半年,iPhone X推出刷臉解鎖功能後,手機廠商對於刷臉解鎖的需求增長很快。我們已經為小米、鎚子、榮耀、vivo、美圖等廠商提供了完整的人臉解鎖方案,這需要和手機硬體做深度整合,具備技術門檻。

最近大家在談百度的「免費戰」,覆蓋語音和人臉識別服務。我並不認為免費就能一往無前。最終還是要看產品是否具有差異性,客戶群體是否對價格敏感,以及該領域內的技術壁壘縱深程度是否足夠。更進一步,安防行業還是一個線下行業,所以互聯網巨頭並無優勢。

在我看來,技術商業化的規模大小還取決於價值方案的重要性。比如在手機生態里,如果能成為零部件式的存在,廠商必然願意按照出貨量來提供技術服務費用。如果議價能力不足,很可能是技術方案還無法做到無可取代的地步。

曠視已經成立7年,從最早一家偏學術研究型團隊到現在的商業化市場化公司,這其中必然有所取捨,我一直堅持在技術信仰和價值服務中尋求平衡。正因為曠視在不斷深挖行業,我們才體會到自身的底蘊不夠,強調打實基礎技術。

為此,2017年我們設立了學術委員會,邀請姚期智院士、鄭南寧院士作為曠視學術委員會的顧問,同時我們也在和西安交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一流學府建立聯合實驗室,希望和學界走得更近,保證產學研的前沿性。

但不可否認,AI技術公司需要依靠商業和產業驅動,只顧悶頭做學術研究是無法看清市場需求方向的。因為這波AI浪潮跟產業緊密結合,推動產業升級改造必然需要資本。但公司的基礎又不能只有資本,一定是與業務和客戶價值導向相結合,反向推動公司的整合和效率提升。

我們沒有把IPO當作一件很重要的事,我覺得就像是融資,是一家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過程,並且一定是用來推動業務發展。

互聯網的本質還是優勝劣汰,如果對手在這個層面表現得十分激進,那我認為雖不至於跟隨大流,但至少你要有回應。這是一種偏防守型的戰略,證明我們在資本層面的能力並不弱。

2017年AI行業的競爭加劇,但我們心態上比較從容。從曠視成立至今,我們的對手已經換了好幾波。在宏觀層面,AI技術公司和傳統行業的競爭大於技術公司彼此之間的競爭。但如果AI技術公司和傳統行業能夠建立清晰的邊界,是能夠將競爭轉換為加速劑和賦能關係的。競爭確實會帶有價值導向,但更多還是良性。

-End-

【本文首刊於2017年12月18日出版的第148期《財經天下》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天下周刊 的精彩文章:

雲知聲黃偉:AI賽道的邊界正變得越來越模糊

TAG:財經天下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