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金磚之國幻滅?印度新中產階級大部分是窮人

金磚之國幻滅?印度新中產階級大部分是窮人

金磚之國幻滅?印度新中產階級大部分是窮人

【Technews科技新報】印度站上世界舞台,不是因為有什麼驚人的技術,而是龐大的人口中將出現最讓外人覬覦的中產階級,麥肯錫稱印度為黃金鳥(The Bird of Gold),許多報告將印度捧上天,聲稱印度中產階級已佔 13 億總人口的 10%~30%,甚至有經濟學家認為印度有 6 億人符合中產階級條件,滙豐銀行保守一點,預估現在印度有 3 億中產階級,到 2025 年會成長到 5.5 億人,但印度的新中產階級並非一般人想像。

BBC 質疑計算方式,認為以上所言的中產階級,並非一般社會當中有房有車,有家電、電腦、信用卡的生活型態。經濟學家將中產階級依據每天消費力分為上中產階級與下中產階級,發現一天花 2~4 美元的下中產階級人數快速增加,已佔總人數的三分之二,而這就是樂觀派眼中的新中產階級。過去印度中產階級是由一天花 6~10 美元的上中產為大宗。

下中產階級主要從事農業、建築業等過去傳統上屬於種姓制度下,較不利的族群從事的行業。這批新中產階級容易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回到貧窮線下。若將定義拉高到一天 10 美元,印度屬於中產階級的比率就不到 2%,若一天 2 美元,則有大批的傭人、司機、保全、建築工人等只要有工作的人都可納入。

有趣得是,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究印度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訪問將近 7 萬住在城市與鄉村的人,發現幾乎一半的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而其中住在城市的人大部分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但是低收入受訪者中也有 45% 認為自己是。

研究人員還詢問他們對孩子的社會流動性、家庭社會地位改善,國家整體進步,家庭經濟經濟情況等等問題,發現定義自己是中產階級的人都很樂觀,即使實際的印度情況是缺乏工作機會,貧富差距擴大與流動性停滯,薪資也下滑。

中產階級的樂觀寄託於更好的政府治理和更多的工作機會,這批中產階級在印度 2014 年大選期間支持穆迪所屬政黨,因為該黨提供強烈的希望表述。即使印度人充滿希望,但以現在的實質商業機會與教育資源來看,研究人員認為印度的新中產階級仍然不夠牢固。

印度英文日報 The Financial Express 也呼應這種看法,認為印度新中產階級只買減價商品。印度 iPhone 市場營收只佔蘋果的 0.7%,因為最新 iPhone 一支價錢等於收入前 10% 的人 5 個月的薪水。最在乎印度市場的 Facebook 去年在印度只賺 5,100 萬美元。印度所有的國內航空公司規模加總都不如世界第五大瑞安航空公司。

即使印度每年以超過 7% 的幅度成長,都很難成為真正的中產階級國家。報導認為,要成為真正的中產階級國家,印度需要在未來幾十年以 9~10% 的速度成長,出口必需暴增,中小企業的規模不斷壯大,並成為世界級的競爭者。

但隨著整體投資與基礎建設投資成長下滑,印度缺乏競爭力,印度的公路運輸成本為每公里 7 美元,中國為 2.5 美元,商品從印度南部海港 JNPT 到美國東岸需要 21 天,中國只要 14 天。拜不良的勞動法之賜,印度製造業在 2008 年達到頂峰,但當時註冊製造業產出所佔的 GDP 比率僅為 10.7%。就出口而言,2010~2016 年孟加拉出口總額成長 82%,越南為 145%,印度僅成長 17%。

印度政府極盡努力也無法移除僱員工職金與國家保險等強制性扣除額,這兩項扣除額占基本收入 5 千盧比的 45%,導致許多人寧可從事非正職工作。報導指出,穆迪政府 3 年半時間裡推動的勞工改革陷入低潮,且今年就要選舉,勢必一再拖延,即使稍微具有競爭力的農業部門,政府的政策也處處受限,因此外界將印度視為下一個消費大國,可能還有很長路要走。

(首圖來源:Flickr/Roman M?ckliCC BY 2.0)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在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做公關多年,本身對科技新聞很有感,擅長操作科技新聞議題,關心產業趨勢,科技業品牌、行銷、策略布局等,工作之餘喜歡以書寫參與與刻劃時代。

Latest posts by 黃 嬿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8 寸晶圓廠產能排擠,2018 年第一季 LCD 驅動 IC 價格面臨調漲壓力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