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一八」事變是不是日軍有意製造的?日本人的一個舉動暴露了真相

「九一八」事變是不是日軍有意製造的?日本人的一個舉動暴露了真相

原標題:「九一八」事變是不是日軍有意製造的?日本人的一個舉動暴露了真相


作者:張海鵬,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歷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曾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會長。季我努學社演講嘉賓。


歷史事實早已證明,說「中國軍隊破壞了南滿鐵路的路軌」,是日本政府欺騙國際輿論的徹頭徹尾的謊言。一些關東軍當事人早已指出,九一八事變是關東軍作戰主任石原莞爾和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等人長期策劃的。關東軍奉天特務機關少校參謀花谷正已經交代了參與策劃九一八事變的詳細經過,正是日本關東軍若干校級軍官陰謀策划了這次事變。

事變發生後,日本當局把九一八事變當作一個「突發」事件,似乎日本軍部與政府的看法不同,這些都是騙人的鬼話。製造九一八事變的具體計劃,固然是由關東軍校級軍官策劃的,但計劃一旦執行,立即得到關東軍司令本庄繁的支持。製造柳條湖南滿鐵路路軌爆炸是一件不大的事件,調動師團兵力進攻瀋陽以及東北各省卻不是一件小事。如果日本認為製造柳條湖路軌爆炸是錯誤的,就應該立即懲處肇事人員,而不會發生進攻瀋陽和東三省的侵略行動。



國民黨政府把遏制日本侵略的希望寄託於英美等列強的出面干涉,幻想依賴國際聯盟壓迫日本撤兵,與日本達成某種妥協。中國外交部向日本提出三次抗議,並向國聯提出申訴。日本發表《關於滿洲事變的第一次聲明》,誣指「中國軍隊破壞了南滿鐵路的路軌」,強稱日軍「有必要先發制人」。國聯理事會通過九項決議:要求中日雙方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日本代表雖在決議案上簽字,但日本內閣並沒有約束軍方。關東軍繼續炮轟通遼,轟炸錦州。國聯並未譴責侵略者。1931年10月初,中國駐國聯代表施肇基照會國聯秘書長,要求立即召開理事會,採取措施恢復事變前狀態,賠償中國損失。國聯理事會未能通過要求日本在限期內撤軍完畢的中日問題決議案。日本政府隨即發表《關於滿洲事變的第二次聲明》,再次為其侵略行徑辯護。


顯然,九一八事變已經造成中日之間嚴重外交交涉,造成國際間安全的嚴重危機。國聯開了會議,要求不擴大事態,日本拒不理睬,照樣擴大侵略行為。日本政府聲明一再誣陷中國士兵。事實上,事變的設計者事先已經估計到國際反應。正如1927年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張作霖並未引起國際反應一樣,他們認為製造柳條湖爆炸也不會引起強烈的國際反應。事變後,日本政府一再在國際上為自己的行為辯護。這不是充分證明,日本政府是九一八事變造成的擴大侵華全部結果的幕後指揮嗎?


日本軍部和政府一再容允、追認、支持日本軍人在中國的侵略行為說明,製造九一八事變完全符合日本政府的戰略需要。可以說,佔領中國東北是日本政府長期謀劃的戰略目標。以「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為宗旨的明治天皇,早就把朝鮮、中國作為他「開拓」的對象。1895年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開始接近這一目標,1905年日俄戰爭的勝利,使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南部有了一塊基地。大陸擴張主義者田中義一在1913年考察東北以後,在《滯滿所感》一書中宣稱:「我們認為大陸擴展乃日本民族生存的首要條件」「利用中國資源是日本富強的唯一方法」「日本政府必須確定經營滿蒙的大方針」。1927年,田中義一主持了日本東方會議,正式形成了大陸政策,明確將「滿蒙」與「中國本土」相分離的方針,制定對中國事務實行武力干涉的政策。這就從國策上把佔領中國東北確立為日本的戰略目標。



戰略目標確定後,至於如何實施、何時實施、何人實施,就純粹是一個戰術問題了。九一八事變的策劃者們認為,1931年9月實施戰略目標是一個恰當的時機。儘管軍部和政府似乎在推卸責任,似乎柳條湖爆炸行為不是政府計划下的產物,卻沒有任何人譴責這種行為,就是因為這種行為符合日本政府既定戰略目標,日本藉此一舉獲得了佔領中國東北的機會,為分割滿洲與中國,進而為在中國東北建立一個「獨立國家」鋪平了道路。這不就是日本政府大陸政策的部分內容嗎?

編輯:林小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汪精衛在行政院上廁所時被關在裡面無法參會,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