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亞生:特朗普反移民政策將瓦解美國價值

黃亞生:特朗普反移民政策將瓦解美國價值

時至今日,美國精神的一部分已死。

本文首發於亞生看G2(YashengonG2)

聯合出品百神傳媒(baishenchuanmei)

編者按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現在,一系列針對非白人族裔移民的限制,不僅重創了美國經濟和創新的活力之源(具體內容詳見上篇:《黃亞生:特朗普反移民新政將重創美國經濟》),還動搖了美國的立國之本——以普世價值為基礎的多元文化認同,毫不誇張的說,特朗普及共和黨的一系列做派,令美國價值觀倒退了200年。

在特朗普反覆叫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煽情時刻,不妨讓我們回顧,是什麼構築了美國之偉大,而特朗普如何瓦解這一切。

本文由「亞生看G2」授權,首發在FT中文網,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公眾號二維碼。

全文共4025字,閱讀時長約9分鐘。

「沒有人是非法的」

圖片來源:GST

在紐約自由女神像下,刻著這樣一首詩:

「都給我吧,把那些疲憊的人、窮困的人,渴望自由呼吸的芸芸眾生,喧鬧海邊的可憐蟲,都送到這裡來,無家可歸、顛沛流離的人們。在金門之旁,我高舉明燈。」

這首詩表達了美國今天自由、民主、平等的核心價值。它是一種普世的價值觀。全世界追求夢想的人,不分國籍,不分種族,聚集在星條旗下。美國,不是狹隘白人的美國,她是屬於全世界具有冒險和開拓精神的民族的美國。這個核心價值反映的是經濟和政治的訴求,而非強調種族和宗教背景。

自由女神像底座上銘刻的是美國猶太女詩人愛瑪·拉扎露絲的十四行詩《新巨人》中的詩句

圖片來源:騰訊

但是特朗普的一系列舉動,正在全面顛覆美國的普世價值:比如打擊美國80萬無證青少年移民,取消童年入境者暫緩遣返手續(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簡稱DACA),提高H-1B簽證門檻,降低配額,取消其配偶工作資格,甚至停止H-1B簽證到期延期。特朗普不是針對全部的移民。他是針對的是墨西哥,中國,伊斯蘭和印度等非白人的移民,害怕他們對美國社會的種族結構和宗教信仰產生的巨大影響。他的做法代表了狹隘的部落價值觀,而這種觀念在美國歷史上是有跡可尋的。

特朗普對於DACA的動刀引起了很多美國人的不滿

圖片來源:365家

移民屬性是美國的國家DNA

特朗普政府收緊移民政策是歷史的倒退。從歷史起源來看,美國的DNA就是由移民構成的,幾乎每個美國人的祖先都是外國移民。最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是印第安人,直到400多年前,由於殖民運動和宗教社會因素,歐洲白人才來到這片土地並開始居住。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生活艱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620年,他們乘「五月花號」到達北美,並制定了《五月花號公約》。內容為組織公民團體,擬訂法規等,奠定了自治政府的基礎。在殖民地時代,美國南方種植園業興起,黑奴貿易盛行,而北方大量修建鐵路,販賣亞洲勞工盛行。這些外來人中的倖存者在後來也成了美國人的祖先。

《五月花號公約》,奠定了美國第一代移民自治政府的基礎

圖片來源:騰訊

從人口構成來看,美國是一個多樣化的移民國家,在建國之初,美國國內總人口僅有390萬。除了大約76萬黑人外,其餘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白人,並且絕大部分來自西歐。美國現在的長住居民不但可以從膚色上區分為白人、黑人、黃種人,更可以用亞裔、非洲裔、猶太裔、甚至是德國裔、法國裔、西班牙裔、英格蘭裔等非常細緻的祖籍來源劃分。

最後,從當前的移民數量來看,美國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2016年3月美國移民研究中心(Center for Immigration Studies)通過人口普查數據發現,截至2015年12月,6100萬移民及他們未成年的子女生活在美國,其中4530萬為合法進入,包括出生時不是美國公民的外國出生者、歸化公民、長期臨時遊客和合法永久居民。另外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則是非法移民和他們的子女。

種族排外的部落價值觀

特朗普政府現行的移民政策,是歷史上種族排外觀念的延續,是一種在對待移民問題上的部落視角。這種觀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早期來到美洲大陸的歐洲移民身上。

早期歐洲移民出於在宗教、語言以及價值觀上的同質性,而排斥後來的其他外來移民。在美國持續的移民潮中,外來移民都經歷過這樣或那樣的排斥。美國從1820年至1920年間,一共接納了大約3350萬移民。 由於在就業、宗教和民族問題上的矛盾,由美國本地人和先來的西北歐移民新教徒組成了排外組織。這些組織把當時美國社會出現的政治腐敗、市政建設滯後、犯罪率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問題都歸咎為新移民的到來 。華人、日本人、猶太人等都成為肆意排斥和迫害的對象。最典型的就是1882年的「排華法案」和二戰期間對日裔美國人的「雙規」。

美國的早期移民以白人為主

圖片來源:美國之音

19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美國西部淘金和開發熱潮興起,大約有30萬的華人來到美國,從事礦產開採、鐵路修建、伐木墾荒等體力工作。隨著華人人口越來越多,本土主義者認為華人搶走了資源和工作,種族歧視和辱華的言行日益增多。在種族主義分子和別有用心政客的惡毒宣傳下,華人淪為經濟蕭條和社會矛盾的替罪羊,成了暴徒主要的攻擊目標。最終演變成大規模的、有組織的、全國性的排華浪潮。

1882 年 5 月 6 日,美國國會通過 《關於執行有關華人條約諸項規定的法律》,也就是所謂 《排華法案》,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限制外來移民的法案。該法案主要內容有:10年內禁止一切華工進入美國;1880年11月17日前已居留美國並獲得海關證明文件的華工,暫時出境後,准許重入美國;持有中國政府的英文證件說明依約有權入美之華人(非華工),准予進入美國;非經正當途徑進入美國的華人,將依美國法院之裁判驅逐出境;此後州法院和聯邦法院均不准許華人歸化為美國公民。此後,1882年的排華法案後來又經過幾次重大增修,變得越來越嚴酷。作為正式法律文本,《排華法案》 執行了 60 多年,直到 1943 年中美在二戰的同盟關係確立,國會才廢除該法案。1882年至1904年一系列排華法案的出台,標誌著美國自由放任移民的時代終結了,選擇和限制外來移民的時期開始了。

1882年的「排華法案」是美國人權歷史上黑暗的一章

圖片來源:新浪

狹隘的部落價值觀導致種族排外的行為愈演愈烈,還將火燒到了同為美國人的日裔身上。二戰期間,夏威夷日裔被人認為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情報。美日宣戰之後,美加兩國出於安全上的考慮,把所有日裔都遷到集中營里統一管理,切斷他們與外界的一切聯繫。這是美國政府在日本攻擊珍珠港之後採取的最大規模針對美國境內的日本人的拘留行動。大約十一萬日裔美國人和日本人被關進十座「日裔美國人集中營」,接受以搬遷為借口的不知期限的拘留審查,所有罪名歸納起來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的日本血統。1945年,耶魯大學法學教授、後來擔任約翰遜政府的副國務卿尤金羅斯托( Eugene Rostow ),寫了篇《日裔美國人案件:一大災難》的著名文章,認為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持拘留日裔美國人的決策,政府此舉是對作為美國立國之本的自由精神「最沉重的打擊」。

二戰時期針對日裔美國人設立的集中營

圖片來源:鐵血網

普世價值放大「同理圈」

長期以來,歐洲人(白人)被視作真正「美國人」的代名詞。美國對待移民的核心價值觀念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帶著早期歐洲移民創下的種族界定基因的移民觀念,也就是狹隘的部落價值觀念。另一個是自由、民主、平等的普世價值觀念。這種普世價值觀念是隨著「同理圈」的擴大,而對種族界定基因進行了修正的移民觀念。(見《黃亞生:從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和虐殺動物談同理心》)

普世價值觀戰勝部落價值觀轉變了美國的移民觀念, 美國對非白人族裔的外來移民越來越包容。196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移民和國籍法案》, 徹底廢除了《排華法案》, 使華人能夠今天在美國生活和定居成為可能。2009年,加州為曾經通過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法律道歉。2012年,美國國會通過正式決議,為曾經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法律道歉。 這都是普世價值勝利的結果。

美國國會2012年對《1882排華法案》正式道歉

圖片來源:中國網

隨著美國社會文明的開放和進步,人的認知和理智得到了發展,美國民眾的同理圈普遍擴大,包容的移民觀念漸入人心,對移民的態度也日趨理性化,移民對美國的貢獻逐漸被大多數美國人所承認。當下美國社會庇護非法移民和接受難民體現的正是這種進步的普世價值觀念。

按照美國憲法「遷徙自由」的原則,非法移民只要進入到美國就有生存權。在全美各地有超過140個無證移民的庇護管轄區(sanctuary jurisdictions)——包括城市和郡縣,其中至少有37個是大都市區,舊金山、紐約、芝加哥、西雅圖、邁阿密和洛杉磯等都名列在內。「庇護管轄區」主要是指那些不願意配合特朗普聯邦執法機構逮捕或拘留無證移民的城市、郡或州,藉此保護無證移民免遭驅逐出境。通常,這類城市不讓當地警察在執法過程中訊問對方的移民身份,也拒絕拘留移民局依法送來的無證移民,或者在預定釋放日期之後繼續關押疑似無證移民。這些庇護城市自特朗普勝選之後就一直誓言要保護住在美國境內的約1100萬名無證移民。

美國庇護城市分布圖

圖片來源:美國移民研究中心

對外來人口開放程度也代表了一個國家或城市同理圈的大小,反映了政策制定者的道德水準和政治水平,也是其秉持的價值觀念的體現。特朗普正使美國向一個打擊外來者的狹隘的同理圈方向發展。他下令取消童年入境者暫緩遣返手續(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簡稱DACA),提高H-1B簽證門檻,退出《全球移民協議》。2017年11月18日發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更是絲毫不掩飾這種狹隘的觀念。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報告中有這樣的話:「計劃制定新的政策限制簽證,以防止外國人(尤其是中國人)來美國學習科學、工程、數學等知識,防止他們盜竊美國的知識產權。」這些愈發收緊的移民政策和做法正是要把進步的移民觀念打回部落價值的原形,實現種族排外的歷史倒退。

另外普世價值觀戰勝部落價值觀,也仰仗於一個社會平均同理圈的擴大。一個人失去同理心,只會是他人痛苦的冷漠看客,一個群體的同理圈覆蓋不到另一個群體,他們就不會為他人發聲,爭取同等的權利。難民的定義實際就是一個國家因為同理圈擴大而接受的移民。

同理圈的概念有助於我們理解現今的美國政治

圖片來源:亞生看G2

2016年10月4日 國際移民組織表示,美國在9月30日截至的2016財政年度共重新安置了8萬4994名難民,與奧巴馬政府在去年所訂立的8萬5000人的目標只相差6人。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還宣布將2017財政年度接納難民的上線確定在11萬人。目前,美國有7個口岸負責處理接收難民事宜,即紐約、新澤西、洛杉磯、芝加哥、邁阿密、休斯敦和弗吉尼亞的杜勒斯國際機場。難民在抵達這七個口岸入關時,都會得到國際移民組織工作人員的協助,包括難民出發前的醫療檢查和治療、目的地國文化背景的指導、從逗留國前往美國的航行運輸。

特朗普擔任總統職位的一年,美國接收難民的人數大幅下降。據俄新社1月4日援引《今日美國報》消息稱,特朗普擔任總統職位的一年內,美國接收了2.9萬名難民,這是自2002年水平以來的新低。2002年只有29468人抵美,原因是美國在「911」事件後收緊了所有合法移民的途徑。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背棄了美國的核心價值觀

圖片來源:INFOWAR

據悉,美國在2018年接受難民的數量將會持續下降,特朗普政府計劃新的一年最多接收4.5萬難民,這是收容難民法出台37年以來的最低值。 數十年來,迄今最低上限是前總統里根1986年頒布的6.7萬。上屆總統奧巴馬政府2016年確定的收容難民上限為11萬。在歐洲向中東難民打開大門之前,美國多年來都是全世界接受難民最多的國家,甚至超過所有其他國家接收難民數量的總和。難民入境的審核挑選由國土安全部負責,不分種族、健康狀況、宗教信仰、性別、年齡。一句話,沒有歧視。可以說,美國如何對待難民,體現了這個國家精神中最美好的那一面。時至今日,美國精神的一部分已死。

特朗普要破壞的是已經深入人心的同理圈的思維和普世價值移民觀念,他要恢復的是落後的種族排外的部落移民觀念,讓我們重返荒蠻的十九世紀。

文:MIT斯隆管理學院教授 黃亞生

本文經「亞生看G2」授權,首發於FT中文網,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公眾號二維碼。

本文檢索關鍵詞:美國,特朗普,移民,部落主義,同理圈

聲明:本文不是學術論文,在表述和數據引用方面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誤差。歡迎讀者指正。

聯合出品:

戰略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神傳媒 的精彩文章:

徐渭的葡萄,八大山人的鳥,有啥好瞅的?

TAG:百神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