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育兒資訊:如何應對愛「說謊」的寶寶
3歲的欣欣最近在爸爸媽媽眼中成了「小謊話精」。「他現在總愛說謊。」欣欣爸爸舉例說:「比如他總是對其他孩子說自己有一個特別厲害的哥哥,但是事實上並沒有。」欣欣媽媽補充道:「他還說幼兒園裡有個孩子總是撓他,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可是我們問過老師根本就沒這回事。」事實上,許多2到4歲的寶寶都會經歷這樣一個「說謊」的階段。為什麼這時的寶寶愛「說謊」?爸爸媽媽應該如何引導寶寶呢?
3歲左右的寶寶想像力非常豐富,但由於還不具備區分現實和幻想的能力,因此很多時候他們無法分辨自己說的是真實發生的還是自己頭腦中想像的事情。3歲以後,寶寶撒謊多出於這樣一些原因:想要和對方(如爸爸媽媽)玩;認為撒謊很有趣;為了獲得父母的注意;為了逃避懲罰或不願意做的事;感到焦慮或是恐懼;嫉妒……因此,爸爸媽媽不能把寶寶撒謊的行為和品質問題劃等號。
父母可以採用這樣一些方式來引導寶寶。
第一,和寶寶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信任寶寶同時也成為值得寶寶信賴的父母非常關鍵。爸爸媽媽不應當對寶寶撒謊,而且要遵守諾言。如,許諾帶寶寶去動物園玩,就一定要努力實現。當遇到問題時(如餅乾不見了),要認真、仔細的分析,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不要隨便懷疑自己的寶寶,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永遠愛他、支持他、相信他。
第二,鼓勵和及時肯定寶寶說實話的行為。例如當寶寶因為打碎花盆擔心被責怪而撒謊時,爸爸媽媽應該幫助寶寶意識到沒有什麼比誠實更重要的了,寶寶及時承認自己打碎了花盆時,爸爸媽媽不應該勃然大怒,責怪他「不聽話」、「不乖」,而是一定要感謝寶寶的坦誠。爸爸媽媽還可以這樣告訴寶寶:「犯錯誤的時候,你可以說「對不起」。鼓勵寶寶學會坦率地面對和承認錯誤。
第三,不要給寶寶太多壓力。父母不應該一直追問寶寶撒謊的細節,因為事實上許多時候寶寶撒的謊是顯而易見的,很容易被戳破,我們不停地追問寶寶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和逆反,更不利於他主動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例如如果寶寶嘴角全是餅乾屑,很顯然他剛剛偷吃了餅乾。這時父母不要過多地追問寶寶為什麼偷吃餅乾和怎樣偷吃餅乾的細節,而是要給他提供彌補錯誤的方法,如清掃掉在地上的餅乾屑或是在一周內不能夠再吃餅乾等,讓寶寶知道犯了錯誤後要及時改正和彌補,這樣他還是好寶寶。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