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的一項政策實施,全球都慌了!

中國的一項政策實施,全球都慌了!

2017年7月18日,中國環保部向世界貿易組織提交文件,要求緊急調整進口固體廢物清單,擬於2017年底前,禁止進口4類24種固體廢物,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高污染固體廢物。

這一舉動是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根據這份實施方案,2017年年底前,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

也就是說從今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24種形態的固體洋垃圾、包括塑料垃圾,半個月過去了,情況如何呢?

上周四,英國首相特麗莎·梅做出保證,要在25年內消除可以避免的廢物。在一份準備好的演講中,她敦促超市推出不用塑料包裝的貨架通道,所有食品都是散裝。

這回英國要全面禁塑了,因為半個月的時間,英國國內的垃圾已堆積如山了。

去年中國宣布不再想成為「世界的垃圾桶」——回收全球大約一半的塑料和紙製品之後,西方國家一直在苦苦思考,當禁令生效後要怎麼辦,但到現在也沒有找到好辦法。

倫敦至少有一家廢棄物處置場正在眼看著塑料回收物不斷堆積,並且不得不付費來把其中一些挪走。

英國歐多諾萬廢品處理公司總經理說,自從中國的決定生效以來,「這個市場徹底改變了,英國到處都會出現大麻煩」。

有報道稱,加拿大、愛爾蘭、德國和其他幾個歐洲國家無數的垃圾正在如香港這樣的港口城市堆積成山。

英國俄勒岡州先鋒回收公司的史蒂夫·弗蘭克擁有兩座工廠,每年收集22萬噸可回收材料並進行分類,其中大部分都會出口中國。

現在他說:「我的庫存已經失控了。」

弗蘭克說,中國的禁令已經讓「全球回收物的流動大受打擊」。他說他現在希望把廢品出口到印度尼西亞、印度、越南和馬來西亞這樣的國家——「到任何我們可以去的地方」,但「他們還是無法彌補這個差距」。

長期以來,中國處理了全世界至少一半的紙製品、金屬和塑料廢品,根據最近的行業數據,2016年共處理了730萬噸。

綠色和平組織英國分部的數據顯示,英國每年運往中國的可回收垃圾,足以填滿一萬個奧運標準游泳池。廢品回收行業協會的報告稱,美國每年向中國出口逾1320萬噸廢紙和142萬噸廢棄塑料。這是美國對中國的第六大出口商品。

1月5日,英國議會跨黨派環境監管委員會發布了兩份報告,針對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咖啡紙杯,還有各種塑料瓶包裝提出建議。並且從短期和中長期兩方面、督促英國政府儘快發展本國的垃圾回收產業。

報告指出,目前英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的各種塑料瓶包裝產品多達150個,其中倫敦地區多達175個,全年消費的塑料瓶包裝產品達130億個、其中半數以上是瓶裝水。而塑料垃圾的回收率只有57%左右,其餘都被消費者隨意丟棄了。

報告建議,生產者應為這些塑料垃圾的回收負責,為了減少瓶裝水的消費,今後,餐廳等場所,必須提供免費飲水,公共場所也要增加直飲噴泉。另外,報告建議,生產廠家和超市等要設立塑料瓶有償回收機制,鼓勵民眾主動回收塑料瓶包裝。

有關一次性咖啡紙杯的報告指出,目前英國有超過2萬家咖啡店,比20年前增長了4倍,每年使用的一次性咖啡紙杯超過25億個。而這些一次性紙杯,由於包涵塑料內襯,很難回收,每年因此產生的紙杯垃圾多達3萬噸。報告建議,今後使用一次性咖啡紙杯應該收費25便士,相當於人民幣2元左右。另外,連鎖咖啡店應該鼓勵消費者使用自帶杯具。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的20年里,英國長期依賴垃圾出口,本國的垃圾回收和處理能力日漸衰微。其中,自2012年以來,英國一共向中國出口了270萬噸塑料垃圾、占本國全部塑料垃圾的三分之二以上,英國的垃圾回收部門從中也獲得了巨額利潤。

今天《紐約時報》中文網在頭條發表文章《中國嚴控「洋垃圾」,西方多國面臨回收物處理危機》。

我們雖然拒絕了給外國人當「垃圾桶」,我們自己生產的垃圾也是巨大的。

據不完全統計,2016一年我國快遞業共消耗超過100億張快遞運單,32億隻編製袋,68億隻塑料袋,37億個包裝箱,3.3億卷膠帶。如果將3.3億卷膠帶摺合成長度,大約能繞地球赤道425圈。此外,膠帶主要的材質是聚氯乙烯,需要近百年才能降解。

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速食麵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

好在中國有一群依靠垃圾吃飯的群體,人工分撿,全面回收,一個垃圾桶能被多人關注,一座垃圾山給養活一個村的人。

這裡面反映了一個問題:

全球化造成的貿易依賴,經濟全球化使國家的自生態發展環境變得越來越脆弱,這也是英美反全球化的原因。中國人講居安思危,我們現在也應該思考這方面的問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楊品談 的精彩文章:

一個比「二」的時代,笑一笑十年少!

TAG:老楊品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