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麵皮厚過阫牆

麵皮厚過阫牆

錄音資料:

1、麵皮厚過阫牆

2、麵皮厚過寨牆

3、麵皮厚過城牆

4、麵皮厚過屎桶枋

5、杉頭桷橛,排桁釘桷

6、白鷺鷥,擔糞箕,

擔來河溪墘;

掇個瓦餅錢,買糖圓,

買了唔好阿弟食,

阿弟愛去投阿姨,

阿姨去洗衫,

投阿爸,阿爸去落田;

……

「麵皮厚過阫牆」,形容人的臉皮之厚,竟然比牆壁還厚,有點誇張,但十分形象生動。

牆就是牆,為什麼要強調是「阫牆」呢?阫牆,是屋後的牆,一座房子的四面牆中,阫牆最厚,是整座房子的承重所在。故云。

阫,潮音[bui1](悲),古義指牆,《莊子·庚桑楚》:「日中穴阫。」《淮南子·齊俗訓》:「魯君欲相顏闔,使人以幣先焉,闔鑿阫而遁。」《集韻》平聲灰韻,「阫,牆也。」鋪枚切。字亦作「壞」(不讀huai6),《漢書·揚雄傳》:「故土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遁。」唐·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壞,壁也。」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壞。」仇占鰲曰:「壞,屋後牆也。」《集韻·平聲灰韻》:「阫或作壞。」「阫」為並母灰韻字,濁聲母平聲字潮音有讀不送氣者,如:「牌排佩盤瓶」等,又灰韻字潮汕話多讀為[ui]韻母,故阫音[bui1]。「壞」字被借用指「不好」的詞義,是後來的事情。

「麵皮厚過阫牆」的「阫牆」,有些地方也作「寨城」、「城牆」等。更為粗俗的,還說「麵皮厚過屎桶枋」(枋,潮音bang1,幫)。

深深的巷陌兩邊就是「寨牆」。舊式的村莊為了防盜賊,有不少把一條村的房子就連成一個寨。寨的四角還設有「更樓」守更放哨。我小時候住在鄉下外婆家,地名就叫「寨內」。

桁,潮音[ên5],屋樑。潮諺云:「孬做桁,好做桷;孬做屐桃,好做樽塞(屐桃,女性的小木屐。澄海曾流傳有《鴛鴦鐵屐桃》民間故事,後來還拍成電影片;樽塞,瓶塞。意謂物盡其用,不能隨便浪費)。」《文選?景福殿賦》:「桁梧復疊,勢合形離。」李善註:「桁,樑上所施也。」晉?王嘉《拾遺記?周靈王》:「(千尋大樹)大幹為桁棟,小枝為栭桷。」南朝·梁·顧野王《玉篇?木部》:「桁,下庚切,屋桁也。」《廣韻》平聲庚韻:「桁,屋桁也。」戶庚切。匣母字潮音白讀多為零聲母,如:「荷廈湖鞋畫話旱完換喉下」等,庚韻字白讀[ên]韻母,如「庚賡彭膨羹棚生」等,故「桁」字可讀[ên5]。

順便說一下,棟樑一義俗常寫作「楹」,誤。「楹」為廳堂前部的柱子,《說文?木部》:「楹,柱也。」《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十九年》:「(董宣)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楹聯」就是柱子上掛的對聯。又「楹」,《廣韻》平聲音「以成切」,屬清韻字,文讀為[êng](英)或[iong](容)白讀為[ian](營)韻母,而不為[ên]。「楹」讀[ên5]乃是借用「桁」字讀音的訓讀。

桷,潮音[gag4](角),方條椽子。如:「排桁釘桷(蓋房子時架梁鋪椽)」「杉頭桷橛」(做棟樑和方條椽子剩下來的邊角料。橛,潮音[guêh8],瓜8)。「桷」是個很古老的詞,《詩?魯頌?閟宮》:「松桷有舄,路寢孔碩。」《漢書?貨殖傳序》:「及周室衰,禮法墮,諸侯刻桷丹楹……」唐?韓愈《進學解》:「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說文?木部》:「椽方曰桷。」清?段玉裁註:「桷之言稜角也,椽方曰桷……」《廣韻》入聲覺韻:「桷,椽也。」古岳切。音義皆與潮汕話相合。

桷與桷之間叫做「桷縫」,過去衡量潮式老屋的大小,就以「桷縫」為單位。通常是10-14桷縫,14桷縫以上是大屋了,小於10桷縫的則是小屋。

屋頂部分的梁就是「桁」,方形的長木條就是「桷」。

蓋房子的「瓦」,潮音與普通話相去甚遠,讀[hia6](下)或[hian6](兄6,有些地方帶有鼻化色彩)。「瓦」字讀[h-]聲母,這是潮語保留古音、疑母字讀[h-]的特殊現象。碎瓦片叫做「瓦餅」,我小時候在鄉村裡,把瓦片敲打成銀元狀的圓形,用來當「錢」,做玩遊戲賭博的賭資,稱之為「瓦餅錢」。我依稀記得兒童時代曾經擁有兩大草瓮(稻草編成的小瓮狀容器)的這種「財富」。「瓦餅錢」還有另外一個用途,那就是用來「批水粼」,薄而圓,沒有稜角阻水,通常可以「披」出很多個跳躍而且很遠,好玩得很。跟瓦餅錢有關的「無厘頭」童謠還隱約在耳:

白鷺鷥,擔糞箕,擔來河溪墘;

掇個瓦餅錢,買糖圓,

買了唔好阿弟食,

阿弟愛去投阿姨,

阿姨去洗衫,

投阿爸,阿爸去落田;

(有的版本是:阿爸去上市,

買個豬頭獨只耳)

……

屋頂一棱一棱的就是「番薯廂」

蓋屋頂用的筒瓦叫「瓦?」,用以反扣壓蓋瓦片的接縫,而成為「番薯廂」。?,潮音[tang5](棠)。宋·曾鞏《本朝政要策·任將》:「凡庭堂悉用瓦?。」《玉篇·瓦部》:「?,牡瓦也。」《六書故·工事四》:「?,小牡瓦如筒者也。」宋·李誡《營造法式·瓦作制度·結瓦》:「結瓦屋宇之制有二等:一曰?瓦,施之於殿閣廳堂亭榭等。」《廣韻》平聲東韻:「,?瓦。」徒紅切,按基本規律潮音本來應讀為[dang5](筒),聲母不送氣。但濁聲母字讀送氣的潮音也有不少,所以也可以讀[tang5](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舊燈泡、舊毛衣改造完這麼漂亮!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