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檔五分鐘一集的節目,每一句都值得抄下來

這檔五分鐘一集的節目,每一句都值得抄下來

GIF

初見就是重逢

因為刻骨,所以銘心

文明有脈動,萬物有靈犀

那時風動,此時心動

GIF

2017年底,《國家寶藏》刷屏無數,我們說,一邊看,一邊被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燃到肝疼。(燃到肝疼的《國家寶藏》,恨不得帶娃狂刷八百遍)

沒想到,這才進入2018年,央視爸爸就又出了檔新節目。以上金句,都來自節目的解說文案。

這節目的名字,就叫做《如果國寶會說話》

目前,第一季25集已收官,豆瓣評分,高達9.4分。

更重要的是,這節目時長太符合每天忙到腳不沾地的媽媽的胃口了。

一集五分鐘,換個尿布、泡個奶粉、塗個面霜的時間,就可以漲一個國寶的知識。

所以,人家節目總導演就說,這叫做,充電五分鐘,穿越8000年。

GIF

來,先感受一下這節目的海報之美

《如果國寶會說話》的概念海報,美得犯規。

將文物的花紋融化於水中,用一桿毛筆去蘸寫,這樣的風格,很水墨,很央視,也很中國。

但如果你以為,這就是這節目的精髓,那就大錯特錯了。

可以說,這是一檔有史以來,最萌、最歡脫、最腦洞大開的文物節目。

看看下面這些實物海報。有走金句路線的

還有走二次元的路線的

美瞳?奧特曼?央媽你贏了!

再來感受下,文字之美

GIF

沒有明亮的舞台,沒有絢麗的燈光舞美,沒有前世今生的演繹。

《如果國寶會說話》靠的是強大的文案。

僅僅是每集開篇的slogan——「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就已經收割了一眾年輕人的心,每集開頭的彈幕全是

一集5分鐘,文案大概是800-1000字,有人說,這是寫給文物的長篇詩,也有人說,這就是一篇篇滿分高考作文。

GIF

-- 第一集,人頭壺 --

GIF

你來自泥土

頭微微揚起

彷彿仰望天空

六千多年過去了

我們進食 生存 繁衍 不斷進化

而今凝望你

我們依舊在思索著一切的意義

GIF

我們凝望著最初的凝望

感到另一顆心跨越時空

望見生命的力量之和

六千年

彷彿剎那間

村落成了國 符號成了詩 呼喚成了歌曲

-- 第二集,賈湖骨笛 --

GIF

九千年前,一隻仙鶴離去

把翅骨留在原始人的村落里

人們捧著它,耳邊響起鶴群哀悼的聲音

把仙鶴的翅骨鑿成樂器

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一支樸素的骨笛由此誕生

九千年斗轉星移

生活逐漸轉化為藝術

骨笛也慢慢演變成竹製笛簫的大家族

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間的

是九千年前人類的呼吸

那是文明的先聲

那時風動,此時心動

-- 第八集,鑲嵌綠松石銅牌飾 --

GIF

上挑的眼眶裡,一雙渾圓的眼睛

透過3500年的時光,與你對視

它是誰

是龍是虎 是牛是鹿 是鴞是熊

它似乎也在持續向我們提問

你是誰

-- 第14集,何尊 --

中國

三千年前,被鐫刻於方寸之間,深埋於地下

三千年後

埋藏它的泥土,和這泥土鏈接的960萬平方公里土地

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國

-- 第15集,玉組佩 --

GIF

你現在看到的我

來自三千年前的西周

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

我和時光一起行走

穿著我的繩子已經腐朽

我的二百零四塊碎片

被光線連接

二百零四個不同的象徵

串接成閃光的句子

在身體上被佩戴成段落

組成了一個新的世界

-- 第23集,越王勾踐劍 --

劍被譽為百刃之君,是因為它最適合一擊刺殺。

它不像長矛那樣遠離敵人,也不能像刀那樣揮砍自如,更不會像棍棒那樣毆打弱者。

一名偉大的劍客,只有把劍深藏在懷中,隱忍等待。

GIF

當足夠靠近敵人的瞬間,突然出擊,刺出那決定勝負的一劍,

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於忍耐,這既是劍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

-- 它教孩子們如何寫一篇萌點炸裂的說明文 --

GIF

乍一看,會覺得這是一隻蹲著的狗。

其實不是。它的名字是鴞尊。

鴞,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貓頭鷹;尊,是古代的盛酒器。

鴞尊,身高將近半米,頭微昂,面朝天,雙翅併攏,尾巴垂到地面,和兩隻粗壯的腿,構成了三個支撐點,穩穩地站立。

遍布通體的十幾種形狀各異的動物形象,外形從整體上看,有一種後世少見的扶搖直上的動感。

鴞尊,被現在的年輕人美譽為最呆萌的青銅器。

河南博物院根據鴞尊的形象,開發出了一系列相關的文創產品,深受大家的喜愛。

有網友調侃,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國人就已經發明了憤怒的小鳥。

GIF

-- 它給我們上了最生動的漢語課 --

GIF

GIF

甲骨文,是中國目前可見最早的成熟文字。

有了甲骨文,中華文明就有了記錄與傳承的工具,經過演變傳承,從祖先的心裡流傳到我們的指尖。

從此,從個體到族群,所有的情感、知識、思想、經驗,通過文字,一代代流傳下來,中華文明得以塑造與傳揚。

GIF

此刻,我們寫出的橫豎撇捺,曾經一筆一划地刻在骨頭上。

因為刻骨,所以銘心。

--它還順便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陶,是時間的藝術

泥土太干則裂,太濕則塌

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

匠人們需要等

等土干 等火旺 等陶涼

GIF

今天的我們

總感嘆生活太快,時間不夠用時

六千年前

古人就已經教給我們

如何與時間融合

如何與時間不較勁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裡了

五分鐘,輕輕鬆鬆就上了歷史和文學課

25集,幾乎是一口氣看完

根本停不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獸國親子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野獸國親子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