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於都祁祿山流傳的民間故事(二)

於都祁祿山流傳的民間故事(二)

於都祁祿山流傳的民間故事(二)

楊救貧點仙墳葬張公允夫婦

傳說後唐天成四年已丑歲(公元929年的三、四月),朝中國師楊救貧恰好巡遊來到畚嶺。張達、張從兄弟(張公允夫婦之子)聞得楊救貧來到畚嶺,懇請他為自己父母挑選一塊風水寶地。於是,楊救貧隨同張氏兄弟四處堪輿風水。有一天,楊救貧在畚嶺村中部找到一個地方作乾山巽向兼亥,並根據地勢形象,似一立大鵝,楊救貧命名它為仙鵝形,並言如果在此處做風水,子孫萬代必定繁榮昌盛。

在破土動工做風水時,楊救貧要東君(張家)請十八個十六、七歲少女赤膊挑土,以退步挑土上龜地背,這樣才能做出絕好的風水墓地。張氏兄弟按照楊救貧的吩咐,花重金請來了十八個少女,光著上身挑土。看到少女這般形態,楊救貧不禁笑了一聲。東君於是懷疑楊救貧為故意戲弄庶民,少女們只挑了一擔土,就立刻叫那十八個少女不要挑土了,都回家去。楊救貧十分詫異,惋惜地說:「這十八擔土等於十八擔田賦,今後你們府上只是十八擔田賦的富家了。」東君聽到後,就趕快又說:「我們再來挑,行么?」楊救貧無奈地說:「不算啦!不算啦!」在圓地呼贊時,楊救貧大聲問:「尊問賢東要富要貴?」賢東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富貴都要。」楊救貧接著又大聲地問:「你們的仙鵝要飛上天,還是要飛下水?」東君們大聲地回答說:「我們要仙鵝飛下水。」楊救貧說:「仙鵝飛下水,代代出神鬼。」東君們聽到代代出神鬼,覺得不好,很快改口大聲說:「我們要仙鵝飛上天。」楊救貧立即肯定地說:「好,准你一對仙。」

後來,張家果然出了張祖七和張小九這一對神仙,其他歿後為神的人亦不少,當地張姓的發財戶也很少超過十八擔田賦的。

(注: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救貧,是楊家第127世志能的第四子,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生於會昌元年(公元841年)三月初八日戌時。楊出身清貧,為官清廉,心繫山川風水,棄官為民,遠離京都,回到南方,以他擅長的風水地理術行於世,世人稱之為「救貧先生」。)

太尉元帥張祖七

張祖七是祁祿山鎮張、袁兩姓共同祭拜的祖先。據傳,張祖七得道成仙后,居於井塘廟,保一方風調雨順,平平安安,受到村民的敬拜。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是祖七公的生日,就是祭拜他的日子。這天,張、袁兩族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聚集到祁祿山鎮井塘廟,家家殺雞殺鴨,抓魚賣肉,置辦貢品,焚香磕頭,十分虔誠地祭拜他,祈求祖七公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和心想事成。天黑後,村裡還要請來戲班唱戲,非常隆重。

傳說南宋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戊實歲,張貴洪(張祖七)正當年富力強時期,奮勇出征。在出征前,他就十分清楚打仗是會傷人命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殲敵一千,自損八百,非常殘酷。面對紛爭歸好講和是第一位的,要通過通情義、釋道理、談禮讓、共利益盡量避免通過戰爭來解決紛爭。

面對紛爭,採取什麼好辦法,才可以避免這場傷亡人命的戰爭呢,太尉元帥張祖七日思夜想,後來他想出了一個可能不會傷亡很多人的攻心戰術—一比武顯神功,使對方懾服歸順。

這天,一場戰爭就要開始了,戰爭雙方在戰場布好了戰陣。張貴洪頭戴鋼筋鐵帽,身披堅韌的盔甲,腰挎著寒氣逼人的神劍,右手提一柄長槍,左手勒住胯下那匹威風凜凜戰馬的韁繩,戰馬背上掛著一桿火銃,來到陣前。他面對西番陣營前的首領說:「依我看,這打仗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兵兵將將的打,真是要打起來的話,是要傷亡很多人的,不如這樣,先到你軍營中,用比試武功的方法來決定這次征戰的結果,你看好不好呢?」對方軍前的首領聽後認真地思索了一會,覺得到他軍營中來比武,在比武中決定勝負,不失為一種方法。本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衝突,很快他就答應「好吧,不過你不準帶兵器,空身一個人過來比試。」

張貴洪不怕對方可能對自己實施陰謀,因為他有神功護體。他以坦誠的心態面對他們。他立即翻身下馬,退下神劍,脫下鐵帽、解下盔甲,放下長槍,赤手空拳來到西番的軍營里,說:「我們就比比武吧。來吧,你們先拿刀來砍我吧!」話音剛落,一個將領心想,你不怕刀砍,看來你是找死來的了。他一個快步來到張貴洪跟前,雙手搶起戰刀,狠命地向張貴洪的肩上砍去,想把張貴洪的頭砍下來。接連用力地砍了數刀之後,一看,張貴洪是皮未破血未流,一點事都沒有。張貴洪接著說:「你輸了。你們用銃來打我吧!」話音才去,「轟」的一聲,站在旁邊的一個人,迫不及待地扣動了銃的扳機,一銃散彈打在了張貴洪的胸膛上,硝煙散去,張貴洪毫髮無損。張貴洪緊接著又說,在深水來浸泡他七天七夜吧,再用烈火來燒他七天七夜吧。結果,張貴洪連一根毫毛也沒有傷害到。最後還用大飯甄蒸了七天七夜,張貴洪也沒有一點事。

之後,張貴洪大聲地對他們說:「現在輪到我了,你們誰能站出來,讓我砍一刀,打一銃呢?」此時,軍中鴉雀無聲,「誰能站出來讓我用深水浸泡他七天七夜,用烈火燒他七天七夜呢?你們誰能讓我用大飯甄蒸他七天七夜,趕快站出來比試比試吧。」那些官兵看到張貴洪武藝如此高強,那還了得,如真要開戰,我們的小命還不玩完。不由得嚇得哆嗦起來,趕緊跪地服輸、求饒歸順。所有的西番士兵們都感到渾身發抖,個個低頭不語,實際上已經沒有戰鬥力了。張貴洪再次對西番那些官兵們說:「這刀槍不入,水火不畏,是我們的基本功,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更可怕,更厲害的武器——神劍,只要我舉起這把金光閃閃的神劍,向你陣前一揮,那你們不管多少人,都要人頭落地血流成河,不信你們就來試試吧!」那些西番官兵們聽了,都半信半疑,有個將官怯怯地細聲說:「只要試試,看個真否?」張貴洪問道:「你們拿什麼來試?用人來試那太殘忍了,還是不試為好。」他們嘰咕了好久,似乎非要試試那神劍的威力。張貴洪就對他們說:「那好吧,你們一定要試,就用你們家裡有的那些雞鴨鵝來檢驗一下我神劍的威力吧!「西番軍前的首領立即下令,前去村家,把各家各戶的雞鴨鵝統統抓到軍中校場,讓張貴洪試神劍。張貴洪取來神劍,走進軍營,在校場上看到一大片的雞鴨鵝。張貴洪身挎神劍站在了高台,抽出了金光閃閃的神劍,對著那片黑壓壓一片的雞鴨鵝,隨手一揮神劍,那一大片的雞鴨鵝滾動片刻都死了,鮮紅的雞鴨鵝血,染紅了軍營校場大地。這時校場的官兵們,看到如此場景,都議論紛紛,搖頭著說:「這武不僅比不得,仗也打不得,我們還是歸順朝廷為上策。」就這樣,西番的首領就親自簽下投降書,願意歸順朝廷。

皇帝得此信息,大喜,下詔奉張貴洪為太尉元帥。

張貴洪與韓四郎鬥法

傳說,明朝萬曆年間,贛縣牛嶺村的韓四郎在離山學了幾年神術,也學到了一些神奇的法術,從而就驕傲起來,認為自己學到的本事了得。有一天,韓四郎為了顯示自己的法術,就對師傅說:「我要下山去破一百座神廟。「師傅告他說:「要先破井塘神廟。」而韓四郎卻很有把握回答師傅說:「不,我要從破近處神廟再到破遠處神廟,最後破了井塘神廟,順便還趕回家過年呢。」

這樣,韓四郎一路下山,一路見神廟就破,順順噹噹,很快他就破了九十九座神廟。而此時,張貴洪正在神遊各地,主要是行醫救濟民眾。當他聽到有個姓韓的什麼大神仙在到處橫行,逞強破廟,還說要破了井塘神廟,就趕快回到了家中。

明朝萬曆四十六(公元1618年)戊午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張貴洪算準了韓四郎要來畚嶺破井塘神廟,就化成了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一根趕鴨的長長的竹桿的白髮蒼蒼的老人,在廟門口的田塅上踱來踱去地等他。不一會,韓四郎騎著馬,直朝著井塘神廟而來。在神廟前,他看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就走近前問道:「老人家,你知道井塘神廟在哪裡嗎?「張貴洪不慌不忙地回道:「井塘廟,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說完,就往廟裡走去了。韓四郎尾隨張貴洪來到井塘神廟,抬頭一看,只見大門頂上掛著一塊大木匾,木匾上寫著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井塘廟」。韓四郎抬腿就想從大門衝進廟裡去,剛到門前,就看見門頂上用穀殼擰繩吊著一把大鐵耙,萬分危險地在那裡搖搖晃晃,隨時都可能掉下來,於是他就不敢冒然走進了。稍一遲疑,韓四郎搖身一變,變成一隻大蜈蚣,它想從水溝往裡鑽進去。張貴洪早就算計好了,在水溝前已經布置好一隻特大的公雞,雄赳趕氣昂昂地站在那裡。韓四郎一看在水溝那裡有隻大公雞,又搖身一變,化為一隻大蜻蜓,想從天井口飛進神廟去。同樣,張貴洪早先布置好了數只蜘蛛,結好了掛滿厚厚黏性、特別結實的蜘蛛網等在那裡。韓四郎來到天井口看見蜘蛛網,他可不敢往裡飛了。韓四郎又變換了幾種法術,無奈都被張貴洪一一破解了。韓四郎已經法術用盡了,他最終明白了,自己遇到了高人,自己的法術還遠不如對手,這神廟恐怕破不了,還有可能把性命也丟了,為了保命,還是趕快走為上策吧。於是,韓四郎抽出了馬鞭,在神廟的左外壁的角旁邊猛力甩了一馬鞭,那用火磚砌的牆壁被他打開了一條一丈長,二寸寬的裂縫。當時恰巧張兔宮(廟裡值守)正坐在廟裡背靠著這塊屋壁的凳子上,聽見了一聲巨響,大吃一驚,露出舌頭,當場被嚇得死去了。

而韓四郎抽完一鞭子後,急忙跳上馬背往牛嶺方向逃跑而去。張貴洪看到他逃跑,就趕快挎到神劍去追拿他。當他追趕走到仙公潭河堤大路上的大石壁上時,右腳往前一滑,就滑出了一道深深腳跡,現在這裡依然可以看到那道深深腳跡。

韓四郎慌慌張張拚命往前逃走,馬跑不動了就下馬再逃,張貴洪仍然緊緊地跟在他的後面追擊。結果在牛嶺崬這個地方,韓四郎實在跑不動了,就在路邊上的一塊大石壁底下躲了起來。張貴洪來到大石壁前,不見了韓四郎。張貴洪亮眼一看,韓四郎躲在了大石壁下。張貴洪就站上這塊大石壁,這塊大石壁就好像是爛泥一樣,在微微地抖動著,張貴洪拔出神劍說:「你這個畜生的壞傢伙,你躲在這裡,我叫你見閻王去。」說完就猛力地跺了一腳,又拔出神劍猛力一劍刺向石壁。張貴洪的那一腳和一劍的神功擊中了韓四郎。韓四郎他劇痛難忍,倉皇而逃。張貴洪知道韓四郎已被自己所傷,暫時也不敢再來井塘犯神,也就沒有立即追擊了。韓四郎有氣無力、垂頭喪氣地走回到牛嶺自己的家裡,躺在了床上。由於他被張貴洪的神功所傷,總是不斷叫苦喚痛,有米飯吃不香,有湯水也喝不甜,總是不停地喘著大氣。韓四郎連著幾天卧病不起,熬藥吃了傷勢也不見好轉。一家人不知所措。

有一天,張貴洪特意化成了一位郎中,來到牛嶺村賣葯治病,自稱能治百病。韓四郎的婦人聽到郎中名醫來了,還能治百病,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救星來了吧。為了給她丈夫治病,渴望早日治好丈夫的傷痛,於是她急忙請張貴洪來到自己家裡,告訴郎中自己丈夫的病。張貴洪來到病房,看見躺在床上的韓四郎,是一個病得不輕的人了。他給韓四郎把了把脈,看了看韓四郎身上的傷,就給韓四郎兌了一幅葯,叮囑了一番,安慰了幾句,又說了到今晚就會好轉的話後,拿了他家給的葯錢就走了。

韓四郎吃了葯後,還不到夜晚,身上的傷就越來越痛了,傷的面積也越來越大了。這時,韓四郎才知道這次上當了,恐怕是拖不了幾天就性命不保了。他最後終於明白了自己是驕氣太甚了。於是立即告訴家人妻兒們說:「我斷氣死後,你們要鍬一大鍬紅火炭在我嘴裡!」剛說完,他就斷氣。而此時,家人老小都啼哭喊天,失去了自己的親人,又怎能忍心殘酷地鍬紅火炭在他嘴裡?為了滿足他之前的交待,只鍬了一鍬冷灰在他嘴裡。韓四郎要家人鍬紅火炭在他嘴裡,其目的是要燒掉井塘廟,幸虧他家人不鍬紅火炭,只鍬了一小鍬冷灰在他嘴裡。後來,井塘廟總是灰塵大,每隔三年要換一次轎簾,要清洗一次菩薩坐轎和身像。而張貴洪在牛嶺崬的這塊大石壁上的那一腳一劍的痕迹至今還在。

愛於都在線愛上方誌於都

◆來源:(供稿:于都縣志辦)??轉載文章請註明出處

◆備註:本文配圖與文章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於都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於都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