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唯美與極簡,統統收入囊中!

唯美與極簡,統統收入囊中!

極簡攝影追求用最少的畫面元素表達主題,畫面簡單明了卻意味深長,是當今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創作風格。極簡併不是「極為簡單」,如何利用有限的元素組合營造出內涵豐富的畫面,需要了解許多細節和注意事項。

1. 「乾淨」的背景

極簡風格的作品,畫面元素簡單、有限,所以背景一定要乾淨、簡潔,否則就會喧賓奪主。

乾淨的背景,可以是大片單一色調的場景,如乾淨、少雲的藍天,寧靜的水面,大片的草地等。

「大片單一色調」並不是「整個畫面色調均一」,界限分明的幾片純色景物,同樣也可以作為不錯的極簡風格背景。

以下圖為例,背景顏色顯著地分為三層:黑色的地面,藍色的海面和淺黃色的天空,畫面整體色調並不單一,但很有極簡的感覺。

找不到大片純色區域?那就尋找小片的純色區域,在取景框中把它放大,自然就會變成大片的純色區域。

一片乾淨的白牆,樓宇間露出的一小塊天空,只要把它們放得足夠大,都可以變成純色背景。放大局部創造純色背景時,主體也會相應地被放大,注意主體的畫面比例。

以下圖為例,如果主體太大,畫面的「留白」不足,就一點兒都沒有極簡的感覺了。

在霧天、雪天拍攝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大自然的力量強行把世間萬物化成了統一的色調,是拍極簡風格作品的好機會。

「乾淨均一」的背景,並不一定是指「空無一物」。規律性的重複的結構、紋理,配上打破這種規律的小片物體,也是極簡風格作品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2. 強化主體

極簡風格的重要特徵就是主體較小,而畫面有大量留白。然而,過於弱化主體,對極簡作品的創作也是不利的。事實上,極簡作品的常見失誤之一,就是過於「極簡」了,極簡到整個畫面空無一物,根本不知道想表達什麼。

上圖這種「忘記安排主體」的失誤,可能一般人不會犯;但下圖的這種「主體存在感過低」的失誤,卻是相當地常見。背景是很有存在感的韻律性波紋,而主體同屬黑白色系,對比度不高,畫面比例還非常地小,完全沒有存在感。

其實,上圖只要略為修改一下,強化主體與背景的對比度,或適當增加主體的畫面比例,就能成為一幅不錯的作品。

在實際拍攝時,你也可以嘗試多種主體比例,看看哪種效果更好。如果拍攝的時候沒帶變焦鏡頭,很難自由調整主體的畫面比例,把這個問題留待後期裁剪也是可以的。

3. 構圖

當主體很小,色彩不突出時,可以嘗試使用三分法和或中心構圖,以確保其具備一定的存在感。

採用三分法構圖,主體存在感尚可;採用邊緣構圖,主體過小畫面太空。

而當主體較大時,應盡量使用邊緣構圖,不至於讓它把畫面填得太滿,留白不足,喪失了「極簡」的感覺。

大主體放邊緣, 畫面有大片留白,極簡風格顯著。如下圖:

4. 善用線條

有一種東西,它的畫面比例可能很小,卻又能布滿整個畫面,存在感還很強。它,就是線條,簡單背景下的線條。水平、垂直的線條,或一組同方向的指向性線條,都能有力引導觀眾視線。如何安排這些線條,取決於空間布局意圖。

一組有力的匯聚線,將視線有力引向縱深處。

形線條帶著觀者視線走遍畫面,路過主體。

線條布滿了畫面,但畫面卻簡單明了;前景的枝條作為框架,將視線引向主體。

只要背景足夠簡潔,線條本身不算太亂,極簡攝影運用起來十分自由。

5. 恰當的後期

恰當的後期處理,對極簡攝影而言非常重要。調高畫面對比度,使主體更突出;去除雜色,使背景顏色更均一;調整曲線,強化明暗部對比等等。

可以嘗試後期把畫面轉成黑白。不過,後期轉黑白並非簡單地執行去色操作,建議使用後期軟體中的專業黑白模式,將彩色圖片轉為黑白。

以PS為例,在上部菜單欄選擇「圖像」-「調整」-「黑白」,會出現這樣一個畫面:

不同的顏色轉黑白以後,表現形式仍然有一定的區別。這個界面可以用來調整原畫面中各種顏色在黑白照中的深淺和比重。

以下圖為例:

在「黑白」界面調低紅色,同時提高藍色後,得出的結果如下:

反過來,調高紅色而調低藍色,得出的結果如下:

可以簡單地理解:調低某種顏色,意味著在原畫面中該種顏色的部分,在得出的黑白照片中顯得更暗,反之亦然。通過這樣的手段調黑白,你可以有選擇性地強化、弱化某種顏色在黑白畫面中的影調,更好地強化「極簡」的感覺。

極簡攝影最大的好處是對器材要求低,而對創意要求高。

本文來源於網路,僅做傳播和普及攝影知識之用,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溫馨提示】新朋友關注《攝壇》微信公眾號,回復「攝影書籍」四個字,就可以免費獲得20本攝影類電子書;老朋友直接回復「攝影書籍」也可以輕鬆獲得,還不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壇 的精彩文章:

手機攝影作品欣賞-253

TAG:攝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