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散文二卷心似流水《家園只在行走中》《夢在飛》《流水美感》

散文二卷心似流水《家園只在行走中》《夢在飛》《流水美感》

散文二卷心似流水18輯

六十二家園只在行走中

這是一個眾生迷惑、茫然無措的時代,是一個固有信念和價值急劇崩潰的時代,是一個贗品充斥、利慾薰心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在老年,我又遭遇了獨子早逝的不幸。信念匱乏,意味匱乏,心智低迷。我時常告誡自己,打起精神來,裝點這嚴重殘缺的人生。

活著需要一個支撐,人生需要一個理由。但這個支撐或者理由,並不總是固定的某人某事某物。很多人為某個人某件事某個物活著,比如為愛人為功名為責任,以致上升為信仰。歲數大一些,經歷的事情多一些,才發現,我們為之奮鬥的理由,也就是夢寐以求的家園,原來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激勵自己的目標,一經實現,心裡反而空空蕩蕩。而奮鬥若干年尚未實現的理想,又懷疑一程不變的執著是不是一種錯誤。反覆比較,才覺得人生所有的差別,如果不是關乎基本生存,竟變得毫無意 義。大家赤條條而來,終究要赤條條而去。對個體而言,對宇宙而言,你能感受和把握的僅是有限時空而已。

你可能認為,一個著作等身的文化人比一個普通農民,活得更有意義。論貢獻和社會影響,可能是如此。而論幸福指數和終極意義,卻都是過客。著作等身的人和普通農民, 差別僅僅是生存方式和環境的不同。而且一旦成了著作等身的人,日子仍要新的任務和目標支撐。不可能逢人就講:「我是某某名人」,「我有多少著作」。果真如此,人家不當你神經病才怪。十幾年前,我探究過的這個問題:「人生的目的問題。」我認為,人生沒有哲學意義上的終極目的,也沒有哲學意義上的固定支撐。人不過跟草木一樣,是宇宙萬物之中的一個自然物自在物。關於生命的種種要求和願望,都是人的內心訴求,具有很大的主觀性,不具備必定如此的唯一客觀性。

易、 道、佛把人放到宇宙中考察領悟,提倡天人合一,即心成佛,使人茅塞頓開。但道教的白日飛升與佛教的六道輪迴,又使人以為,只要誠信修鍊,個體生命便可以長生不老,即便死了,靈魂也通過轉世保持個體原本的智性。很多人把成佛成仙當作修鍊的目的,企圖享受千秋萬世的物質和精神幸福。殊不知,這是從超越個體生命的宇宙輪迴來說的。作為宇宙來講,確實萬劫不滅,總會生出生命和靈魂來。而個體超越自身,達到萬物同一、六道同心以後,才能覺悟,得道,成佛。那時,你保留著肉身,精神與認知也不再局限於個體,而能心同宇宙,瞭然悟徹了。如果沒有上上根器和長期的精修不墮,絕大多數人是領悟不到這個層次的。企求個體的長生不老與成佛成仙,多半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談。越空談,越會把長生不老和成佛成仙作為人生的固定支撐。人不能沒有信念,而信念一定要切合真義,背離真義的信仰,往往是一種空談。

我可以沒有不切實際的信念,也可以沒有似是而非的信仰,但不可以忘記和背離原本的真實。這種真實就是對宇宙對人生對自己的瞭然覺悟。信仰和信念從這裡頭生出來,才具有堅不可摧的道德力量和審美力量。人生的精神支點,不是具體的工作目標,不是不切實際的責任、道義和社會輿論,而是對本真的不斷追求,對宇宙、社會、人生真諦的不斷領悟,然後通過每一個當下的不懈努力、每一個工作目標的圓滿完成、每一次內心力量的完全釋放,心口行一致地走向宇宙、社會、人生的真諦。所有固定的支點都不是永恆的精神之家,永恆只在每一個當下的判斷和努力中、在對真義永無休止的追求和實踐中。

「我是行者沒有家」。在真理和修行的路上,我必須不停地行走,直到生命如一頭駱駝,在沙漠中累得倒下,再也爬不起來。這是一種信念,一種姿態,一種價值觀和人生觀。我的理想和幸福在於斯,我的卑微和壯美在於斯。

(2008年9月7日)

散文二卷心似流水18輯

六十三夢在飛

少時懷一個夢:讓自己飛。天是藍的,風是爽的,耳邊呼呼有聲,身下峻山逶迤。爽,太爽。但真正要讓自己飛起來,不那麼容易。笨重的身體不行,輕盈的思維也 不行,沒有橫空萬里的翅膀,難作縱橫九天的旅行。要想成就夢想,須得一輩子地修鍊。將誠問經史,循道效前賢。夢想與修鍊都是圖個心靈自在,靈魂畢現,身居 陋室而心懷天下,思接千載聖人緒,神遊八荒無極行。

有成效地修鍊也難。外在、內在的的限制太多。凡俗人生,一地雞毛,滿眼雜亂,總有難能超拔的事務,難以預測的災禍,鬧得人分身無術、心緒不寧。誰也不能拔著頭髮上天,只能於鬧市修真身,煩惱中拜佛陀。

夜闌更深,有一片夢裡飛升的天地。不知道今身之我從哪裡來、能到哪裡去,但知道本我之我從宇宙來、回宇宙去,一粒塵埃,幻化今身。今身之我不會長久,難脫宿 命。本我之我,無我之我,性等宇宙,不生不滅,萬劫永存。性靈飛揚,靈通運化的意義,在於本我之我、無我之我的自覺體認與實現,並為今身之我安度宿命提供 支撐。這就是西方科學家說的,人總需要一個理由,經受良知的拷問。

我在閱讀《海上學人》(吳中傑,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版)時,清楚地感覺到,多少年多少代以來,社會機制對人追尋精神自由、放飛性靈是極端壓制的。最常見的是輿論一律、以言治罪。書中涉及的陳望道、郭紹虞、 劉大傑、朱東潤、蔣孔陽、王元化、錢穀融、施東昌、戴厚英等學者,堪稱世之驕子、一代人傑,其中不少人的書或文章澆灌過我焦渴中的靈魂。但是,他們都無例 外地受到過建國以後各種政治運動的衝擊和懲罰。原因很簡單,批胡風、反右派、反右傾、打倒反動學術權威、批判資產階級路線等等,因為他們經歷相仿、觀點相 近或者不願落井下石批判別人,自然被當作敵對分子收拾。運動中間夾雜私人恩怨雖然難免,但根本的還是政治需要,禁異見,禁異聲,不能消滅思想就消滅身體。

禁 異 見,禁 異聲,外國最著名的是歐洲中世紀的宗教法庭,斯大林時期的肅反。中國最著名的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明清文字獄、反右、文革。政治作為利益集團的爭鬥,本質上都很殘酷,沒有人道與不人道之分,只有比較黑暗與比較開明之分。所以,我始終認為盼好皇帝的歷史觀,實在是老百姓無奈中不切實際的幻想。領袖人物的人格修養固然可以給政治帶來影響,但無力觸動政治的利益本質。

老百姓在乎的不是政治,而是自身利益。能給廣大老百姓帶來安定的生活、自由的環境、發展的可能,就好,反之就不好。這是老百姓天賦的權力。而且,從人類理智的高度來講,無論國際政治、國內政治,都應最大可能地限制其殘酷本性,給眾生以安定、平等、富裕、文明的生存空間。任何形式的霸權和極權,都是對人類理性的挑戰。

但是,這種良好的願望,即便在許多並不掌權的學者那裡,也沒有得到回應。鄒牧侖在《伴孔子周遊》(海天出版社2002年 版)一書後記中寫道:「遍瞻人類典籍,人們不得不感慨萬千!從西亞的沙漠荒原到歐洲的輝煌殿宇,一部部被奉為經典的著作,哪一不透露出隱隱殺機?哪一部不 叫囂著復仇?哪一部不高喊著擴張?哪一部不在狂呼著種族至上?」「人類——,幾十萬,幾百萬或幾千萬年發展而來的人類,在他們漫長歲月的經驗里,無不對武 力津津樂道!如果說人類曾經在一個地方,或者一個群體中,發明出了一種能夠覆蓋全人類的仁義、和平、公正和友愛精神,那就是中國和中國人,因為中國和中國 人擁有了一個跨越國界的偉人——孔子」。可見,既往的精神文化中滲透了霸權與極權的思想,只有孔子呼喚著跨越國界的仁愛與和平。所以,精神的禁錮與開放仍 將是今後人類進步的主題之一,是民生、民權、民主的核心要義。落實了這個核心要義,物質生活、社會權益、發展機遇方面的改善也會順理成章,否則即使改善, 也只是一種施捨。

得到本該得到的利益,你願意感恩戴德嗎?對自己舉手選出的領導,你願意畢恭畢敬、點頭哈腰嗎?對事關自己和眾人的紛繁世界,你願意沒頭沒腦、唯書唯上嗎?如果你確實願意,我理解並尊重。活得實在一點,甚至勢利一點,只要不損害他人,沒有什麼不好,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不產生實際利益、還得承擔風險的問題上動腦 筋。但我不是這樣的人。我喜歡標新立異,見異思遷。喜歡屈原、李白的無邊想像,喜歡阮籍、嵇康的放達不拘,喜歡佛祖的唯我獨尊,喜歡老聃的無為而無不為。 我不喜歡按部就班、循規蹈矩。我痛恨千人一面、萬人一腔,痛恨巧舌如簧、層層偽裝。我害怕回到文革期間不經意說錯一句話,就可能掉腦袋的歲月。

這種好惡,有些是從娘肚子裡帶來的,有些是後天熏陶的。忘不了,改不了。人生需要意氣風發、靈性高揚、笑傲江湖,充滿詩意和快意,也需要滿懷赤誠、腳踏實 地、心口行一地把握每一個當下,紮實努力,安然平淡。愛好文學,也不過是一種修鍊,並能將真實人生感受,通過各式各樣的文字,作一次夢的飛翔。我把文學的 詩意定義為自由意志的快意表達。假如我被禁錮,快意從何而來?假如我沒有自由意志,低俗的快感何來詩意?可喜的是,人類精神的禁錮與開放從二十世紀美國阿.魯道夫《開放的自我》出版以來,已經在各國破題,而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我也能在許多私下的場合胡謅了。但真正形成健全的開放的群體人格,讓心靈自由飛翔,路途不知還有多遠呢!

(2008年9月12日)

散文二卷心似流水18輯

六十四 流水美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河,蛟龍生焉。人生是一個積累過程。修養,事功,情致,都需要綿綿不斷地、無聲無息地付出。不求一朝一夕的速成,捨得一生一世的投入。百折千回,其志不變,其勢不減。那麼,這種行雲流水式人生情態,很有美感。而且,也有實際功用,不收南瓜,總收土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啊!

心似流水,暗喻著一種嚮往,一種美感,一種人生態度。並不僅僅是日子在流水般地消失,世事在流水般地代謝。

說起流水美感,我想起金庸武俠中關於極頂功夫的描寫。那種勢道,起於無形,漸行漸強,婉轉靈通,妙不可測,其勢滔滔,其勁連綿,鋪天蓋地,博大精深。而意拳拳論中,講到「拳拳服膺為之拳也」,「如汪洋巨海之水,有波浪迴旋不已之勢」。太極拳,也有「如行雲流水,綿綿不絕,迴環不已」之說。可見,金庸的描寫有理論依據,而流水也藏有大道美感。

它是中國的審美習慣和處事之道。如果西方來描寫來論述,注重的會是金剛神力與實戰技巧。東西方審美的差距是:前者重綜合重大道重靈通婉轉,後者重局部重分析重技術實力。西方人把人間的理想引向了神祗的天空,而東方人把天國的理想引向人間。所以,東方有故宮式平面鋪開的庭院建築,以溫暖的木質為材料,使用紅黃等溫暖的顏色;西方則有頂端高聳的教堂式建築,以寒涼的石頭為材質,使用灰冷的顏色。在東方人眼裡,人間是天堂是愛的家園;在西方人眼裡,人間是地獄是罪惡。在西方美學大師的著作里,很難找到以流水情態來形容極致的美感。

現在用西方人的分析方法,剖析行雲流水的內涵與要素。我認為,行雲流水強調的是靈動二字。靈,主要指:「輕」——四兩撥千斤,「柔」——以柔克剛,「巧」——無滯無礙。動,主要指:「勢」——動中不減,「勁」——持之以恆,「變」——隨機應變,非衰變。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效益大家都懂,長久地堅持與不衰減不見得人人都懂。尤其在不明事理的初級階段,往往容易畢其功於一役,雞公屙屎頭節硬,呈衰變趨勢。只有在明白事理之後,才可能綿綿不斷地努力,以畢生時光,積聚成汪洋巨海之勢。

勢如流水,不僅是拳道——通過連綿不斷的練習達到個人可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全部實現自身的潛能;是藝道——使出這門功夫時,要有連綿不斷的勁道與行雲流水的節奏;是兵道——兩軍相遇,要有連綿不斷、密不透風的巧勁狠勁,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將道——寬嚴有度,審時度勢,應對連綿,內剛外柔,懷柔行剛;也是治國之道——後勁十足,連綿不已,長治久安,「治大國若烹小鮮」,不可輕易翻動,包含文革在內的二十七年,我們的政治運動搞得太多了!還是人生之道——想要達成某種境界、實現某種愛好,勢如破竹、馬到成功固然好,但連綿不斷地堅持努力,不減其勢,不降其力,更重要。

成就事業、修養、愛好,往往受到各式各樣的牽制,很難一口氣喝成。那麼就要一股綿勁,不急不趕,不丟不忘,終生關注,長久努力。這是一層意思。另一層意思是,不能停留在已有水平上,要夠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提高,後勁十足。不幸的是,很多人干一陣,成就斐然,接著進入冰點,很快銷聲匿跡,沒有後勁,不能「與時俱進」。創造力枯竭,發生在青壯年時期,甚為遺憾。怎樣使創造力與生命自然進程協調一致,越是高齡越是爐火純青?行雲流水的生命哲學與創造意志,很重要。當然,以道求道的方式也很重要。

生命是一種完成,一種展示。用全部心力默默去完成,把行雲流水般的生命美感展示給自 己。如此以後,才是我做成功了什麼,給人世能留下什麼。不重視生命本身的美感,僅僅想在人間划出自己的道道,屬於傳統英雄人生觀的粗淺想法。而重視每一時刻每一行為的生命美感,並把美感的自我實現自我欣賞與群體實現社會欣賞結合起來,才兼有現時代平民與傳統英雄的人生價值。

寂靜的秋夜,我獨自敲著鍵盤,打下這些並非為說教的文字,心裡一陣溫暖。這是一種自語、自悟,一種啟迪和延伸。「但求悅己,或可悅人」,是我的寫作態度,如是而已。

(2008年9月16日)

微主簡介

元辰,本名袁國新,宜昌人。作家,網路文學批評者,著有《悠悠人生》、《網上漫語》、《現場批評》,發表小說、散文、詩歌二百萬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我不信這裡沒有你喜歡的壁紙!

TAG:全球大搜羅 |